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進入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持續開展並已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已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共退出煤炭產能6897萬噸,已完成年度任務的46%。隨著鋼鐵煤炭去產能的不斷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和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積極成效正在逐步顯現,突出表現在:一是企業效益明顯改善。今年一季度,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利潤由上年同期虧損87.5億元轉為盈利232.8億元;二是工資社保拖欠減少。截至3月末,山西省煤礦累計拖欠工資比2016年底下降58.4%;累計欠繳社會保險比2016年底下降10.8%;三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優質產能在產業升級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四是市場競爭秩序明顯改善。通過開展淘汰落後、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和聯合執法3個專項行動,進一步營造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
發改委表示,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的積極推進,不僅促進了效益回升和提質增效,增強了企業和社會信心,同時也凝聚了全社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共識。(本文來自中國網)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重點企業數據顯示,數量方麵,2017年3月完成內燃機銷量524.87萬台,環比增長20.39%,同比增長5.79%;累計完成銷量1429.20萬台,累計同比增長8.37%;功率方麵,2017年3月完成24425.56萬千瓦,環比增長18.79%,同比增長10.27%。
[詳情]在我國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房地產、汽車等行業增長的大環境下,機床行業正在“起死回生”。 據媒體報道稱,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17)期間,記者走訪了多家國內外機床參展企業,他們普遍反映確實感受到了市場回暖的溫度。
[詳情]5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1~4月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作出說明,並就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瑋首次擔當會議新聞發言人。此次發布會上,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以及涉企收費依舊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詳情]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9日宣布,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於當日16時正式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 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打通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進入中國 隨後,這批原油將以每天約50公裏的速度繼續向內地推進,再經過約650公裏長途旅行,最終抵達位於雲南省安寧市的雲南石化。
[詳情]經過數年多方博弈,油氣體製改革方案終於落地,正式揭開了油氣改革的序幕。 油氣體製改革意見正式出台 準許民企勘采打破上遊壟斷 5月2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文件(下稱油改意見),明確了此次深化油氣體製改革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詳情]原煤生產逐步向資源條件好、競爭能力強的地區集中。 原煤產量繼3月增幅由負轉正後,4月出現快速增長。 5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4月份能源生產情況:4月原煤產量2.9億噸,同比增長達9.9%;日均生產982萬噸,比3月份增加15萬噸。
[詳情]數據顯示,中國4月鋼鐵產量創曆史新高,突破3月份以來最高峰值。即使政府表示今年減產目標已大致達到,仍引發了對鋼鐵產能過剩的擔憂。 國家統計局(NBS)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鋼鐵企業4月份創下了最高記錄7278萬噸,增長4.9%。
[詳情]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2017年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意見》提出,2017年煤炭行業緩解過剩產能將達到1.5億噸以上,全麵關停鋼鐵行業落後生產設備。一批在安全、技術、規模、環保、經營等方麵不達標的鋼鐵煤炭企業將堅決退出市場。
[詳情]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主辦、主題為“集智聚策助力中國裝備邁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的“機工智庫2017春季發布會”日前在北京舉行。
[詳情]上輪調價擱淺後,本輪國內成品油調價迎來年內最大跌幅。 國內成品油價迎年內最大跌幅 加滿一箱油可節約9.5元 5月11日17時,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自今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分別下調250元/噸和235元/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