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徐工掌門人談“大國重器”的堅守與轉型:中國製造業機遇來了

2018-01-15 14:05:08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徐工履帶起重機
字體大小:

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後的首次地方調研,選在了江蘇徐州,第一站是徐工集團。

徐工掌門人談“大國重器”的堅守與轉型:中國製造業機遇來了

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蘇徐州市考察。這是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工集團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親切看望勞動模範、技術能手等職工代表,鼓勵他們在為實現中國夢的奮鬥中爭取人人出彩。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工調研時強調,中國這麽大,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不能走單一發展、脫實向虛的路子。發展實體經濟,就一定要把製造業搞好,當前特別要抓好創新驅動,掌握和運用好關鍵技術。

總書記的囑托言猶在耳。徐工董事長王民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回憶,“我想,正是因為徐工集團的發展思路能跟上總書記的思想和要求,我們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拚下來的製造企業,現在重大機遇來了,一切困難都可以碾壓過去!”

在“中國製造2025”的大背景下、麵對“互聯網+智能製造”的新機遇,徐工集團的成功無疑是中國製造業升級和實體經濟轉型的一個模範。

那麽,十九大後習近平總書記的首次調研為什麽會選擇徐工?這次調研給徐工帶來了什麽變化和影響?我們又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在調研剛滿一個月之際,澎湃新聞記者前往徐工集團進行了回訪。

“總書記來之後,訂單量增加了許多”

1月初,寒潮來襲,江蘇徐州迎來2018年的第一場大雪。氣象部門稱,積雪厚度超過12厘米,最低氣溫已至零下7度。路上人車稀少,出門打車,至少需要等個10分鍾。

與大門外的冷清相比,在高新路68號,露天的場壩上一片火熱。邊上堆著鏟起的皚皚白雪,亮眼的明黃色工程機械整齊鋪排著,這是徐工集團的工人們在進行產品最後的調試。

“總書記來之後,訂單量增加了許多。”一位工人說,他們要趕在年底之前交付一批產品。

徐工掌門人談“大國重器”的堅守與轉型:中國製造業機遇來了

反映到工作勁頭上,變化更為明顯,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說,全體幹部職工,從上到下,感覺到幹活更有勁了,在徐工工作,成為了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因為受到了習總書記的關注和認可,個人的工作與國家的百年目標聯係在一起,個人價值就體現出來。”

記者在車間內看到,當時習近平總書記所乘坐的那輛XCA220型全地麵起重機,已經用欄杆圍住,供參觀。路過的工人會不時停留下來看看,似是在回憶那榮耀的時刻。

12月12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到地方和企業考察調研,選在了徐州和徐工集團。

為什麽是徐州?據新華視點報道,就幾個主要統計數據來說,徐州的發展水平和全國平均水平相似度極高——徐州和全國一樣人均GDP都在6萬元上下,城鎮化率都在60%左右,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2.3萬元左右……徐州集中體現了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狀況。

同時,對於“如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這一既是徐州也是中國今後一段時期亟待破解的難題,精心打造中國自主裝備品牌的徐工集團,或能提供一些作法和經驗。

徐工掌門人談“大國重器”的堅守與轉型:中國製造業機遇來了

當天,習總書記重點參觀了中國最大的工程起重機裝備生產線,並坐進XCA220型全地麵起重機駕駛室“體驗了一把”,一位現場的工人回憶,參觀當時,該台起重機剛好下線,“沒想到總書記徑直打開了門,坐了進去。”

作為技術人員代表,徐工集團工程師朱長建向習總書記詳細介紹了一些技術細節等,“當他聽到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擁有30多項和技術優勢的時候,總書記非常高興,說‘就是要搞原創設計,這樣才有競爭力。’”朱長建向澎湃新聞轉述說。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回憶,總書記一共在徐工考察57分鍾,重點了解企業起源、產品、行業、黨建和企業文化以及“一帶一路”國際化發展等經驗做法,並在最後給300多名勞動模範、技能工人、職工代表發表了7分42秒的重要講話。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總書記一連說了3遍,一定要把製造業搞上去,搞好,搞上去。” 王民說,在參觀完徐工集團後,習總書記“一下子興致就上來了”。

“總書記還說,他一直在關注著我們徐工集團,我感覺到非常光榮,有股強烈的使命感。”王民說。

對於此次調研,資本市場迅速給出了積極的反饋。

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調研前一天,徐工機械(000425)股價大漲,13日小跌,後來一路逆市走強,總體趨勢上漲,期間有12月11日漲幅5.16% ,12月26日漲幅10.02%,交易量換手率也一直處於增加趨勢。截止目前,徐工機械累計漲幅接近40%。

“一根筋”的徐工精神

為什麽會是徐工?這恐怕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甚至到現在,行業內還依然有人在問,”王民笑著說。他給出的答案是,從徐工可以一窺中國製造業,徐工的發展曆程或可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思路和啟發。

徐工掌門人談“大國重器”的堅守與轉型:中國製造業機遇來了

成立於1943年的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徐工集團”),前身是抗日烽火中許世友將軍麾下的八路軍兵工廠,紅色基因昭示著其使命般的征程。

翻開徐工的履曆,經過75年的發展,徐工集團從蘇北的一個市屬地方國企(徐州國資委100%控股),成長為如今中國工程器械行業的排頭兵,規模長期位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1 名,根據最新的“2017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顯示,徐工集團位居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第7位,是唯一進入全球前十強的中國企業。

不過,同其他製造業企業一樣,如此輕描帶過的光鮮數據背後,往往是“冷暖自知”的辛酸。

要把時間往回撥個10年,哪怕是2年前,“助您成功”的徐工,還遠不是這番光景。

徐工所屬的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且與宏觀經濟周期密切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建築業、水利及能源等投資密集型行業的景氣程度將直接影響對產品的需求。

在經曆了2008年金融危機、2009年我國4萬億元的投資刺激、以及2011年後國家放緩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後,“一哄而上”地粗放式競爭帶來的問題逐步顯現,外部經濟環境持續低迷,讓不少工程機械企業在市場淘洗下,或是被迫裁員、調整戰略重心、甚至落敗、消失。

這一時期,徐工集團的選擇則是,堅守工程機械,“苦練內功,狠抓創新”。“無論行業發展有什麽變化,都有‘一根筋’地做下去,專注於匠心製造。”王民說,日子注定不好過。

2013年,法治周末的一則報道或許能窺見徐工,甚至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困境,報道中稱,徐州工程機械國企不再是畢業生眼裏的“金飯碗”,收入不高,且庫存多。      

但也正是在這些年裏,徐工依然維持著4.5%的技術投入,一些重磅研發成果如千噸級地麵起重機、4000噸履帶起重機等相繼問世,並進入美國等高端市場;液壓多路閥、MYF200新型電控變速箱兩大關鍵零部件打破了外資品牌全球壟斷。

徐工掌門人談“大國重器”的堅守與轉型:中國製造業機遇來了

與此同時,徐工還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2011年,王民決定揮師歐美中高端市場,相繼成立於歐洲研發中心、美國研發中心。市場開拓技術與產品先行。“當時王民董事長認為,盡管當時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需求下滑,但是仍然占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半壁江山。我們要成為世界級企業,無論是品牌形象、技術領先、銷售規模,都離不開歐美市場。” 徐工機械總裁助理、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建森說。

如今,徐工的海外市場收入占集團總營收的30%,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貢獻最大,王民預計,在2020年這一數字要達到50%,而這部分增量則應主要由中高端市場拉動。

在堅守中創新

但是,對傳統行業的“一根筋”似的堅守,並不意味著一成不變,或是對新生事物的不屑一顧。

2016年底,一場圍繞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此消彼長的“宗馬之爭”(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與阿裏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讓“脫實向虛”、“新製造”、“新技術”等熱詞站上風頭浪尖。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近年來,中國製造業麵臨亟待轉型升級問題,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技術被認為是注入傳統產業的創新要素,幫助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變革,激發出創新潛能。

作為我國製造業的支柱產業,工程機械行業正在經曆著一場由傳統邁向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時代的變革。因而,恐怕沒有誰再比掌舵徐工18年的王民,更適合探討“互聯網+”與實體經濟之間關係得這個話題了。

在王民看來,互聯網就是一對翅膀,“都去搞互聯網不行,不插上翅膀也不行。兩個要講融合。”但同時,他也表示,現在有些脫實向虛、嘩眾取寵的提法太多,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總書記看到了這裏麵的危險性。”

他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調研選擇徐工,就是在向外界傳遞一種訊息,必須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不能走單一發展、脫實向虛的路子。而發展實體經濟,就一定要把製造業搞好。

同時,當前特別要抓好創新驅動,掌握和運用好關鍵技術。

王民認為,智能製造、大數據等時下熱捧的概念,正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代表著行業一個新的增長點。“企業應當重視,要有這個戰略安排。”

在去年(2017)9月在無錫舉辦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相信不少人對徐工集團的工業互聯網大平台印象深刻。該平台目前已經接入設備46萬台,采集5000餘種工況,每天匯集超過5億條實時數據

徐工掌門人談“大國重器”的堅守與轉型:中國製造業機遇來了

“徐工工業雲”是2016年徐工牽手阿裏巴巴共同打造的中國首個“Predix平台”。未來的設備接入量級將達到百萬級乃至更多,通過將連續可獲取的數據與科學、資料與機器學習還有應用在設備及行業領域的專長相結合,形成為OT(運營技術)和IT團隊提供同一個合作的創新平台,為企業自身提供強大的係統互聯、數據采集分析和精準決策能力。

實際上,據徐工集團信息化管理部副部長付思敏介紹,Predix是GE麵向工業互聯網的操作係統,2015年,董事長王民讀到一篇介紹GE Predix的文章,便敏銳感知到,這或許是一次引領自身變革,實現對國際行業內領先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

如今,正是消費互聯網過渡到產業物聯網的階段,不得不說,在對工業互聯網的探索上,徐工已奪得先機。

而徐工的成功經驗說明,中國製造業的未來,既在堅守,也在創新。(本文來自澎湃新聞)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8/201801/2018011514050898.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徐工輕型礦用自卸車XDM60下線

徐工輕型礦用自卸車XDM60下線

近日,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自主研發的載重60噸的輕型礦用自卸車成功下線,該產品的閃耀誕生,重新定義了“輕型礦車”的概念。輕型礦車是相對於4X2經典礦車而言,一般是采用6X4結構,包含有經典礦車的重要技術特征,對礦山道路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其整車重量利用係數高,車體重量輕。

[詳情]

徐工消防裝備產業製造基地項目開工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徐工消防裝備產業製造基地項目開工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2018年1月11日上午9時,在歡騰的隆隆禮炮聲中,徐州市銅山區50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徐工消防安全裝備有限公司製造產業基地奠基儀式隆重舉行,徐州銅山區書記、徐州高新區書記王維峰,徐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等領導出席了奠基儀式,高新區管委會、區機關、鄉鎮及企業代表成員、市各媒體記者以及徐工消防。

[詳情]

央視《挑戰不可能》再啟徐工模式,看徐工裝載機如何驚豔四座!

央視《挑戰不可能》再啟徐工模式,看徐工裝載機如何驚豔四座!

“《挑戰不可能》抓住了這個時代的核心精神需求,讓挑戰精神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助推劑,用挑戰精神跟觀眾建立情感共鳴。從《挑戰不可能》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國家的夢想和希望。

[詳情]

【2018開門紅】億元訂單,徐工擦亮中國超大噸位裝載機出口市場第一品牌!

【2018開門紅】億元訂單,徐工擦亮中國超大噸位裝載機出口市場第一品牌!

近日來,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智能化製造基地喜慶非凡,批量訂單紛至遝來。1月12日,徐工超大噸位裝載機批量出口發車儀式隆重舉行,此次出口產品全部為7-12噸大噸位裝載機,僅國內最大噸位裝載機LW1200K就達數十台,總價值超億元,引爆行業,更加夯實徐工,中國裝載機行業第一品牌的地位。

[詳情]

徐工LW1200K即將登陸央視,助陣《挑戰不可能》極限表演!

徐工LW1200K即將登陸央視,助陣《挑戰不可能》極限表演!

徐工LW1200K即將登陸央視, 助陣《挑戰不可能》極限表演! 徐工LW1200K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噸位裝載機,代表中國裝載機行業最高技術水準,是徐工集團“三高一大”產品創新發展戰略的重大成果。自2010年推向市場以來,曆經市場考驗,業績斐然。

[詳情]

今晚《挑戰不可能》CCTV1 徐工裝載機“鋼鐵軍團”高空極限平衡挑戰,霸屏來襲!

今晚《挑戰不可能》CCTV1 徐工裝載機“鋼鐵軍團”高空極限平衡挑戰,霸屏來襲!

中國最大噸位裝載機LW1200K 傾情助陣, 鋼鐵兄弟同登車生巔峰 三台徐工最新V係列裝載機LW500KV, 盡顯紳士風範。 高舉鬥臂, 歡迎嘉賓們的到來。

[詳情]

徐工起重機榮獲“2017年中國工程起重機械用戶品牌關注度十強”

徐工起重機榮獲“2017年中國工程起重機械用戶品牌關注度十強”

2018年1月8日,中國路麵機械網在北京隆重發布了《2017年中國工程起重機械用戶品牌關注度TOP10排行榜》。這是繼2009年中國路麵機械網首次推出工程起重機械用戶品牌關注度TOP10排行榜以來,連續第十年推出該榜單。

[詳情]

2017年同比增長139% 徐工高空作業平台成為行業黑馬

2017年同比增長139%  徐工高空作業平台成為行業黑馬

【中國路麵機械網 現場報道】2018年徐工高空作業平台在國內市場排名進入前4強;到2020年,高空作業平台實現型譜全覆蓋,成為國內第一品牌; 2022年,國際市場排名進入前三名。這是徐工消防安全裝備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前進1月13日在2018年徐工高空作業平台產業發展峰會上做出的莊嚴承諾。

[詳情]

徐工環境:高質量 夯實供應鏈基礎;快發展 添彩新時代篇章

2017年環境公司在集團“一二三三四四”戰略指導思想體係的指導下,成功突破10億元規模,同比增長超60%,環衛運營項目實現新突破,全年中標運營服務項目合同金額46億元,位居全國第六。

[詳情]

徐工消防裝備產業製造基地項目開工奠基,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

徐工消防裝備產業製造基地項目開工奠基,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

2018年1月11日上午9時,在歡騰的隆隆禮炮聲中,徐州市銅山區50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徐工消防安全裝備有限公司製造產業基地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徐州銅山區書記、徐州高新區書記王維峰,徐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等領導出席了奠基儀式,高新區管委會、區機關、鄉鎮及企業代表成員。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