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基建狂魔,中國自古以來便嶄露了“魔之本色”。秦並六國後,秦始皇為開拓嶺南,先後修建了震驚世界的兩大超級工程——萬裏長城與靈渠大運河。用巨型公共建設項目展示了非凡的工程技能和經濟實力。
中國築造巨型超級工程的傳統承襲至今,當代超級工程就有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複興號列車、京新高速……
那麽,未來中國還將會有哪些超級工程呢?通哥帶大家一起來觀望一下!
一、四藏鐵路
“四藏鐵路”是四條難度在“變態級”的鐵路的合稱,當然“四藏鐵路”跟唐三藏沒半點關係,這四條“變態級”鐵路是除去已經建成的青藏鐵路外,新藏鐵路、川藏鐵路、滇藏鐵路、甘藏鐵路四條入藏鐵路。
“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被稱為“天路”,起點位於青海西寧,沿途經過格爾木、昆侖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進入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拉薩。總長1956km,是出行和旅遊的重要進藏路線,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2006年7月1日通車。
01.新藏鐵路
新藏鐵路起於雲南省香格裏拉,經由雲南省德欽入藏,經昌都市芒康縣,然後轉向北沿玉曲而上,經左貢縣向北到達邦達鎮,接入規劃建設的川藏鐵路。
02.川藏鐵路
川藏鐵路起於四川成都,經蒲江、雅安、康定、理塘、(拐向)白玉縣—江達縣—昌都—(拐向)邦達鎮、林芝、山南,最終到達到西藏首府拉薩。同時世界第一、第二長隧也將誕生在這條線上(友情鏈接:世界第一第二的超長隧道將在中國誕生!擔當這個星球最牛穿越的勇士會是你嗎?)建成後從成都到拉薩開行的動車組列車僅需十餘個小時。其中成雅鐵路預計2018年建成,拉林鐵路預計2021年建成。
03.滇藏鐵路
滇藏鐵路即從雲南昆明到西藏拉薩的鐵路,是重要的進藏路線。路段包括:昆大鐵路、大麗鐵路(南起大理-北抵麗江)、麗香鐵路(麗江-香格裏拉)、香林鐵路、拉林鐵路。
04.甘藏鐵路
甘藏鐵路起於甘肅蘭州,途經青海省果洛州(的瑪沁縣達日縣)—四川石渠縣—青海省玉樹州,至拉薩的鐵路。現在處於前期勘驗選線階段。
新建線路長度與造價靜態指標:
青藏線格爾木至拉薩段實際建築長度為1088公裏(1289萬元/公裏),估算投資額約140.24億元;
新藏線為1594公裏(3952萬元/公裏),估算投資額約629.95億元;
川藏線為1639公裏(3985萬元/公裏),估算投資額約653.14億元;
滇藏線為415公裏(10506萬元/公裏),估算投資額約436億元;
甘藏線為1253公裏(3003萬元/公裏),估算投資額約376.27億元。
各線橋隧總長度及密度:
青藏線橋隧總長30.6公裏,其中最長隧道1210米,橋隧比2.8%;
川藏線橋隧總長819.24公裏 ,其中最長隧道19500米,橋隧比42.5%;
滇藏線橋隧總長710.65公裏,其中最長隧道15300米,橋隧比42.97%;
甘藏線橋隧總長438.69公裏,其中最長隧道8800米,橋隧比20.6%。
二、世界最長穿海隧道
01.煙大海底隧道
煙大海底隧道是指山東煙台蓬萊到遼寧大連之間的海底隧道,2015年11月份,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煙台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
工程方案采納全海底隧道方案,設計全長123公裏,這一跨度也將使得煙大海底隧道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約54公裏)、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約51公裏),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隧道平均深度20~30米,最深約70米,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裏,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裏/小時,屆時從煙台到大連最多隻需要40分鍾。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工程的總造價大約在2000億~2600億元之間,準確數據還沒有結論,但預計不會超過3000億元。“項目沒有開工主要是需要嚴格的勘探和技術論證,現在看來,我們在技術上已經不存在問題,按照當前的條件,項目開工後10年內肯定能夠建成。”
02.台灣海峽隧道
台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台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工程設想。隧道全長預計約125至150公裏,建造及施工總量初步估計為三峽工程以及英法海底隧道工程的3倍以上,造價4000億至5000億人民幣(約630至800億美元),被喻為「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
為推進台灣海峽通道工程建設研究,自1998年起,兩岸專家學者已先後舉行了四屆研討會。前四屆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已設計出北、中、南三種方案,即:北線從福建平潭到台灣新竹,中線從福建莆田到台灣中部,南線從廈門經金門、澎湖列島到達台灣嘉義。
隧道建成後,跨越台灣海峽的陸路交通,將在約4個小時的海運交通基礎上,縮短至2小時。但由於隧道的勘探資料還很貧乏,不足以為選線提供充分依據,目前,還停留在專家研討階段,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
三、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即“南水北調工程”,主要解決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淮海流域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規劃區人口4.38億人。共有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係,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布局,以利於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起點在長江下遊的揚州,終點在天津。供水範圍涉及蘇、皖、魯、冀、津五省市。東線工程創造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泵站群——東線泵站群工程,工程實施分三期,第一期工程共計增建泵站21座,工期6年;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基礎上增建泵站13座,工期3年;第三期工程,在第二期工程基礎上增建泵站17座,工期5年。南水北調東線第一、二、三期主體工程共計投資420億元。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遊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中線工程造價:截至2014年7月底,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累計下達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投資2525億元,工程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491億元。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位於中國青藏高原東南部的川、青、甘、寧、蒙、陝、晉等中國西部與北部地區,主要作用是解決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6省的缺水問題,必要時也可向黃河下遊補水。項目規劃分三期實施,西線工程規劃於2001年通過審查 。目前,西線工程前期研究工作,仍未進入基建審批階段的程序。
四、墨脫水電站
墨脫水電站是指預想在雅魯藏布江大峽穀大拐彎附近的巨型水電站,或者可以叫做雅魯藏布江超級水電站。其容量規模約是三峽水電站的5倍,一共由七個階梯級水電站組成。雅魯藏布江在該河段,水量豐沛,落差集中,可開發的水力資源占全流域的90%以上,全部在中國西藏境內。
“西藏東南地區水能資源的開發,將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比如,僅墨脫水電站建設開發一項,由於其移民數量和淹沒損失都很小,初步估算其發電效益,年發電量2000億千瓦時,與2000年全國水電總發電量2043億千瓦時相當。
它還可代替8000萬噸標準煤或4000萬噸石油的能量。其數量相當於我國年進口石油7100萬噸的56%。由於水電能源是不消耗燃料的廉價可再生綠色能源,它還具有巨大生態環境保護效益,減少CO2排放,有利於保證我國在2020—2030年實現減少對溫室排放的承諾。
五、南海新省
位於中國南大門的南海島礁,一直是事關民生與國家領土完整的戰略重地。南海的群島位於中國海南島東麵和南麵海域。包括數百個由珊瑚礁構成的島、礁、灘、沙和暗沙。
通過填海造陸,建立南海省和南太平洋軍區,用大規模經濟開發建設方法和行政執法的方式,以擠為主,以談為輔,以軍事為後盾。通過“跳島填海開發經濟”,進行經濟、政治擴張,步步為營,逐步蠶食,將存在於南海的各小國勢力擠出南海並鞏固對南海的統治。
就在最近的一期北京展覽會上,大家都無比驚奇的發現,之前南海的永暑礁,早就變成了永暑島,而且不是孤島,大有變成群島的感覺。
現在島嶼上,已經種植和栽培了20多種植物,有數百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一家醫院,還有巨大的飛機跑道……永暑島正在變成一個集軍事民用於一體的綜合島嶼。
在永暑島上,可以布置多種防空導彈,這個島的功能和作用比航空母艦不知大了多少倍。巨大的飛機跑道,可以供各種型號戰鬥機使用,民用更不成問題,優良的港口不但給軍隊提供便利,更是給來往的我國商船提供了物資補給點。
據悉,隨著陸地麵積的擴大,未來可以設置巨大的預警雷達係統,據時我國的國防防禦圈會擴大1000公裏以上。
一個個超級工程的誕生正為我們的新時代加速,讓世界矚目中國。通哥整理的這些未來的中國超級工程,一些已經勘測、動工,一些還尚在構想中、爭議不斷。超級工程除了耗資巨大,更寄托著我們對建設輝煌中國的期盼,為中國工程點讚!加油新時代!(本文來自基建通)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今年的濟南兩會上,濟南市人大代表夏錦友帶來了《關於濟南至濱州城際鐵路途經商河的建議》。“途經商河,不僅能全麵激活商河溫泉、生態、農業等特色優勢,帶動商河旅遊發展提檔增速,更對省會的‘崛起成峰’具有很強的支持作用。”夏錦友表示。
[詳情]城際鐵路是高速鐵路的一種,是指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圈或者城市帶規劃和修建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係統,特點是相對短距離、公交化。 柳州至三江城際鐵路線路長225公裏,客運專線、雙線,速度目標值350公裏/小時。
[詳情]記者在12日舉行的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陝西省完成交通投資700億元。基本建成全省第一條城際鐵路,新開工400公裏以上高鐵,全年鐵路建設規模1700公裏以上。建成4條高速公路192公裏,通車總裏程達到5471公裏,全年建設規模1600公裏以上。新增通客車建製村300個。
[詳情]近期,記者從浙江省寧波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獲悉,被視為“一號工程”的滬嘉甬鐵路有望在2018年加快推進。 據寧波晚報消息,目前該項目已獲得鐵總原則認可,預可研究也完成待審,力爭列入國家鐵路“十三五”規劃。
[詳情]這個城市,非省會,但即將成為我國未來西部的鐵路樞紐之一,地位堪比西安、成都、重慶,因其比西安、成都、重慶更靠西部的地理位置,將成為我國西部核心的鐵路樞紐,戰略意義重大,這個城市,就是青海省的格爾木市。 格爾木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
[詳情]沒有項目沒有投資,就一定沒有未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鄭柵潔在上月底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今年要抓緊謀劃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爭先務實地集中精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要虎口奪食,慢了就會被別人搶去。
[詳情]這幾日,湖北各市州《政府工作報告》紛紛出爐,2018年的重點工作也已明晰。 小編今天特地進行了梳理,一窺2018年湖北各市州交通建設工作的重點。快來看,你的家鄉新的一年會有哪些變化? 襄陽 鐵路 全力服務三條鐵路建設,加快建設東津高鐵站。
[詳情]記者日前獲悉:黔南州境內在建、即將修建的四條鐵路——甕馬鐵路、甕馬鐵路南北延伸線、貴南高鐵、貴興鐵路有新進展。 甕馬鐵路項目位於黔南州境內,全長79.086公裏,按國鐵二級單線電氣化貨運專線建設,設計時速120公裏,估算總投資49.93億元,建設工期3.5年。
[詳情]中鐵總持續加大鐵路建設特別是中西部鐵路建設力度,確保2017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以上、投產新線2100多公裏等任務目標的全麵完成。 毋庸置疑,我國中西部地區人口稀疏、發展滯後,但是幅員遼闊,物質資源頗豐,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發展重心也逐漸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詳情]前不久,中國鐵路總公司和浙江省發改委在寧波市組織召開了滬嘉甬鐵路跨杭州灣通道規劃方案研究專家論證會。這次會議再次明確,滬嘉甬鐵路的規劃建設對完善國家沿海鐵路通道,加強長三角地區鐵路網有效銜接,落實長三角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帶”城鎮體係及環杭州灣大灣區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