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中國內燃機工業銷售月報》重點企業數據顯示,2017年5月,銷量環比延續上月下落態勢,同比小幅增長,累計銷量增加仍比較明顯。
今年前5月內燃機行業市場仍保持增長態勢
數量方麵,2017年5月完成內燃機銷量1450.68萬台,環比下降4.19%,同比增長9.68%;累計完成銷量2349.81萬台,累計同比增長7.74%。
功率方麵,2017年5月,完成19454.36萬千瓦,環比下降4.73%,同比增長6.06%,累計完成107428.50萬千瓦,累計同比增長12.62%。
2017年5月,柴油機市場回落趨勢繼續,但累計銷量同比增幅仍保持較高程度;汽油機稍遜於上月,累計銷量仍呈增長態勢。各細分市場銷量環比下降,累計銷量同比除船用、發電機組用有一定下降外,其餘銷量仍表現為不同幅度增長態勢。
柴油機市場回落同比仍表現為高增幅
分燃料類型來看,5月,柴油機銷售43.28萬台,環比下降11.08%;同比增長5.83%;1~5月累計銷量248.31萬台,累計同比增長16.74%。
受整車市場的下滑影響,柴油機市場回落繼續,但同比增幅仍保持較高程度。5月份,多缸柴油機企業共銷售34.87萬台,環比下降9.92%,同比增長18.24%,累計銷量193.95萬台,累計同比增長23.00%。濰柴、玉柴、雲內、全柴、錫柴等銷量前十名的銷量占總銷量的71.20%。銷量靠前的企業中,濰柴、玉柴、雲內、江鈴、福田等累計銷量同比漲幅在20%~62%。在多缸柴油機眾多配套領域中,商用車占比最大,達到62.36%,5月銷量222.71萬台,環比下降6.12%,同比增長18.91%,累計銷售120.94萬台,累計同比增長20.04%。其中濰柴、玉柴、江鈴、錫柴銷量靠前。在各多缸企業紛紛爭奪的客車市場中,玉柴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乘用車用內燃機累計銷售持續增長
5月,汽油機銷售407.33萬台,環比下降3.40%,同比增長10.09%;1~5月累計銷量2101.33萬台,累計同比增長6.76%。
5月,乘用車用內燃機累計銷售872.13萬台,累計同比增長6.94%;商用車用內燃機累計銷售177.23萬台,累計同比增長14.20%。
多缸汽油機銷量漲幅較上月稍有下降。多缸汽油機5月銷售165.87萬台,環比下降4.07%,同比增長2.00%,累計銷量923.02萬台,累計同比增長6.85%。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動力總成、東風日產、沈陽航天三菱等十家銷量排在前列,其總體銷量占行業銷量半壁江山,達到了50.41%。東風日產、吉利、沈陽三菱、上汽武漢、東風本田累計銷量增幅較為明顯。多缸汽最主要配套在乘用車領域,占比達到93.76%,5月銷售156.58萬台,環比下降3.67%,同比增長2.45%,累計銷量865.44萬台,累計同比增長7.09%。
工程機械與農機市場快速增長
分配套市場來看,5月,除船用、發電機組用內燃機累計銷量同比下降外,其他細分市場不同程度的漲幅。
5月,工程機械用內燃機累計銷售31.55萬台,累計同比增長70.72%;農用機械用內燃機累計銷售180.41萬台,累計同比增長19.96%;船用內燃機銷售0.89萬台,累計同比下降18.68%;發電機組用內燃機累計銷售64.42萬台,累計同比下降9.37%;園林機械用內燃機累計銷售149.74萬台,累計同比增長4.81%;摩托車用內燃機累計銷售853.78萬台,累計同比增長5.54%。
自2016年12月始,中國農機工業全麵進入“國三”時代。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農機行業進入了深度調整期。對於主要配套領域在農機的單缸柴油機而言,技術升級,結構優化也在同步進行中。
5月,單缸柴油機銷售8.41萬台,環比下降15.57%,同比下降26.24%;累計銷售54.36萬台,累計同比下降1.22%。排名靠前的五家企業為:常柴、江蘇農華(原江動)、三環、四方、萊動,其單柴類產品銷量占行業銷量比例86.95%,產品主要配套在農機領域。
小汽油機企業5月出口環比微增
小汽油機企業多對出口依賴較大,受進出口形勢影響明顯。5月份,小汽油機企業銷售80.23萬台,環比增長0.07%,同比增長24.02%,累計銷量376.73萬台,累計同比增長7.76%。銷量前五名企業為華盛、隆鑫、潤通、中堅科技、江蘇農華。其主要配套領域中,園林機械用銷售32.51萬台,環比下降6.23%,同比增長8.89%,累計銷量149.74萬台,累計同比增長4.81%;農機用銷售19.50萬台,環比增長1.43%,同比增長74.57%,累計銷量98.37萬台,累計同比增長37.28%。(本文來自中國工業報)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隨著城鎮化與工業化進程的結束,中國能源快速增長的過程也隨之結束。 中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結束 能源需求已達頂峰 “僅從能源需求的角度來看,中國能源需求總體已達到峰值,並在逐漸減少。
[詳情]國內煤價在去年下半年持續快速上漲,帶動了進口煤的增加,作為全球第一產煤國的中國,也同時成為進口煤大國。 根據海關信息網6月26日公布的信息,今年1-5月,中國進口煤炭及褐煤達到了1.12億噸,同比增長29.6%。
[詳情]近日,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了《2017新能源展望》報告。報告顯示,太陽能發電及陸上風電成本將在2040年前分別進一步下降66%及47%,可再生能源將在2030年前實現比大多數化石能源電廠更低的運營成本。
[詳情]6月15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上透露,截至5月底,全國已壓減粗鋼產能4239萬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84.8%,退出煤炭產能9700萬噸左右,完成年度目標任務65%。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去產能的難點仍是債務、職工安置以及地方穩定問題。
[詳情]進入6月,煤價並未延續此前的下跌形勢,轉向上漲。今年上半年,煤價呈現兩漲兩落態勢。 根據秦皇島煤炭網發布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本報告期(6月14日-6月20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574元/噸,環比上漲10元/噸。價格指數連續第二期上行,累計上行12元/噸。
[詳情]近日,內燃機工業協會發布了最新數據,內燃機整機4月進口數量120979台,同比增長3.49%,金額38221.61萬美元,同比增長8.11%。累計進口數量559256台,同比增長19.14%,金額144157.05萬美元,同比增長14.53%。
[詳情]日前,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正式印發《南方區域跨區跨省月度電力交易規則(試行)》,規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這是國內首個跨區跨省月度電力交易規則。 據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規則明確了包括廣東、廣西、雲南、貴州。
[詳情]國內成品油價年內有望再度實現“兩連跌”,累計跌幅或達400元/噸。 6月16日為本輪汽、柴油計價周期的第五個工作日,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測得原油變化率為-6.03%,預計對應汽、柴油價格將下調205元/噸。
[詳情]四年後,中國光伏行業或將迎來一個轉折點。 6月16日,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發布的《2017年新能源展望》(下稱《能源展望》)中分析稱,中國、印度、墨西哥、英國和巴西的太陽能價格將在2021年低於煤電。 《能源展望》認為,太陽能和風電將主宰未來的電力係統。
[詳情]6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煤礦產量為2.98億噸,同比增長12.1%,增速為至少兩年來最高;此外,中國5月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8%至7226萬噸;中國5月原油產量1626萬噸,同比下降3.7%。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