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粵規劃逾11萬平方千米海岸帶

2017-11-29 17:19:28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字體大小:

廣東今後怎麽用海、護海?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聯合印發《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簡稱“《規劃》”)。《規劃》涉及範圍總麵積11.81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域5 .34萬平方千米,海域6 .47萬平方千米,海島1963個,涉及地級以上市15個,人口約7000萬。《規劃》為全國首個省級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將基於廣東省海岸帶自然資源稟賦和承載能力、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以海岸線為軸,構建“一線管控、兩域對接,三生協調、生態優先,多規融合、灣區發展”的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總體格局,逐步實現陸海統籌。

2025年海洋GDP達2.8萬億元

《規劃》確定的規劃期為2017~202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0年,遠期展望至2030年。到2025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 .8萬億元,年均增長率約6 .5%,要形成極具創新活力的黃金海岸帶、魅力的品質生活海岸帶以及灘淨灣美的藍色生態海岸帶。

其中,南沙新區、前海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新區、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等一批對外合作重大平台建設有新提升。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海洋經濟發展方式有新轉變,海洋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一批以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

將廣州、深圳建設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將珠海、汕頭、湛江建設成為區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打造一批海洋特色小鎮和特色漁村,初步建成藍色優質生活圈。以建設海岸帶觀光廊道、“陸-海-島”立體旅遊網為抓手,初步形成環境優美、風景秀麗的藍色海岸風情帶。

同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保護修複,嚴守生態紅線,實施藍色海灣、生態島礁、“南紅北柳”等重點工程。加強海洋防災減災體係建設,切實提高災害防範能力,完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初步建成海岸帶安全屏障。

到2030年,形成科學合理的海岸帶保護與利用格局,基本建成生態優良、功能優化、城鎮優美、創新引領的世界級大灣區,將廣東沿海建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美麗、最有魅力、最有活力的海岸帶地區之一。

具體指標方麵,2025年建成15個超500億元產業集群,建成海洋特色小鎮70個、特色漁村160個。此外,2020年,入海河流消除劣Ⅴ類水體。

劃分484段岸線網格化管理

結合開發利用現狀與需求,海岸線劃分為嚴格保護岸線、限製開發岸線和優化利用岸線三種類型。《規劃》將廣東省岸線劃分為484段,對海岸線及其兩側保護與利用實施網格化管理。

嚴格保護岸線區域,嚴格保護岸線要按照生態保護紅線有關要求管理,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長度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禁止在嚴格保護岸線範圍內開展任何損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的活動。限製開發岸線區域,不再安排圍填海等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項目,以旅遊娛樂功能為主的限製開發岸線,主要分布在大鵬灣北部、黃茅海西部等。優化利用岸線區域,禁止新增產能嚴重過剩以及高汙染、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用海。

《規劃》指出,確保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海島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85%。將自然岸線保有率要求分解至沿海(市),列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體係。同時,編製海岸線整治修複五年規劃及年度計劃,明確項目清單,納入全國海岸線整治修複項目庫,至2025年修複累計長度大於等於600千米,對開發利用情況進行評價並向社會公布。海洋休閑娛樂區、濱海風景名勝區、沙灘浴場、海洋公園等公共利用區域內的岸線,未經批準不得改變公益用途,保障公眾親海空間。

亮點

建設1570千米濱海生態公路

廣東還將整合海岸帶陸域和海域自然資源,推進“交通+旅遊”融合發展。將陸地自然地質、地貌、曆史人文、現代都市、新興產業景觀,與海洋特色風情、生物、海島等資源結合,建設東起饒平縣大埕鎮,與福建詔安鐵爐崗接壤,銜接粵閩沿海大通道,西至廉江市高橋鎮,與廣西合浦山口鎮交界處,與國道G228相交的廣東濱海生態公路。

到2020年基本形成自東向西1570千米濱海生態公路主線,串聯14個沿海城市和各旅遊景區等各類節點182個,交通通道性功能基本實現。到2025年全麵實現廣東濱海生態公路交通運輸、生態保護、景觀欣賞和休閑遊憩的複合性功能,跨海灣、水道重大工程全麵建成,特色小鎮、濱海新城在數量和品質上實現跨域發展。

廣東沿海將打造八大灣區

省海洋與漁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灣區發展”對於提升廣東省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具有重要意義。《規劃》以灣區為單元,基於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區位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以統籌珠三角和粵東西兩翼的協調發展為準則,將廣東沿海劃分為柘林灣區、汕頭灣區、神泉灣區、紅海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海陵灣區、水東灣區和湛江灣區,構建海岸帶灣區發展新格局。

《規劃》明確了八大灣區港口、產業、城市、生態保障,規劃了保障各要素發展所需的岸線、空間等,構建各具特色、功能互補、相互協調發展的灣區空間格局,充分發揮廣東省海岸帶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功能,推動各灣區成為“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和節點,進一步加快廣東省推進開放型海洋經濟發展。

其中,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經濟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重要的國際開放合作樞紐門戶、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國際航運中心、全球重要的海洋產業集聚區;沿海生態防護帶和珠江水網生態廊道核心區。(本文來自南方都市報)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7/201711/2017112917192831.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福建:福安溪潭鎮嶺頭村建設入村公路 投資1200萬元

溪潭鎮嶺頭村原來入村有條機耕路,因坡陡彎多路途遠,給群眾來往造成不便。為了改變入村公路的路況,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幫助下,今年計劃投資1200多萬元,建設一條長6.6公裏,寬6.5米的四級公路,目前一期工程3.6公裏已基本完成預計投資650多萬元。

[詳情]

福建:華安縣計劃投資4.07億啟動旅遊路網建設工程

為補齊山區交通短板,華安縣交通運輸局立足於“交通運輸+特色產業”“交通運輸+旅遊休閑”等模式,加快啟動旅遊路網建設工程,計劃投資4.07億元規劃新建上坪土樓群至大地土樓群公路。

[詳情]

湖北:潛江籌資1.3億元!修繕農村橋梁公路

“籌資1.3億元,推進民生交通工程,建設通村公路、改造縣鄉公路和農村公路危橋。”2017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繼續辦好一批民生實事,推進民生交通工程為其中之一。年末歲尾,工程完成情況如何?日前,記者隨著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一道,奔赴我市各地,了解相關情況。

[詳情]

廣西:蒼梧縣計劃投資1600萬元完成橋梁50座

村民出行方便 孩子上學安全 蒼梧縣“第一公裏·橋”惠民工程項目今年將完成橋梁50座 自“第一公裏·橋”惠民工程實施以來,蒼梧縣切實加強項目建設管理,統籌推進項目建設。

[詳情]

福建:漳州華安縣將開建首條PPP模式公路

今年來,漳州華安縣立足於“交通運輸+特色產業”“交通運輸+旅遊休閑”等模式,率先啟動旅遊路網建設工程。 接下來,華安計劃投資4.07億元,規劃新建上坪土樓群至大地土樓群公路。

[詳情]

滬南公路(上南路-閘航公路)計劃大修 將建8座跨河橋梁

近日,滬南公路(上南路--閘航公路)道路改擴建項目在區規土局官網公示啦! 這段有著悠久曆史的幹線公路迎來“大修”,快跟小布來了解一下。

[詳情]

重慶:永川交通重點項目1至10月完成投資近29億元

11月22日,記者從區交委了解到,今年全區交通重點項目共11個,1至10月完成投資28.78億元。 九永高速永川段全線已基本具備通車條件。九永高速項目永川段長約22公裏,有1個雲霧山隧道,涉及大安、陳食、衛星湖。

[詳情]

貴州:江口至玉屏高速公路獲批複

日前,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網站發布了省交通運輸廳關於江口至玉屏(大龍)高速公路初步設計的批複,意味著銅仁西部至東南部再添一條大通道,這條高速建成後,將極大地縮短銅仁西五縣至玉屏銅仁南站的距離。

[詳情]

浙江:諸暨將成為全國首個擁有繞城高速的縣級市

這兩天,紹諸高速公路諸暨延伸線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本月底即將完工驗收。這條高速公路通車後將與紹諸、諸永、杭金衢三條高速公路呈蝶形環繞諸暨市主城區,諸暨將成為全國首個擁有繞城高速的縣級市。

[詳情]

湖南:將實施3.6萬個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設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印發《湖南省脫貧攻堅自然村通水泥(瀝青) 路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湘政辦發〔2017〕65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