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機床業持續回暖 中低端或僅曇花一現

2017-05-24 09:54:11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字體大小:

在我國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房地產、汽車等行業增長的大環境下,機床行業正在“起死回生”。

據媒體報道稱,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17)期間,記者走訪了多家國內外機床參展企業,他們普遍反映確實感受到了市場回暖的溫度,特別是為汽車市場提供加工方案的製造商,新增訂單都比較可觀。通過參展商的反饋,機床行業在經曆了近幾年漫長的“寒冬”後,似乎迎來了發展契機,這對整個機床工具市場來說無疑是個好兆頭。

近些年來,我國機床產業發展一直在迷茫中艱難前行,訂單連續幾個月負增長也是家常便飯。據了解,在2016年,國內一些機床企業因頂不住“寒冬”倒閉的企業並不在少數。對此,不少業內人士對我國機床行業發展似乎也失去了希望。

在機床產業不景氣時期,2016年年底,工信部發布了“十三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推進智能製造實施“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製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製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製造支撐體係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

該產業規劃也為身處低迷的機床產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事實上,機床業回暖的另外一個原因受益於房地產與汽車等領域的增長。從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前兩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8.0%,汽車市場一、二月份的表現也不錯,2017年前兩個月汽車產銷穩步增長,2月份國內汽車生產215.96萬輛,同比增長33.77%。

訂單增多

華南智慧創新研究院院長曾海偉表示,機床市場的回暖要歸功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目前,我國政府正在著手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床行業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從供給側方麵入手,提供滿足科學新需求的產品技術和服務。例如自動化成套、客戶化定製及換擋升級已成為市場的主要方向。

整個機床產業回暖的同時,企業也頻繁迎來了國內外的訂單。據報道,沈陽機床集團自主研發的i5智能機床開始在汽車傳動軸等行業進行示範應用,如今已經簽訂1.8萬台訂單,發貨量達到8400台。大連機床集團也不甘示弱,其在東莞市建設的國內首個3C行業無人化智能製造工廠基本完工,全部采用國產機器的智能生產線正在等待著第一批產品的到來。

另據了解,湖北力帝機床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已經完成了1.6億元的訂單,其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東南亞等國家。而廣州市佳速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的出貨訂單平均每個月出貨量也高達數十次。

在優品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健昆看來,機床企業訂單逐漸恢複,其實是從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的,行業目前發展已經呈現出趨穩向好的態勢。

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信息統計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機床消費總額約為275億美元,同比持平。其中,金屬切削機床消費額約為164億美元,同比下降為4.1%。金屬成型機床消費額約為111億美元,同比增長6.7%。

不難看出,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機床行業從2016年開始已經呈現出回暖跡象。王健昆表示,經濟周期層麵,我國有3~5年一輪的庫存經濟周期,也有橫跨整個改革開放的康波周期,機床產業的回暖屬於我國庫存周期和康波周期影響下的供給側改革共同疊加產生。

那麽,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整個產業回暖能否堅挺呢?王健昆認為,供給側改革匹配的康波周期隻針對高端產品。也就是說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高端機床市場或持續繁榮,中低端的機床回暖或許隻是“曇花一現”。回暖讓整個機床產業鬆了一口氣,但是業內人士明白,機床要想實現“華麗轉身”,卻並非一日之功。

高端機床存商機

那麽,我國高端機床產業是怎樣的發展現狀呢?華南智慧創新研究院院長曾海偉表示,中國的機床行業起步比較晚,現在仍處於發展階段,高端機床市場被歐美日韓所占據,這對於國內機床企業來說,存在著巨大的商機。

據悉,沈陽集團智能機床i5就占據了該集團的半壁江山,其生產車間裏數控機床的產量也在不斷上升。

前不久,由我國生產的高端數控機床已經用於導彈發動機、材料熱成型等領域的精密加工製造。航天科工負責人對外表示,目前的國產高檔數控加工設備的精度等關鍵指標逐步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在設備成本上保持了30%~50%的巨大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不斷持續和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機床工具市場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其需求總量明顯減少,需求結構加速升級的市場特征事實上也日益明顯。

“機床市場結構升級,表現為自動化成套需求增長迅速。”王健昆表示,“一方麵,小眾化、個性化、定製化需求有著明顯增長。通用型產品性能、可靠性方麵的換擋升級需求加大;另一方麵,數控機床的技術發展趨勢在高效、精密、複合的基礎上,對智能化和綠色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曾海偉稱,高端數控機床市場逐漸也會成為中國製造企業的“香餑餑”。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崛起,機床需求被拉動,促進了國產機床的技術進步,高端機床個性化、數字化、智能化是發展的趨勢。

業內人士分析,這意味著機床高端產業高速發展的時機已經來臨。(本文來自中國工業報 )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7/201705/2017052409541112.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發改委:去產能開局良好6月底前徹底取締地條鋼

5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1~4月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作出說明,並就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瑋首次擔當會議新聞發言人。此次發布會上,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以及涉企收費依舊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詳情]

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打通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進入中國

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打通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進入中國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9日宣布,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於當日16時正式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 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打通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進入中國 隨後,這批原油將以每天約50公裏的速度繼續向內地推進,再經過約650公裏長途旅行,最終抵達位於雲南省安寧市的雲南石化。

[詳情]

油氣體製改革意見正式出台 準許民企勘采打破上遊壟斷

油氣體製改革意見正式出台 準許民企勘采打破上遊壟斷

經過數年多方博弈,油氣體製改革方案終於落地,正式揭開了油氣改革的序幕。 油氣體製改革意見正式出台 準許民企勘采打破上遊壟斷 5月2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文件(下稱油改意見),明確了此次深化油氣體製改革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詳情]

4月煤炭產量大增9.9% 產能優配資源大省趨勢明顯

原煤生產逐步向資源條件好、競爭能力強的地區集中。 原煤產量繼3月增幅由負轉正後,4月出現快速增長。 5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4月份能源生產情況:4月原煤產量2.9億噸,同比增長達9.9%;日均生產982萬噸,比3月份增加15萬噸。

[詳情]

中國4月鋼鐵產量創新高 突破3月最高峰值增長4.9%

數據顯示,中國4月鋼鐵產量創曆史新高,突破3月份以來最高峰值。即使政府表示今年減產目標已大致達到,仍引發了對鋼鐵產能過剩的擔憂。 國家統計局(NBS)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鋼鐵企業4月份創下了最高記錄7278萬噸,增長4.9%。

[詳情]

發改委:今年煤炭去產能超1.5億噸

發改委:今年煤炭去產能超1.5億噸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2017年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意見》提出,2017年煤炭行業緩解過剩產能將達到1.5億噸以上,全麵關停鋼鐵行業落後生產設備。一批在安全、技術、規模、環保、經營等方麵不達標的鋼鐵煤炭企業將堅決退出市場。

[詳情]

突破發展瓶頸 裝備製造瞄準產業鏈高端

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主辦、主題為“集智聚策助力中國裝備邁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的“機工智庫2017春季發布會”日前在北京舉行。

[詳情]

國內成品油價迎年內最大跌幅 加滿一箱油可節約9.5元

國內成品油價迎年內最大跌幅 加滿一箱油可節約9.5元

上輪調價擱淺後,本輪國內成品油調價迎來年內最大跌幅。 國內成品油價迎年內最大跌幅 加滿一箱油可節約9.5元 5月11日17時,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自今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分別下調250元/噸和235元/噸。

[詳情]

國務院:鋼鐵煤炭去產能已完成全年任務的63%和46%

5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聽取去產能工作進展和重點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督查情況匯報,推動經濟結構優化。 會議指出,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和淘汰過剩落後產能。對列入年度去產能的煤礦要在11月底全部退出,堅決控製劣質煤進口,加強債務處置指導,鼓勵兼並重組。

[詳情]

央企去產能再加碼:化解過剩鋼鐵煤炭3000萬噸

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召開2017年中央企業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會議,動員部署今年中央企業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國資委副主任孟建民要求,有關中央企業打好去產能攻堅戰,全麵完成2017年鋼鐵去產能595萬噸、煤炭去產能2493萬噸的目標任務。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