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上獲悉:截至2017年底,我國鐵路營業裏程達12.7萬公裏,其中高鐵2.5萬公裏,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鐵路電氣化率和複線率分別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2013年至2017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萬億元,新增鐵路營業裏程2.94萬公裏,其中高鐵1.57萬公裏,是曆史上鐵路投資最集中、強度最大的時期。”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鐵路將在交通強國中再當先行,並在2020年實現三個“世界領先”,即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達到世界領先,鐵路技術裝備和創新能力達到世界領先,鐵路運輸安全和經營管理水平達到世界領先。
今年投建3500公裏高鐵,“複興號”擴大開行範圍
2017年,中國鐵路收獲頗豐。
鐵路投資高位運行,民營控股高鐵項目實現“零突破”。2017年,中國鐵路行業固定資產完成了8010億元,這也意味著中國鐵路投資連續第四年實現投資超8000億元。投產新線3038公裏,“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運營。
越發完善的鐵路網使鐵路旅客發送量實現了9.6%的增長,全國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突破30億人次,其中動車組發送了17.13億人次,占比56.4%。特別是“複興號”實現時速350公裏商業運營,樹立起世界高鐵建設運營的新標杆。
在提速的同時,鐵路扶貧也大步前行。去年中西部地區累計完成基建投資3964億元,占全國鐵路基建投資的69.4%;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累計完成鐵路基建投資占總投資的76%。
相比2017年,2018年鐵路送給旅客的紅包更多。
鐵路網更密。陸東福透露,2018年,中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將安排7320億元,投產新線4000公裏,其中高鐵3500公裏,創下2015年以來高鐵投產規模的新紀錄。同時,將發揮高鐵成網效應,擴大“複興號”動車組開行範圍,不斷強化高鐵客運主力軍作用,預計國家鐵路今年將完成旅客發送量32.5億人次。
“慢火車”更優。在增開高鐵列車的同時,鐵路也將優化公益性“慢火車”的開行方案。在許多老少邊窮地區,一些綠皮車常年穿行於深山腹地,十幾公裏就一站,最低票價僅1元或2元。保留並優化其出行方案,將進一步方便貧困和邊遠地區百姓出行。
列車產品設計更加有針對性,火車票價也會有變化。繼2017年東南沿海高鐵價格調整實現運量收入同步增長、城際鐵路淡季價格下浮後,2018年,鐵路還將建立以大數據為支撐的動車組列車產品設計和票價調整機製,豐富旅遊列車等產品供給。
在提升運輸服務水平方麵,鐵路將拓展互聯網售票係統功能,探索提供預約訂票服務,推行電子客票,推動客票銷售進農村鄉鎮。推進常旅客體係建設,增加連續便捷換乘車站數量。積極開發互聯網訂票、網上商城、旅遊酒店等旅客出行關聯業務,加快推進站車WiFi等項目,打造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旅行生活”。
培育優質公司上市,積極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
除了給旅客發紅包,鐵總也將在2018年為市場發紅包。
持續深化鐵路改革,陸東福提出,要積極推進資產資本化經營,研究利用既有上市平台開展資本運作和培育優質股份公司上市的實施方案,力爭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延長產業鏈方麵,則提出創新鐵路土地綜合開發合作模式,加強土地資產價值管理,力爭2018年土地及相關資產處置收益超過100億元。
2018年,中國鐵路總公司還將積極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陸東福表示,今年將研究各專業優勢公司和科技型企業實施混改方案,細化完善海南鐵路公司混改方案,引入社會優質資源,推進WiFi運營公司股權轉讓,構建市場化運行機製,促進鐵路資本與社會資本融合發展。
在吸引民間資本方麵,鐵路將研究出台新建鐵路項目吸引社會資本管理辦法,推動區域合資公司重組整合和路地股權置換取得新進展。參與組織以地方和社會資本為主的鐵路項目,推行委托運輸與受托代建相結合等模式,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鐵路提出2020年、2025年、2035年奮鬥目標
黨的十九大既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部署,也提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目標。陸東福提出,服務國家戰略,鐵路應率先實現現代化,並提出了2020年、2025年、2035年的奮鬥目標。
到2020年,中國鐵路將實現三個“世界領先”。
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達到世界領先。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覆蓋廣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高鐵網,並與其他交通方式實現有機銜接和深度融合。全國鐵路營業裏程達到15萬公裏左右,基本覆蓋20萬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鐵3萬公裏左右,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中西部(含東北三省)鐵路11.2萬公裏左右,複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60%和70%。
鐵路技術裝備和創新能力達到世界領先。到2020年,鐵路成套技術標準體係更加先進成熟、科學完善、經濟適用,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鐵路速度、密度、重量、效率等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到2020年,動車組保有量達到3800標準組左右,其中“複興號”動車900組以上。鐵路工程建造技術繼續保持世界領先,高鐵網和互聯網深度融合,數字鐵路、智能鐵路建設取得係統性成果。
鐵路運輸安全和經營管理水平達到世界領先。到2020年,建成科學完備的鐵路安全防範治理體係和技術標準體係,運輸安全可靠性和運輸安全指標世界領先。建成鐵路大數據中心,客運12306、貨運95306服務平台的品牌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鐵路運輸效率效益主要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鐵路曆史性債務化解取得重要進展,國鐵企業財務杠杆率得到有效控製。
到2025年,中國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裏左右,其中高鐵3.8萬公裏左右;到2035年,率先建成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強大運輸保障,進而使中國鐵路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誌和組成部分。(本文來自人民日報)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根據《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顯示,2018年我國的鐵路重點推進項目共22項,共修建8203km,總投資6974億元。 2018年鐵路重點建設項目 (本文來自更鹽城。
[詳情]中國鐵路總公司,江西省、安徽省發展改革委: 中國鐵路總公司、江西省、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報送新建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函》(鐵總計統函〔2017〕720號)收悉。
[詳情]擁抱高鐵時代,荊門利好消息頻傳!剛剛開幕的荊門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代市長孫兵明確提出,搶抓高鐵帶來的機遇,積極拓展新城區,規劃建設高鐵新城。 來自荊門市城鄉規劃局的消息顯示,荊門高鐵新城規劃選址位於荊門城區的漳河新區文昌村和龜山村境內,規劃總麵積16平方公裏,其中。
[詳情]繼國土資源部日前批複了昌景黃和池黃兩條新建高鐵的建設用地預審後,昌景黃高鐵項目建設再傳佳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月4日公開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新建南昌經景德鎮至黃山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複》信息,這一批複具體時間是2017年12月29日。
[詳情]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省政府正式批複了合肥鐵路樞紐總圖規劃方案。按照批複意見,合肥鐵路樞紐定位為我國華東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計劃形成合肥、合肥南、新合肥西站“三主”客站布局。 規劃年度為2030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近期工程為2020年。
[詳情]回眸2017,中國鐵路成績幾何?展望2018和更遠的未來,中國鐵路又將如何續寫“火車上的故事”?2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在京召開2018年工作會議。現在,就讓我們來點擊鐵路發展“關鍵詞”,一起述說鐵路。
[詳情]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年度工作會議上說,服務國家戰略,鐵路應率先實現現代化,並提出了2020、2025、2035年的奮鬥目標。 到2020年,中國鐵路將實現“三個世界領先”。 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達到世界領先。
[詳情]據悉,2018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安排7320億元,其中國家鐵路7020億元,投產新線4000公裏,其中高鐵3500公裏;完成旅客發送量32.5億人次、貨物發送量30.2億噸、總換算周轉量38900億噸公裏。
[詳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對此分析稱,積極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但內涵發生變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詳情]2017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10億元,陸續有寶雞至蘭州高速鐵路、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西安至江油段、石家莊至濟南高速鐵路等項目投產運營,投產裏程3038公裏。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鐵路營業裏程達到12.7萬公裏,其中高速鐵路2.5萬公裏,中西部地區(含東三省)鐵路營業裏程達9.7萬公裏。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