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由清豐縣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製完成,即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按程序報批。上報審批前,現向社會公示。
公示時間:2017年10月11日至11月21日(共30個工作日)
公示形式:網上公示、現場公示
意見和建議收集途徑:qfgh066@126.com
聯係地址:清豐縣春暉路28號 清豐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
聯係電話:(0393)7221885 7209104
意見和建議收集:以電子稿和書麵形式
截止時間:2017年11月21日
一、《總規》編製情況簡介
1、城市概況
清豐縣城位於河南省東北部,豫魯冀三省交界區域,緊鄰濮陽市區。清豐縣是中國孝道文化之鄉,古稱頓丘。清豐縣是中部家具之都、國家園林縣城、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範縣等。
近年來,清豐縣大力建設南部城區和產業集聚區,打造馬頰河濱河景觀帶,加快道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城市框架已經逐步拉開,整體城市麵貌大為改觀。隨著“六區並進”戰略的實施,“魅力新清豐”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2、本次城鄉總體規劃的編製背景
為了貫徹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根據省住建廳、濮陽市規劃局的具體安排,2017年清豐縣啟動了《清豐縣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0)》的編製工作。本次城鄉總體規劃的編製背景主要包括:
(1)國家及河南省出台了新的宏觀政策,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了新的城市發展理念。
(2)河南省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清豐縣入選首批45個名單,要求編製城鄉總體規劃;同時《河南省縣城規劃建設導則》也對縣城總體規劃編製提出了新的要求。
(3)濮陽市啟動了新版城鄉總體規劃修編,即將獲得省政府批準實施。在新的上位規劃指引下,清豐縣需要在城鎮職能、城市人口與用地規模、基礎設施布局等方麵做相應調整,以適應新的濮陽市城鄉總體發展格局和要求。
(4)清豐縣產業集聚區快速發展,正進入二次創業階段,“承接京津冀家居產業轉移園區”建設已經啟動,此外,鄭濟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均要求城市布局做出調整。
二、《總規》主要內容
1、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為2016-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6-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
2、規劃層次和範圍
本規劃分為三個層次,即縣域、城市規劃區和中心城區。
(1)縣域:即清豐縣行政管轄區域,包括城關鎮、馬莊橋鎮、柳格鎮、瓦屋頭鎮、仙莊鎮、六塔鄉、鞏營鄉、馬村鄉、高堡鄉、古城鄉、大流鄉、韓村鄉、大屯鄉、固城鄉、雙廟鄉、紙房鄉、陽邵鄉等17個鄉鎮,總麵積827.1平方公裏(不含南樂縣在清豐縣的飛地6.4平方公裏)。
(2)城市規劃區:包括城關鎮和柳格鎮全部,以及周邊六個鄉的50個行政村,總麵積約為135.9平方公裏。
(3)中心城區:規劃範圍東至龍鄉路、南至柳格大道、西至智誠路,北至孟德大道。其中,規劃期末2030年城市建設用地麵積為45.9平方公裏。
3、城市性質與規模
(1)城市性質
我國中部地區的家居產業基地,濮陽市副城,孝道文化名城和生態園林城市。
(2)城市規模
規劃近期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規模為2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29.0平方公裏,人均城市建設用地為116.2平方米/人;遠期203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規模為4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45.9平方公裏,人均城市建設用地為114.9平方米/人。
4、縣域城鄉發展戰略
(1)區域協同戰略:借力濮清一體化,積極對接三大經濟區,打造冀魯豫三省交界地區的經濟強縣。
(2)轉型提質戰略:轉型融合、創新提質,構建第二、第三產業均衡發展的特色產業體係。
(3)城鄉統籌戰略:以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示範帶為重點,推動城鄉融合,實現全域統籌協調發展。
(4)旅遊驅動戰略:形成以孝道—紅都—遺址—民俗四大要素為主導的旅遊品牌,進一步提升清豐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5)特色城鎮戰略: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和魅力,進一步強化城市特色。
5、縣域城鄉體係規劃
(1)縣域人口與城鎮化水平
近期2020年,縣域常住人口為6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36.6萬人,城鎮化水平為53%;遠期2030年,縣域常住人口為8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59.8萬人,城鎮化水平為72%。
(2)縣域城鎮空間結構
縣域城鎮空間結構為:“中心集聚、軸線串聯、五區聯動”。
“中心集聚”:做大做強中心城區,作為縣域的發展核心。
“軸線串聯”:規劃形成“三橫三縱”網絡化的縣域發展軸線。
“五區聯動”:即中部城鎮產業發展區、東北發展區、西北發展區、西南發展區和東南發展區。在中部城鎮產業發展區,規劃將馬莊橋鎮建設為清豐對接濮陽中心城區的“橋頭堡”,給予重點培育和建設。
(3)縣域城鎮等級規模結構
規劃建立“中心城區—重點鄉鎮—一般鄉鎮”三級城鎮等級規模結構體係。規劃1個中心城區、8個重點鄉鎮、7個一般鄉鎮。
一級:即中心城區,規劃城鎮人口為40萬人,為縣域提供等級最高的公共服務。
二級:重點鄉鎮,包括8個鄉鎮,分別為馬莊橋鎮、仙莊鎮、固城鄉、瓦屋頭鎮、高堡鄉、韓村鄉、古城鄉、陽邵鄉。馬莊橋鎮規劃城鎮人口為5.0萬人,其他鄉鎮規劃城鎮人口為1.4-2.0萬人不等。
三級:一般鄉鎮,包括7個鄉鎮,分別為馬村鄉、大屯鄉、紙房鄉、六塔鄉、雙廟鄉、大流鄉、鞏營鄉,規劃城鎮人口為0.6萬人以內。
(4)縣域城鎮職能結構
規劃城鎮職能分為綜合型、工貿型、商貿型、農貿型、旅遊型五類。共計16個城鎮,其中:綜合型城鎮2個,工貿型城鎮3個,商貿型城鎮5個,農貿型城鎮3個,旅遊型城鎮3個。
6、縣域城鄉建設用地規劃
基於“多規合一”的規劃理念和技術路線,規劃對縣域城鄉各類空間邊界進行劃定,對生態環境要素加以統籌,明確四區(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已建區)的控製範圍和麵積、管製要求等,對所有鄉鎮進行規劃引導和建設指引,對鎮區、鄉駐地的用地總體布局進行調整和優化,實現城鄉建設用地的統籌平衡。
7、縣域村莊居民點體係規劃
規劃按照城鎮轉化型、重點發展型、一般發展型、搬遷撤並型四種類型,對縣域村莊進行分類改造引導。
(1)城鎮轉化型:城鎮轉化型村莊的空間擴展應以城鎮總體規劃為基礎,有序納入城鎮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加快城鎮化改造,將農民直接轉為城鎮居民。共135個。
(2)重點發展型:重點發展型村莊應明確發展特色及職能,改善交通條件、優化交通布局、提升居住品質,以增強其片區輻射能力和向心凝聚力,使其成為各鄉鎮特定區域內的發展中心。共127個。
(3)一般發展型:一般發展型村莊為規劃保留,應重點改善居住環境,完善配套設施,做好整治工作。共233個。
(4)搬遷撤並型:搬遷撤並型村莊應完全遷移到臨近的村莊或其他居民點。共8個。
通過整合,規劃共確定280個村莊,包括中心村76個,基層村204個。
同時,在縣域內規劃形成4條美麗鄉村示範帶,重點建設單拐紅色文化小鎮、梅莊中原虎鎮、馬莊橋乒乓溫泉小鎮、雷家武術小鎮等7個特色小鎮;規劃14個傳統及特色村落,其中4個曆史文化特色村、4個產業特色村、6個文化藝術特色村。
8、縣域城鄉綜合交通規劃
(1)民航機場
落實《濮陽市城鄉總體規劃》的要求,在縣域東南部規劃建設濮陽通用航空機場。
(2)鐵路
落實《濮陽市城鄉總體規劃》的要求,規劃的鄭濟高速鐵路(鄭州-濟南)從縣域中東部穿過。
(3)高速公路
規劃期末,縣域形成“兩橫兩縱”的高速公路交通網絡。
“兩橫”:即範濮台高速公路、南林高速公路。
“兩縱”:即大廣高速公路、濮陽-陽新高速公路延長線。
(4)幹線公路網
規劃期末縣域形成“三橫四縱”的幹線公路網。
“三橫”:即S302、S301、G342。
“四縱”:即古城-固城連接線、S215、濮清南區域性幹道(現狀G106)、G106新線(現狀S209)。
9、中心城區空間布局規劃
(1)城市發展方向
城市發展方向為“南拓東延 、西優北限”。
中心城區未來主要向南發展,向東延伸。生活用地依托清豐大道、幸福大道向南拓展,產業用地依托人和大道、東環路向南、向東延伸,保證產業集聚區的用地需求。向西和向北在原有基礎上優化完善,西麵疊翠路和智誠路之間作為遠景發展備用地,向北限定在孟德大道以內,對現狀老城區進行優化提升。
(2)城市空間布局結構
規劃城市的總體布局結構為:“一帶兩軸、三心五片”。
“一帶”:即馬頰河生態風光帶。依托馬頰河,強化沿岸綠地景觀環境建設,形成縱貫全城的生態風光帶。
“兩軸”:即幸福大道城市功能發展軸、人和大道產業發展軸。沿幸福大道,由老城區向南拓展至南部新區,形成城市功能發展軸,串聯三個城市公共服務中心和一個生態綠核;沿人和大道,形成產業發展軸。城市生活用地和產業用地分別沿幸福大道和人和大道向南拓展。
“三心”:即綜合商業中心、行政文體中心和商務休閑中心。
“五片”:即北部老城片區、中部活力片區、南部生態片區、西南宜居片區、東部產業集聚區。由馬頰河生態風光帶連接四大生活片區,與東部產業集聚區實現聯動發展。
(3)中心城區居住用地規劃
規劃期末中心城區共規劃4個居住組團,11個居住社區,居住社區人口40萬人。
北部老城片區內居住用地約374.2公頃,舊城區以保留居住用地和改造居住用地為主,馬頰河以西以新增居住用地為主。規劃形成3個居住社區,總人口為13.4萬人。
中部活力片區內居住用地約305.8公頃,以新增居住用地為主,規劃形成3個居住社區,總人口為11.2萬人。
西南宜居組團內居住用地約207.2公頃,以新增居住用地為主,規劃形成2個居住社區,總人口為6.7萬人。
南部生態組團內居住用地約162.0公頃,以新增居住用地為主,規劃形成2個居住社區,總人口為5.2萬人。
另外,產業集聚區的安置區內規劃居住用地118.1公頃,規劃居住人口3.5萬人。
(4)中心城區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
縣級文化設施:規劃文化藝術中心、博物館、展覽館各1個。
教育科研用地:規劃衛生學校1個、教育園區1個(在建,含高中和初中),9個中學、24個小學。規劃預留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用地。
體育用地:規劃縣級文體中心1個(在建)。結合社區活動中心配建體育健身活動設施。
醫療衛生用地:規劃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院和專科醫院共10個,其中保留現狀醫院7個,新建縣級綜合醫院3個。規劃改擴建現狀縣婦幼保健院,結合西南宜居片區的規劃綜合醫院建設縣疾控中心。
社會福利用地:規劃縣級社會福利中心1個,保留現狀社會福利中心2個。
文物古跡用地:規劃保留現狀普照寺、清豐火車站舊址、張清豐祠碑、頓丘城遺址、革命烈士陵園。
(5)中心城區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規劃
商業中心規劃:規劃形成“縣級——片區級——社區級”三級商業服務中心體係。規劃1個縣級傳統商業中心,位於朝陽路和南大街交叉口周邊區域;規劃1個縣級特色商業區,位於人民路和幸福大道交叉口周邊區域;規劃2個片區商業中心,分別位於誠睦路與霽雲大道交叉口周邊區域、文化路與清豐大道交叉口周邊區域;同時,結合規劃居住社區建設11個社區級商業服務中心。
商業街規劃:規劃4條特色商業街,分別為朝陽路商業街、老爺廟商業街、幸福大道商業街、清豐大道北段商業街。
市場規劃:規劃4個大型專業市場,分別為家居展示交易中心、家居展銷市場、陶瓷建材市場、汽車銷售專業市場。
商務用地規劃:規劃在南部生態片區的南部,在幸福大道和固雙路交叉口周邊區域,圍繞若水湖(暫名),建設縣級商務中心。
娛樂康體用地規劃:規劃在若水湖東部,沿鳳鳴路設置水上運動中心;在若水湖北部,沿霽雲大道設置演藝中心。
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規劃:規劃中心城區共11個加油(氣)站。其他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包括電信、郵政、供水、燃氣、供電、供熱等營業網點用地,與居住用地、商業商務設施用地高度兼容,除特殊需求外不鼓勵獨立占地。
(6)中心城區工業及物流倉儲用地規劃
產業集聚區發展定位: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家具製造基地、全省知名的食品加工產業基地、全省重要的環保裝備產業基地。遵循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建設成為綜合型產業集聚區和現代城市功能區。
產業集聚區發展規模:規劃清豐縣產業集聚區規劃範圍為北至孟德大道、東至龍鄉路、南至柳格大道、西至曉月南路-曉月北路,總用地麵積約20.9平方公裏,規劃居住人口規模為3.5萬人。
產業集聚區功能布局:規劃形成一個綜合服務中心、兩個產業服務中心、四個產業園、四個物流園和四個工業鄰裏。
工業用地規劃:規劃工業用地集中位於清豐縣產業集聚區,以二類工業用地為主,包括四個產業園。其中,家具產業園重點發展家具製造,霽雲大道以南重點布局京津冀家居轉移企業;食品產業園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及食品加工;環保裝備產業園重點發展環保裝備製造及相關產業;家具配套產業園重點發展家具製造配套產業。
物流倉儲用地規劃:規劃形成四片集中的物流倉儲區,即城市物流園、家具物流園、農產品及家電物流園、裝備配套園。
10、中心城區道路交通規劃
(1)長途汽車站規劃
規劃新建2個長途汽車站,分別為城北長途汽車站和城南長途汽車站。
規劃保留現狀長途客運站,作為城鄉公交總站,主要提供中心城區與縣域各個鄉鎮的公交服務。
(2)道路等級規劃
規劃城市道路分為主幹路、次幹路、支路三級。
其中,規劃主幹路為“一環、七橫、六縱”。
外圍環路:由柳格大道、龍鄉路、孟德大道、智誠路形成交通環路。
東西向主幹路:包括頓丘大道、朝陽路、文化路、人民路、安康路、霽雲大道、固雙路。
南北向主幹路:包括疊翠路、清豐大道、幸福大道、和義路、人和大道、東環路。
11、中心城區綠地係統規劃
(1)綠地係統布局結構
規劃綠地係統結構為:“一帶一廊、兩園多點”。其中:
“一帶一廊”:指馬頰河濱河綠帶、中心城區南部的大型生態綠廊。
“兩園”:指孝園生態公園和若水湖生態公園。
“多點”:指規劃的12個縣級公園。
(2)公園綠地規劃
共規劃12個縣級公園,包括明月湖公園、疊翠公園、清豐樂園、易園(語林公園)、曹園、景宜公園、秋實公園、慧心公園、曉月公園、南湖公園、文化公園、長風植物園。
(3)廣場用地規劃
共規劃4個廣場,包括明月湖廣場、城市廣場、文化廣場、霽雲廣場。
12、濮清一體化發展引導
(1)空間協調
清豐中心城區繼續推進向南發展,依托清豐大道,形成清豐中心城區-馬莊橋鎮區-濮陽市區中心組團的城鎮綜合發展軸;依托開州路,形成清豐中心城區-固城鄉集鎮-濮北新區的城鎮交通聯係軸;依托人和大道(現狀G106)形成清豐中心城區-濮陽市區的城鎮產業發展軸。
(2)功能銜接
充分發揮濮陽市區核心輻射作用、重點鄉鎮支點吸納作用和重點發展軸帶的帶動作用,集聚產業和人口。以馬莊橋鎮、固城鄉為重點,建設濮清一體化亮點城鎮。
(3)交通一體
積極實施開州路-安康路、龍鄉路、文明路-幸福大道、盤錦北路-曉月南路對接建設工程,通過人和大道(現狀G106)、幸福大道、清豐大道、開州路等主要幹道,便捷聯係清豐中心城區與濮陽市區。同時,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城際快速公交在內的城市公共客運服務係統,加強區域交通設施的一體化建設。
(4)產業錯位
依托濮陽市區現有核心企業和豐富的人才資源,主動迎接濮陽的經濟輻射外溢,推動家具製造、食品加工、環保裝備製造等產業的規模壯大和能級提升,實現集群化發展。加強清豐縣產業集聚區與濮陽市區東部產業片區的分工合作,實現共建共贏。
(5)環保協同
加快清豐南生態廊道、濮範台高速生態廊道、濮東生態廊道建設,共同形成區域生態網絡,提高生態保障功能。協同落實區域生態保育、環境保護戰略。(本文來自今日濮陽)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編製的《江蘇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7-2030)》正在江蘇環保公眾網進行第二次環評公示。按照該規劃,連雲港至宿遷將新建高速公路,長深高速連雲港至淮安段將擴建。
[詳情]10月13日,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瀝青路麵攤鋪正式展開。這是整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段路麵鋪裝環節,也是大橋主體工程最後一段路麵開始鋪裝,預計11月全部完成路麵鋪裝進入聯調聯試,年底大橋具備通車條件。
[詳情]近日,記者從山西省三大旅遊板塊旅遊公路規劃工作安排會上獲悉,山西重新調整完善沿黃、沿長城、沿太行旅遊公路規劃,並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山西新一輪發展已經拉開帷幕,其重要特征是轉型發展,而旅遊產業是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
[詳情]哈拉湖為青海第二大湖泊,湖周邊多處草原、濕地,風光旖旎。近日,S212線德令哈至哈拉湖西段公路工程順利通過我省交通有關部門勘察設計外業驗收,德令哈至哈拉湖西段公路工程進入實質性階段,該公路工程的實施,對推動哈拉湖景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詳情]在山西太原,“城市看海”“空中蜘蛛網”“馬路拉鏈”這樣的“怪現狀”有望走向終結。
[詳情]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要想富,先修路”,這一共識,早已在柘城落地生根。 五年來,柘城縣結合自身的交通區位優勢,全麵加快“城市路網、城鄉路網、城際路網”三大“路網”工程,通過打造公路、鐵路、航運。
[詳情]309國道甘肅金崖至河口段PPP項目日前簽約,並舉行開工動員會。這是甘肅省目前投資規模最大的公路PPP項目,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全麵開工,2022年建成通車。 309國道金崖至河口段公路起於蘭州市榆中縣金崖鎮,與擬建的連霍高速公路清水驛至忠和段擴容改造工程相接,止於西固區河口鎮。
[詳情]309國道甘肅金崖至河口段PPP項目日前簽約,並舉行開工動員會。這是甘肅省目前投資規模最大的公路PPP項目,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全麵開工,2022年建成通車。 309國道金崖至河口段公路起於蘭州市榆中縣金崖鎮,與擬建的連霍高速公路清水驛至忠和段擴容改造工程相接,止於西固區河口鎮。
[詳情]據市城養中心副主任甘鋒透露,北京正研究試點建設全市首條封閉式的自行車高速路,連通天通苑至中關村,該項目明年將逐步落地。據介紹,今年北京計劃對600公裏自行車和步道進行治理,年底前還將完成朝陽路、朝陽北路慢行係統的治理工作。
[詳情]中國新疆交通建設集團(新疆交建集團)與烏克蘭國家公路局10日在基輔正式簽署關於改造翻修烏兩條交通幹道的合同。這是中烏公路建設領域的首個合作項目,標誌中國企業首次進入烏公路建設市場。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