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裝載機、高空作業車
這些普通人眼裏的“大家夥”
在維修工的手中卻是服服帖帖
“大家夥”哪裏生病了,該如何“醫治”
他們了然於心
各種疑難雜症都難不倒他們
10月27日至30日,在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暨全國第三屆工程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中,廈工代表隊從全國14家企業、67名選手中脫穎而出,以總成績第三名獲得“團體優勝獎”。
參賽選手莊斌、陳國陽、吳金水、林貽語獲得銅牌及“個人優秀獎”。其中,曾應根以綜合成績第三名,裝載機組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個人競賽金牌及“個人優勝一等獎”,被大賽組委會授予“全國第三屆工程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操作技術能手”稱號。
比賽中,廈工代表隊選手們聚精會神,盡力排除各種故障,揮灑汗水,展現了廈工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厲害了,word親
快隨小編一起瞧瞧去
誰與爭鋒 各路高手“比武功”
廈工工程技術研究院主任工程師吳榮鋒介紹,本屆競賽含金量高,屬於國家二級競賽,競賽涵蓋三個機型的比賽,以挖掘機、裝載機、高空作業車為考核對象的競賽。對員工來說,這是檢驗自己技能水平、與同行切磋的好時機,對企業來說,這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廈工公司 培養人才有妙招
多年來,廈工公司曆年來十分重視技能人才的發展,成立蓋軍銜培訓中心,致力於培養、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複合技能型以及知識技能型的“技能人才”隊伍。
△廈工維修服務技能培訓
一方麵,廈工公司每年通過“傳、幫、帶”培訓新人,與學校合作設立實訓基地,並利用周末開展專業技工知識的培訓,加速理論與技能的應用和傳承;另一方麵,廈工公司完善的激勵機製也激發著企業員工學習專業技能的熱情,技術比武和獎勵製度構築成技能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
廈工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製造要走向中國創造,新時代需要更多知識型、技能型的大國工匠,“工匠精神”也將在廈工公司繼續發揚光大,傳承發展。
△廈工維修技能大賽
人物故事
曾應根
機械維修“能人”捧回全國大獎
眼前這個10多噸重的“大家夥”“生病”了。一個半小時內,選手們要給這個“大家夥”做一次全身體檢,找出它身上的四個毛病,並治好它的病讓它“痊愈”。最終,參賽選手中,隻有他一個人出色完成了這一任務,最終奪取了比賽的第一名。
工作10年,他練就了一身給裝載機“看病”的本領。他叫曾應根,是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工”)生產製造部裝機裝配車間新產品試製工段班長。在最近舉行的全國第三屆工程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中,曾應根這位年輕的廈門工匠,以裝載機組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個人競賽金牌及“個人優勝一等獎”,同時晉升工程機械維修工技師,並報請人社部和團中央授予“全國技術能手”和“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近日,記者來到廈工對曾應根進行了采訪。這個跟機器打交道小夥子平時不善言辭,但是說起裝載機,他卻頭頭是道。
△曾應根與他利用舊零部件組裝的“縮小版”的裝載機製動係統
排障高手:拿著圖紙在裝載機上找“穴位”
曾應根畢業於技工學校,學的是機械製造專業。從他20歲走進廈工至今,已經10年。
曾應根說,剛工作那會他是個挺急躁的人,不過工作中他慢慢磨自己的性子,讓自己變得冷靜而有耐心。
跟裝載機“打交道”,圖紙是最基本的溝通工具。因此作為機械維修人員,看圖紙是基本功。為了更盡快上手,曾應根成天拿著圖紙在裝載機上找“穴位”。
一輛裝載機“身上”有哪些零件,油路怎麽走,線路怎麽控製,出了故障如何解決,這是曾應根每天上下班甚至吃飯睡覺都在琢磨的事情。
有時一個故障沒解決,他會獨自一人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他的老師吳榮鋒說,曾應根是個肯吃苦有專研精神的徒弟。一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下班後大家都走了,隻有曾應根圍著裝載機不肯離開。最後,他在將零部件拆下來,發現一個小的零件卡住在了導致裝載機油路不通,最終問題得到了解決。
在曾應根看來,他是在排除裝載機故障中成長起來的。正是因為解決了這麽多故障問題,才讓他對裝載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在麵對問題時也更冷靜沉著。
定製服務:不迷信“洋品牌”出色完成任務
今年十一前,廈工接到一個國外訂單,需要裝配四輛高端裝載機出口到加拿大,而且工期很趕隻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公司派曾應根負責該項目的安裝和調試工作。
因為這是一款高端裝載機,一些配件都是進口的,流水線上的安裝條件無法滿足。於是,曾應根和同事們特地為這四輛裝載機搭建工作台,使工藝裝備符合裝載機的安裝和調試。
在調試過程中,曾應根發現裝載機會出現動臂自動下降的故障現象。而這款裝載機的液體元件是進口的,廠家處於保密的原則,圖紙上並沒有詳細的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圖,曾應根也拿不到核心數據。
於是,曾應根和同事對能引起裝載機動臂下降原因進行了一一排除,並最終很自信地確認:就是液壓元件出了問題。
最初,外國廠家根本不承認是他們的液體元件出了問題,在曾應根的再三堅持下,外國廠家進行了液壓元件拆解檢測,最終發現是液壓元件裏麵的閥芯和閥孔配合不當導致的問題。最終外國廠家為他們更換了液壓元件
十一期間,曾應根和同事隻休息了一天,最終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公司交給的任務。
奇思妙想:把“大家夥”“縮小”搬進教學室
在工作中,曾應根不僅自己刻苦專研,他還帶動同事跟他一起成長。每次解決了技術難題,他都會思考如何幫助同事解決類似的問題,共同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讓新同事更好地了解裝載機的工作原理,他突發奇想,決定用廢棄的裝載機零件,組裝了一個“縮小版”的裝載機製動係統。
整整2個月的時間,曾應根天天泡在公司裏,帶領項目組成員利用休息日,尋找返修時更換下的舊件,製作一套裝載機製動係統示教台。
示教台可以現場直接演示,直觀顯示裝載機製動係統各元器件在實際的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氣路、油路的走向,電器的功能及原理,都可以在這個模型中很直觀地體現。
另外,模型還可以模擬設置故障及排除,為同事們在裝配及調試過程中更好地提高質量,該模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今,這台示教機已經成為“蓋軍銜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展示教學儀器,同時也獲得2014年度經濟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本文來自廈門人社局)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近日,一場堪稱寧波市交通運輸係統的奧林匹克專業級技能大賽在寧波市某實訓基地正式拉開帷幕。 這場專業級年度技能大賽,不僅名頭響亮,而且看點十足。 大賽全稱是“2017年寧波市交通運輸係統‘廈工’杯”公路築路機械操作技能競賽。
[詳情]近日,一場洋溢著濃濃喜慶氣氛的交機儀式在河南安陽武丁物流園公司隆重舉行。作為第一批次交機的2台廈工5噸級裝載機、2台廈工22噸級挖掘機早早運抵該公司偌大的廣場上,昂首挺胸,以最飽滿的工作狀態,喜迎新東家的現場檢閱。
[詳情]2017年10月14、15日的鷺島秋高氣爽陽光明媚,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張文桂教授(工程機械專家)、首席教授張衛華博士(國家級高鐵及軌道交通專家)、外聯處處長譚建鑫教授、校友辦主任阮波一行先後訪問了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詳情]近日,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一封來自武警交通部隊的感謝信,看完心裏滿是感動、催人奮進!全文如下: 感謝信 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9月中下旬,武警交通部隊與交通運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建省福州市聯合組織了2017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
[詳情]【導讀】 五年光陰,在曆史長河中有如白駒過隙;五年風雨,在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工”)的成長曆史中卻是十分厚重的。
[詳情]9月30日上午,2017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為了保障聯合應急演練的圓滿舉辦,廈工派出了一支精幹的技術服務團隊,全力協助武警交通部隊等單位,做好參與應急演練的廈工多功能智能挖掘機等一批高新尖救援裝備的保障工作,確保裝備始終處於最佳的“臨戰”狀態。
[詳情]河北省是鋼鐵大省,礦山眾多,鐵礦石開采是河北的支柱產業之一,並且分布著首鋼、遷鋼等多家大型鋼鐵公司。也因如此,河北也成為裝載機購買大省。作為中國曆史最悠久的頂尖裝載機製造商之一,廈工在這片市場上耕耘數十年,深深地紮下了根。在這裏,用戶的認可是它最大的競爭力。
[詳情]近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行,全球目光聚焦廈門,在廈企業的關注度也持續攀升。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的骨幹大型一類企業,廈工就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