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西藏經濟發展的命脈、政治穩定的保障、國防安全的基礎、交往交流的紐帶、民族團結的橋梁和全麵小康的關鍵。
立體化綜合交通運輸網的快速發展,切實解決了農牧民出行難、坐車難和運輸難等問題,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繁榮了農村經濟,提高了農牧民收入,拉動了農牧業、旅遊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支撐了全區經濟社會的快速、協調、穩定、持續發展,加快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實步伐。
古人對西藏的交通有這樣的描寫:“世上無論何人,到此未有不膽戰股栗者”。“高嶺聳雲,大河橫空”,山河縱橫,江河、湖泊密布,交通不便一度成為製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在拉薩市區,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匯合處,屹立著一塊建成於1984年的“川藏青藏公路通車紀念碑”。1954年12月25日,全長4360公裏的川藏、青藏兩條公路同時通車拉薩。川藏青藏公路勝利通車拉薩,開辟了西藏交通的新紀元,被西藏人民頌為“彩虹”,譽為“金橋”。
預計到2017年底,全區公路總裏程將突破9萬公裏,計劃完成農村公路投資230億元,高等級公路通車裏程將達到613公裏。
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大
近年來,中央不斷加大對西藏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進出藏交通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公路、鐵路、航空線路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的逐步完善,為西藏實現內通外聯、融入“一帶一路”打下堅實基礎。
長期以來,基礎設施滯後仍然是製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在農牧區尤為突出。在自治區推動實現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要求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必須保持較高的投資強度和發展速度。
貢嘎機場至山南澤當快速公路是貢嘎機場至澤當的重要公路通道,貫通了拉薩至山南核心經濟圈;拉薩至林芝、日喀則至日喀則和平機場等公路開工建設,著力打造以拉薩為中心,輻射日喀則、山南、林芝、那曲“3小時綜合交通圈”;改則至革吉等8個重點公路項目,開工建設1380個農村公路項目,解決87個鄉鎮和642個建製村的通暢問題。待項目全部完工後,全區鄉鎮、建製村通暢率分別達92%和55%。
一係列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建成通車、施工建設,對破解交通基礎設施製約、不斷完善公路交通運輸網絡、推動綜合交通體係建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目前,在交通常規扶貧安排的361個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中,已批複347個項目,批複投資72.04億元。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永吉介紹,“十三五”期間,西藏在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麵重點實施四大工程建設,深入開展交通脫貧攻堅戰,進一步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切實解決36個重點貧困縣、59萬貧困人口所在地或搬遷安置地公路通達問題,按照“六個精準”的要求,以《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關於“十三五”時期“精準脫貧、全麵小康”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為引導,加強與自治區各相關單位的溝通銜接,全力推動交通脫貧攻堅進程,確保交通脫貧攻堅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受益。
投資增速全國領先
近年來,西藏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發展,實施了一係列重大交通工程,區內省道相銜、市地相通、縣鄉連接的公路交通網雛形顯現。
“2016年,自治區全年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2.7億元,同比增長91.05%,約占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投資增速全國領先。”永吉告訴記者,全區交通運輸係統在項目前期工作和公路建設領域都取得了比往年更大的成績。全區公路基礎設施總量穩步增加,建設質量持續提升,路網結構和功能進一步完善,供給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
“十三五”時期是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同全國一道同步實現全麵小康的決勝階段,是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係、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階段,也是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消除交通瓶頸製約的關鍵階段。
2017年上半年,累計撥付和下達資金139.98億元,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88.3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目標560億元的33.63%。重點公路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06.11億元,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完成投資66.67億元。
今後一個時期,公路交通建設仍然是西藏交通運輸發展的“主戰場”。西藏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拉薩為中心、覆蓋其他市(地)的快速綜合運輸網絡,一個騰飛的西藏在這個快速綜合運輸網絡中呼之欲出。
農村公路建設全麵提升
祖祖輩輩生活在日喀則市謝通門縣一個偏僻山溝裏的農民旺堆,正是靠著公路發家致富的。這個老實憨厚的農民自從買了一輛東風翻鬥車跑運輸之後,生活就像他自己所說“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切實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設步伐,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基本形成了以國省幹線為骨架,農村公路為支線的公路網絡。
農村公路在農牧民群眾脫離貧困走上致富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自治區堅持把農村公路作為交通扶貧的主戰場,安排實施農村公路項目457個,開展交通常規和專項扶貧;以補齊交通短板、縮小差距為目標,結合自治區“十三五”時期脫貧規劃,編製了《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關於“十三五”時期“精準脫貧 全麵小康”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全力助推自治區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
隨著自治區立體化綜合交通運輸網基本形成,群眾出行更加便利、商貿流通更加便捷,交通運輸能力持續提升。今年上半年,完成道路客運量450萬人次,旅客周轉量84812萬人公裏,貨運量760萬噸,貨運周轉量424650萬噸公裏,分別同比增長12.22%、12.31%、15.79%、15.49%。
交通運輸體製改革穩步推進
“十三五”時期,自治區將進一步加快交通運輸發展,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作用,盡快形成有效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係,這對於促進西藏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深化改革創新,增強發展活力。根據區黨委“整合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公路、水路、鐵路、民航、郵政等方麵的職能,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建設”的決策部署,在交通運輸部的指導幫助下,擬定《西藏自治區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並經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同時,啟動綜合交通運輸體製改革,建立健全符合西藏實際的綜合交通運輸體製機製,爭取在這一關鍵改革領域實現突破和創新。
推進“放管服”改革。繼續精簡規範行政權力事項,確保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運行。建立公路超限運輸聯網審批平台,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加強“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和行業指導服務,幫助地方提高承接能力。加強農村公路簡政放權項目監督服務,推廣打捆承包建設模式,控製好下放各縣的建設權限。
深化“建管養運”改革。深化投融資改革,設立“資金池”,統籌加快項目建設步伐。理順養管機構,完善養管機構,明確養管責任。研究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邊防公路養護管理體製改革,推進縣(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設置,優化養護運行機製。基本完成班車和出租汽車行業改革,規範有序發展網約車,協助推進駕培服務改革,促進新舊業態融合發展。加強“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合作,推進道路運輸援助合作。(本文來自中國西藏新聞網)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自引入公路PPP模式以來,上栗縣交通建設如火如荼,一個個工程相繼上馬、一批批項目落地生根、一條條新路撲麵而來。上栗縣19個公路PPP項目,累計完成建安量1.8億元。 X162高鳳公路、昌栗高速上栗連接線、X159清溪至孽龍洞段改建工程等項目先後實現建成通車。
[詳情]“張花高速西出口及S228公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開工!”10月27日上午,隨著市委副書記劉紹建的宣布,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對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助推全域旅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詳情]杭州灣跨海大橋杭甬高速連接線公路工程餘夫公路至小曹娥互通段(以下簡稱餘慈高速)主線瀝青攤鋪工程完工,連接線開通後紹興、杭州等方向車輛不必再繞行寧波,從而快速到達杭州灣跨海大橋,距離可縮短約65公裏。
[詳情]29日,由西部中大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PPP模式投資並承建的廣西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正式開工。這條全長95.687公裏的高速公路總投資129億元,計劃4年建設完成。 該項目社會資本投融資規模達100億元以上。項目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路基寬度26米,設計速度100公裏每小時。
[詳情]昨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聽取了關於鄭州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情況及相關議案辦理情況、《鄭州市城市中小學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條例》情況、鄭州市2017年水生態係統建設工作等3個報告,報告列出了今年我市城市精細化管理諸多工作、中小學幼兒園規劃建設。
[詳情]石獅市交通部門的一項統計顯示,目前石獅市道路建設總裏程達592公裏,形成以市區建成區為中心、省縣道為主幹線、鄉村公路為集散網的城鄉一體化公路交通網絡格局。 近年來,石獅特別重視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每年實施一大批道路交通設施建設項目。
[詳情]10月26日,記者從益陽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了解到,長益高速擴容工程益陽段征地拆遷已基本完成,即將進入全麵施工階段。今年1至9月,全市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18.99億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資7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17%、19.72%。
[詳情]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了解到,途經合肥的G42S上海至武漢高速、G3W德州至上饒高速項目已獲得省發展改革委核準,將於今年年底開工建設。據悉,G42S上海至武漢高速和G3W德州至上饒高速是我省首批采用PPP建設的高速公路,分別經過合肥市肥西縣和廬江縣。
[詳情]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連雲港市首條以PPP模式運作的幹線公路———233國道灌雲北環段工程建設全麵啟動。 233國道灌雲北環段建設工程位於灌雲縣城北部,也是灌雲規劃中的北環路,線路起於新204國道朱韓新建處,向西橫跨老204國道、疏港航道。
[詳情]盧氏縣“十三五”交通運輸扶貧“建養一體化”項目——縣道201公路盧氏縣城至潘河鄉下河村公路改建工程起於盧氏縣張麻村橋頭,沿線經沙河鄉顏東村土地嶺、冠雲山景區,止於潘河鄉,與省道S250相接,路線全長29.931KM。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