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否會取代傳統汽車,這一爭論在業界從來都沒有停止。當前,世界各國紛紛推出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各大車企先後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旦製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技術被突破,傳統燃油車很快將被顛覆。新能源汽車很有可能提前取代傳統汽車,雖然是一家之言,但業界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中國企業更應提前有這樣的遠見和準備。”
這是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14日報道中的主題內容,這篇文章的題目是:《石油工業或將消亡》。文章說,不出8年,世界上將不再有汽油或柴油轎車、大巴和卡車出售。整個陸上交通運輸市場將轉向電氣化,導致石油價格一落千丈,存在了一個世紀的石油工業即將消亡。
人們將徹底停止駕駛行為
文章的結論來自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托尼·西巴的未來主義預測。他的題為《反思交通運輸2020-2030》的報告在環保圈瘋傳,在傳統行業則引發焦慮。
西巴教授作出上述預測的前提是,人們將徹底停止駕駛行為,將全體轉向自動駕駛電動車輛,這種車輛的運行費用是礦物燃料汽車的1/10,燃料邊際成本幾近於零,預期使用壽命為100萬英裏(1英裏約合1.6公裏)。隻有懷舊者會固守擁有汽車的老習慣,其他人將適應即需即用的車輛。以後會越來越難找到加油站、備胎,也越來越難找到技師修理內燃機的2000個可替換標準件。到2024年,汽車經銷商將不複存在。
一旦有數據證實由人來掌握方向盤會有多危險,城市內就將禁止由人來駕駛汽車。這種做法將擴展至郊區,乃至更遠的地方。現有車輛將被“大批閑置”,二手車價格將暴跌,必須花錢才能將老舊車輛處理掉。
傳統車企麵臨威脅
這是石油和汽車大企業的雙重“死亡螺旋”,有些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公司若不及時調整也會遭受重創。原油的遠期價格將跌至每桶25美元,大多數的頁岩和深海鑽探活動將難以為繼。資產將被閑置,蘇格蘭將失去北海的財源,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亞和委內瑞拉將遇到麻煩。
這對福特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和德國汽車行業來說是切實的威脅。它們將麵臨抉擇:要麽在一個殘酷的低利潤市場中生產電動車輛,要麽改頭換麵成為提供自動駕駛服務的企業。
文章判斷,下一代轎車將是“車輪上的電腦”。穀歌、蘋果和富士康擁有破壞性優勢,而且會果斷出手製勝。此次汽車行動的策源地是矽穀,不是美國底特律,不是德國沃爾夫斯堡,也不是日本豐田市。
西巴教授認為,推動這一轉變的是技術,而不是氣候政策,市場力量促成了這一切。“交通運輸業將出現曆史上最高速、最深入、影響最重大的動蕩之一,我們正處於這一轉折點,”西巴教授說,“內燃機車輛將進入成本不斷上升的惡性循環。”
全電動車時代將臨
文章說,“爆發點”將在今後兩三年裏到來,屆時電動車的電池續航裏程將超過200英裏,美國的電動轎車價格將降至3萬美元。到2022年,低端車型的價格將降至2萬美元。此後這場“雪崩”將掃清擋在它麵前的一切。
西巴教授說:“從成本曲線來看,到2025年,所有新車都將是電動的,所有的新大巴、新轎車、新拖拉機、新廂式貨車,凡是靠輪子行駛的東西都將是電動的,全球都一樣。”
“全球石油需求量到2020年將達到每天1億桶的頂點,到2030年減至每天7000萬桶。”化學工業會有使用石油的需求,包括航空業,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公司正在研製供短途客運用的混合-電動飛機。
西巴教授說,礦物燃料車輛的剩餘庫存需要一段時間去清理。但到2030年,由於費用、便捷性和效率方麵的原因,美國境內95%的行駛裏程將由自動駕駛電動車輛完成;道路交通用油量將從每天800萬桶銳減至100萬桶。
電動車輛的每英裏行駛成本將為6.8美分,致使汽油車遭淘汰,保險費用將下降90%。普通美國家庭的交通工具由汽油車轉向電動車,每個家庭每年將可節省5600美元。美國政府將每年少收500億美元的燃料稅,英國的財政損失也接近於此。
西巴教授說:“我們的研究和模擬表明,現有車輛和石油供應鏈每年產生的10萬億美元收入將大幅縮水。”他在研究報告稱:“某些高成本國家、企業和油田的石油產量將徹底歸零。埃克森美孚、殼牌和英國石油公司可能會有40%至50%的資產閑置。”
印度正製訂計劃,準備到2032年淘汰全部汽油車和柴油車,在亞洲電氣化競賽中反超中國。中國也在行動,力促到2025年投放700萬輛電動車,落實方式是規定“新能源”車的最低生產指標。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比亞迪公司的董事長王傳福表示,這是大勢所趨。(本文來自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信息部)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中國內燃機工業銷售月報》重點企業數據顯示:數量方麵,2017年4月完成內燃機銷量1471.21萬台,環比下降10.22%,同比增長4.49%;累計完成銷量1899.60萬台,累計同比增長7.33%。
[詳情]5月30日據新華社消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價去年以來持續下調。記者30日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已征收50多年的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近期被取消,此舉可使我國平均每度電價降低1分1左右。按全國銷售電量計算,可節約全社會用電成本約350億元。 很多人都認為電價有統一的標準。
[詳情]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繼續狠抓工作落實,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又取得積極成效,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煤炭產能6897萬噸,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和46%。
[詳情]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進入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持續開展並已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已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共退出煤炭產能6897萬噸,已完成年度任務的46%。
[詳情]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重點企業數據顯示,數量方麵,2017年3月完成內燃機銷量524.87萬台,環比增長20.39%,同比增長5.79%;累計完成銷量1429.20萬台,累計同比增長8.37%;功率方麵,2017年3月完成24425.56萬千瓦,環比增長18.79%,同比增長10.27%。
[詳情]在我國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房地產、汽車等行業增長的大環境下,機床行業正在“起死回生”。 據媒體報道稱,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17)期間,記者走訪了多家國內外機床參展企業,他們普遍反映確實感受到了市場回暖的溫度。
[詳情]5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1~4月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作出說明,並就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瑋首次擔當會議新聞發言人。此次發布會上,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以及涉企收費依舊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詳情]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9日宣布,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於當日16時正式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 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打通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進入中國 隨後,這批原油將以每天約50公裏的速度繼續向內地推進,再經過約650公裏長途旅行,最終抵達位於雲南省安寧市的雲南石化。
[詳情]經過數年多方博弈,油氣體製改革方案終於落地,正式揭開了油氣改革的序幕。 油氣體製改革意見正式出台 準許民企勘采打破上遊壟斷 5月2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文件(下稱油改意見),明確了此次深化油氣體製改革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詳情]原煤生產逐步向資源條件好、競爭能力強的地區集中。 原煤產量繼3月增幅由負轉正後,4月出現快速增長。 5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4月份能源生產情況:4月原煤產量2.9億噸,同比增長達9.9%;日均生產982萬噸,比3月份增加15萬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