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化解產能過剩風險 促進煤電有序發展

2017-06-06 09:18:35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字體大小:

華北電力大學煤控課題組近日發布了最新研究報告《“十三五”電力行業控煤政策研究》。《報告》結合電力需求情景、在建煤電規模,展望了“十三五”煤電產能利用情況,核算了煤電產能過剩規模以及擱淺資產價值,提出化解煤電產能過剩的政策路徑。

化解產能過剩任務艱巨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表示,國家能源局日前對外發布《2020年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促進煤電有序發展,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事實上,從去年起我國煤電過剩的問題就已經頗為嚴重,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不斷地對建設風險進行提示。2017年一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38家電企中,16家一季度陷入虧損,19家淨利潤同比有所下滑,重點發電企業煤電板塊已出現全麵虧損。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改革處副處長張衛東表示,2016年和2017年一季度電力供需分析報告均重點關注了煤電經濟性惡化和產能過剩風險。

針對煤電過剩問題,《報告》以“十三五”規劃提出的2020年11億千瓦煤電裝機規模來估計,2020年煤電過剩規模在1.4億千瓦,這意味著有約233台60萬千瓦的煤電機組資產及其衍生價值將被擱淺。考慮初始投資、稅金以及稅後利潤三部分,經過核算擱淺資產總共價值2.45萬億元。進一步根據全國各地區2020年煤電產能過剩規模的差異,對各省(市、區)的煤電擱淺價值進行了估計,新疆、山西與山東三省的煤電產能過剩規模最大,對應的煤電擱淺價值也相應最多,均在2000億元以上,新疆甚至接近2500億元。

對於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規劃和產能過剩問題,權威機構與專家的看法高度一致。其中,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表示,電力產能過剩,不但大幅度擠壓了火電的資本收益,也對我國新能源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負麵擠壓。實現能源低碳化,必須下大力盡快控製盲目上煤電,從現在煤電已經大量過剩的實際情況看,需要堅決停建、緩建一大批煤電項目,任何再投入都會造成新的係統經濟損失,而不會有任何係統效益產生。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表示,2017年電力體製改革步伐在加速,電力市場建設有望邁出關鍵一步,特別是《關於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使得樂觀人士可能會寄希望於通過市場競爭來形成煤電投資的有效機製。然而,如果煤電產能過剩從潛在風險到全麵爆發的警示不采取及時有效措施,那機會成本之高將不可承受。而市場機製從形成到運行到真正發揮作用非朝夕之功,因此煤電去產能“不能等”,更“等不起”。另一方麵,近期國家能源局開展發電機組許可情況摸底所暴露出來的大量機組“無證運行”(高達全部煤電機組的10.6%)問題,更是進一步揭示了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任務的艱巨性。若無強有力、精準的調控政策,煤電去產能不可能落到實處。因此,必須在決心已下的情況下拿出“壯士斷腕”的氣魄強力去產能。

2020年煤電發展或達到峰值

《報告》認為,2017年至2018年是“十三五”電力規劃中期評估和修訂的時間節點,去產能工作必須與規劃目標調整工作同步。比規劃目標修訂更為基礎性的工作是建立全國規劃與省級規劃之間的總量平衡機製,並真正建立有約束力的項目核準總量控製機製。

課題組認為,煤電行業2016~2030年的發展空間峰值約為8.6~9.6億千瓦。具體來看,低速發展情景下,我國煤電發展空間預計在2016年達峰,峰值約為8.6億千瓦,維持4~5年平台期後逐步下降。高速發展情景下,我國煤電發展空間預計在2020年達峰,峰值約為9.6億千瓦,隨後進入10年左右的平台期。

國網能源院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也從滿足電量需求、滿足電力需求和滿足靈活性調峰需求三個角度研判了2020年的煤電裝機需求,結論是2020年煤電裝機的合理水平最高不超過9.8億千瓦。不再審批新的煤電項目的情況下,若全部核準項目建成投產,2020年過剩規模將超過2.2億千瓦。

睿博能源智庫針對煤電產能過剩情況指出,在高需求增長(年均增速4%)和政策裝機目標的情景下,2020年滿足了最大負荷後的係統備用率可維持在合理的15%左右;而在低需求增長(年均增速1%)和政策裝機目標下,2020年滿足了最大負荷後的係統備用率高達30%左右。同時,如果高需求增長沒有實現,那麽相當大部分的新增煤電投資將成為擱淺資產;反之,在三產與居民側的能效投資則可更為有效地幫助中國優化電力需求。

嚴控新增煤電機組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表示,“十三五”煤電即便零增長也能基本滿足中國未來電力需求,應該從嚴落實國家已經出台的政策,嚴格控製“十三五”期間新增煤電機組。

此外,通過對煤電項目的經濟性進行分析,不難發現,隨著清潔低碳發展政策的逐步推進,煤電項目的經濟性將遭到削弱。同時,如果所有在建項目順利投產,煤電項目的經濟性將遭到進一步重挫,尤其是新建項目較多的省份,部分省份煤電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甚至跌破零點。

專家認為,煤電調控的長遠方向是加快市場化建設,建立真正市場化的電源投資決策機製。然而,市場不是萬能的,不能簡單地交給市場,試圖靠競爭解決所有問題。解決投資決策盲目性,一方麵要加強頂層能力建設,提高國家和跨區域、跨領域規劃的科學性和執行力度。同時,要加快市場監管機製建設,包括行業自律機製、科學預測和優化能力、信息共享能力和機製、必要的公開評價機製、各種利益相關方的參與機製等。最後,在市場有效競爭和長效監管機製完善之前,行政調控的底線不能放棄、放鬆。

《報告》建議,製訂定量化、可分解、可評價的煤電調控目標;升級執行“三個一批”煤電調控政策,取消全部不具備核準條件的煤電項目;結合電力體製改革探索與構建電力型煤電機組的商業模式;選擇典型省份開展兩部製電價、輔助服務市場等綜合改革試點,為煤電逐步從電量型機組向電力型機組轉變設計適用的市場機製;穩妥推進電源投資機製由“計劃”向“市場”的模式轉變;“行政+監管+市場”的煤電調控政策組合拳。(本文來自中國工業報)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7/201706/2017060609183530.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石油工業或將消亡?專家預言2025年車輛都是電動的

“新能源汽車是否會取代傳統汽車,這一爭論在業界從來都沒有停止。當前,世界各國紛紛推出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各大車企先後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旦製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技術被突破,傳統燃油車很快將被顛覆。

[詳情]

2017年前4月內燃機銷量增加明顯

2017年前4月內燃機銷量增加明顯

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中國內燃機工業銷售月報》重點企業數據顯示:數量方麵,2017年4月完成內燃機銷量1471.21萬台,環比下降10.22%,同比增長4.49%;累計完成銷量1899.60萬台,累計同比增長7.33%。

[詳情]

中國電價下降1分1 可節約用電成本約350億

中國電價下降1分1 可節約用電成本約350億

5月30日據新華社消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價去年以來持續下調。記者30日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已征收50多年的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近期被取消,此舉可使我國平均每度電價降低1分1左右。按全國銷售電量計算,可節約全社會用電成本約350億元。 很多人都認為電價有統一的標準。

[詳情]

今年以來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繼續狠抓工作落實,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又取得積極成效,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煤炭產能6897萬噸,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和46%。

[詳情]

發改委:鋼鐵去產能已完成年度任務63.4% 煤炭完成46%

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進入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持續開展並已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已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共退出煤炭產能6897萬噸,已完成年度任務的46%。

[詳情]

一季度內燃機上市企業集體看漲

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重點企業數據顯示,數量方麵,2017年3月完成內燃機銷量524.87萬台,環比增長20.39%,同比增長5.79%;累計完成銷量1429.20萬台,累計同比增長8.37%;功率方麵,2017年3月完成24425.56萬千瓦,環比增長18.79%,同比增長10.27%。

[詳情]

機床業持續回暖 中低端或僅曇花一現

在我國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房地產、汽車等行業增長的大環境下,機床行業正在“起死回生”。 據媒體報道稱,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17)期間,記者走訪了多家國內外機床參展企業,他們普遍反映確實感受到了市場回暖的溫度。

[詳情]

發改委:去產能開局良好6月底前徹底取締地條鋼

5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1~4月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作出說明,並就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瑋首次擔當會議新聞發言人。此次發布會上,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以及涉企收費依舊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詳情]

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打通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進入中國

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打通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進入中國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9日宣布,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於當日16時正式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 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打通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進入中國 隨後,這批原油將以每天約50公裏的速度繼續向內地推進,再經過約650公裏長途旅行,最終抵達位於雲南省安寧市的雲南石化。

[詳情]

油氣體製改革意見正式出台 準許民企勘采打破上遊壟斷

油氣體製改革意見正式出台 準許民企勘采打破上遊壟斷

經過數年多方博弈,油氣體製改革方案終於落地,正式揭開了油氣改革的序幕。 油氣體製改革意見正式出台 準許民企勘采打破上遊壟斷 5月2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文件(下稱油改意見),明確了此次深化油氣體製改革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