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粵東西北,交通先行。2013年7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交通網絡外通內連被列為“三個抓手”之一。自此,粵東西北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駛上了“快車道”。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末到2016年末的4年,廣東新建成2100多公裏高速公路,近2/3集中在粵東西北。而按照規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第一大省廣東仍將繼續發力,補齊基礎設施方麵的短板,到2020年廣東高速公路通車裏程將突破1.1萬公裏。
過去4年,粵東西北地區交通條件發生根本性改變。專家指出,路通財通,粵東西北那些交通區位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的地區,往往能較快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階段,快速成長為粵東西北地區新的增長極,並帶動周邊地區發展。
“外通” 粵東西北高速裏程將超珠三角
去年12月26日,廣東省交通集團承建的5個高速公路項目同日開工。它們均分布於粵東西北地區,分別是河(源)惠(州)(東)莞高速公路河源紫金至惠州惠陽段項目,興(寧)汕(尾)高速公路五華至陸河段項目,梅(州)大(埔)高速公路梅州東環支線項目,潮汕環線高速公路(含潮汕聯絡線)項目二期工程,羅(定)信(宜)高速公路項目。
2013年,廣東開展高速公路建設大會戰,主戰場就是粵東西北地區。當時,粵東西北地區高速公路麵積密度偏低,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58%、不到珠三角的1/3。而路通才能財通。振興粵東西北的“三個抓手”,交通網絡外通內連是基礎、前提,因而被省委、省政府列為重中之重。
2011年,珠三角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2015年末,粵東西北地區的揭西、陸河等最後8個不通高速公路的縣(市)邁進“高速”時代,廣東實現“縣縣通高速”。到去年底,廣東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裏程達7673公裏,居全國第一,而過去5年新增的高速公路大部分位於粵東西北地區。
今年,粵東西北地區的高速公路通車裏程將超越珠三角地區,實現珠三角核心區通往粵東有3條高速公路通道、通往粵西有6條高速公路通道(含通雲浮)、通往粵北有9條高速公路通道。粵東西北連通珠三角地區的高速公路建設,改善了粵東西北地區整體交通狀況,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根據稍早前印發的《廣東省推進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廣東計劃2017—2020年投資約4580億元,建設高速公路項目92項,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粵境段,省內幹線全部貫通,形成“十縱六橫兩環”高速公路骨幹網,實現與各陸路相鄰省(區)間擁有5條以上高速公路通道,通車總裏程達到11000公裏,粵東西北地區交通將進一步改善。
“內連” 各個城市路網提質升級
銀英公路是清遠市民往來英德及韶關的主要通道,也是當地的經濟要道。而銀英公路飛來峽路段,在很長時間內,積水深坑密布,石頭、土塊縱橫,來往的大小車輛到此不得不蝸速前進,甚至顛簸搖晃,一起“搖擺前進”。因為飛來峽路段“久病不愈”,銀英公路在很長的時間內,都被吐槽為“清遠第一爛路”。
不過,去年9月底,銀英公路改造主體工程全線完工,告別車難行人難走“黑曆史”。如今,銀英公路雙向四車道,一路山水如畫,成為自駕一族的新寵。這一變化的背後,是清遠集中精力推動消滅市域國省道“爛路”“次差路”,該市借助中央、省補助和地方配套支持籌資近50億元,5年多時間完成了市域1607公裏國省道中1001公裏的國省道改造。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既要打通大動脈,也要暢通毛細血管。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就曾指出,各地市既要重視高速公路的建設,也要重視普通公路的建設,打通斷頭路,使公路成網。“不能隻顧幹線,支線上的省道、縣道、村道也要兼顧,否則道路連接不暢,幹線效能也會大打折扣。”
事實上,粵東西北地區各地市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麵,不光是“外通”還注重“內連”,各自不斷完善高速公路主幹道與產業園區、城市新區的連接,加強縣、鎮與中心城區的快速交通聯係,推動城鎮客運班線與城市公交、鎮村公交對接,密切城鄉聯係。可以說,粵東西北各地市交通均呈現了新的格局,市域內交通功能大大提升。
比如說,今年以來,汕頭市、區兩級就同時啟動中心城區道路“黑底化”建設,推進493條市政道路直接加鋪瀝青罩麵工作。全市拓通改造道路約411公裏,新修步道164公裏,新建改建下水道長度9.04公裏,提升了城市道路環境。經整治,廬山北路、金暉西路、濱港東路等中心城區多條“斷頭路”“卡脖路”得到拓通。
“財通” 形成全省2小時經濟圈
據統計,當前廣東省高速鐵路密度為0.83公裏/百平方公裏,與江蘇、山東、浙江等經濟體量相近的省份相當。目前廣東省內高快速鐵路骨架網絡初步形成,不過粵西三市及粵北河源、梅州兩市尚未開通高速鐵路。
對此,廣東計劃2017—2020年投資約1360億元,建設廣州經汕尾至汕頭、深圳至茂名、贛州至深圳等高速鐵路項目11項,高速鐵路運營裏程達2000公裏,形成 “五縱兩橫”高速鐵路骨幹網絡,實現市市通高速鐵路,與周邊陸路相鄰省份均通達高鐵。
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就提出,完善珠三角聯通粵東西北的交通網絡。“要以快速便捷的交通為紐帶,把粵東西北與珠三角更緊密地連接起來。推進高快速交通網絡建設,進一步縮短粵東西北與珠三角的時空距離,形成以珠三角核心城市為中心的全省2小時經濟圈。”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再齊撰文指出,路通則財通,交通區位條件的明顯改善無疑會給欠發達地區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縮短粵東西北地區與珠三角的時空距離,提升交通可達性,可促進相關經濟要素向欠發達地區流動和積聚,實現經濟加快振興發展。
像“枕楚跨粵,為南北咽喉”的南雄,是廣東省最北的一個縣級市,離省會廣州300多公裏,集老、邊、窮、山於一身,多種先天性劣勢長期製約當地發展。但隨著韶贛高速和鐵路開通,當地交通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為當地經濟帶來了新動力,當地工業用地地價也從最初低價乃至零地價,一步步增長。
2015年底,江羅高速新興段正式通車,圓了雲浮新興高速夢。去年底,江羅高速全線通車,珠西各市到新興的車程縮短到兩個小時以內,直接帶旺了春節期間新興的旅遊經濟。2017年正月初一至初七,六祖故裏旅遊度假區接待車輛達13.0894萬輛,是去年同期的5.1倍;接待人數達32.65萬,是去年同期的2.7倍。(本文來自羊城晚報)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9日,記者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局獲悉,新疆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至一八六團紅色旅遊公路被納入《全國紅色旅遊公路規劃》,國家補助車購稅資金逾3億元。 據介紹,今年9月,中國交通運輸部完成《全國紅色旅遊公路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製工作,全國16個紅色旅遊公路項目列入規劃。
[詳情]伊昭公路將於10月15日左右實施冬季道路封閉,預計明年5月恢複通車。 近日,記者從伊犁公路管理局了解到,S237線伊昭公路冬季降雪量大,雪崩,加上路麵彎道多等,無法保證冬季車輛正常通行。因此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底6月初實行交通管製。
[詳情]過去的五年,且末縣緊貼民心、關注民生,隨著新疆車爾臣河大石門水庫、G0612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掀起了且末縣項目建設的熱潮,一項項民生工程的如期實施,對拉動且末縣經濟增長和改善民計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且末縣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詳情]延長至黃龍高速公路路線全長169.49公裏,其中與青蘭高速公路共線17.14公裏,建設裏程152.35公裏。本項目嶽口至圪台段(K0+000-K126+150)設計速度100公裏/小時,路基寬度26米。圪台至黃龍段(K126+150-K170+650)設計速度80公裏/小時,路基寬度25.5米。
[詳情]溫州市高速公路大會戰成績亮眼。記者從市交投集團獲悉,第三季度3條高速公路8大項目完成有效投資超40億元,前三季度高速公路完成投資100.1億元,同比增長77.8%。
[詳情]金秋時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秋高氣爽。在克孜勒河的兩岸,6台鑽機在河床旁轟隆作業,正為一座長570米的跨河大橋打下樁基,這是近日開建的S334線康蘇—膘爾托闊依鄉—G314線(波斯坦鐵列克鄉)項目施工場景。
[詳情]“這幾天來往車輛多,施工一定要小心謹慎,注意觀察通行情況。”昨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美麗公路四標段四工區施工點,驕陽似火,機器轟鳴。項目經理龔四江在公路施工現場徒步巡查工地保通情況,叮囑挖路基的挖掘機駕駛員文明安全施工。
[詳情]從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獲悉,為進一步加大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建設推進力度,中央財政已安排PPP項目以獎代補資金6600萬元、中央預算內投資PPP項目前期費用5157萬元,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安排本級財政性獎勵資金2000萬元,支持內蒙古84個PPP項目建設。
[詳情]9月27日,記者從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獲悉,投資8.2億、主線長7公裏、匝道長16公裏的銀川河東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專線正式啟動。它將對銀西高鐵、銀川河東國際機場以及銀西高速公路起到連接作用,未來是進入銀川的一條便捷大道。
[詳情]9月27日晚11:05,中鐵十一局五公司雲湛高速公路項目三茂鐵路跨線橋順利過跨廣茂鐵路,標誌著該項目施工取得了實質性勝利。 三茂鐵路跨線橋過跨鐵路屬於營業線施工,施工防護是重點,存在安全隱患,必須合理利用維修天窗及施工天窗,要把對既有營業線運營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