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與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長期以來存在較大的經濟發展落差。為了推進全省的均衡發展,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正在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尤其是鐵路方麵的短板。
今年廣東鐵路投資超500億
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下稱“廣東鐵投”)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廣東省鐵路建設共完成投資額超過410億元,其中完成城際鐵路建設投資176.51億元、國鐵幹線項目234.49億元。廣東省今年鐵路建設投資額將超過500億元,比2017年增長約25%。
按照計劃,今年廣東鐵投將強力推進珠三角城際項目建設,確保廣清城際鐵路年底完成除廣州北站外的全部工程,穗莞深城際、廣佛環佛山西至廣州南段、珠海至珠海機場城際拱北至橫琴段將在今年年底具備靜態驗收條件。
在國鐵幹線項目方麵,將進一步提升在幹線項目實施中的作用,積極開展廣東省主導實施的高鐵項目前期工作,創新建設管理模式。重點參與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汕尾至汕頭、龍川至龍岩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並研究疏港鐵路投資、運營模式,確保未來貨運鐵路可持續發展。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盡管地處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但粵東西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一直較為一般,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其中,交通設施的短板成為製約粵東西北經濟發展的一大關鍵所在。
目前,廣東省內高快速鐵路骨架網絡還尚未形成,整體運營效益未能充分發揮。由於曆史原因,廣東通往湖南、湖北的高鐵十分便捷,但是通往東西兩翼的高鐵通道明顯不足。尤其是目前到粵西湛江、茂名等粵西地區尚無高鐵相連。而粵東地區雖有廈深鐵路連接,但設計時速250km,運營時速僅為200km,與武廣高鐵300+km的時速有明顯差距,已滿足不了實際需要。
廣東鐵投集團總經理王剛表示,目前廣東省的鐵路規模與經濟大省身份不匹配,鐵路運營裏程僅占全國的3.3%。廣東省鐵投今年將配合廣東省發改委完成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加強對全省鐵路網布局的專題研究。
廣東鐵投集團董事長朱耀忠也表示,從廣東省社會經濟發展和鐵路建設實際情況來看,廣東省鐵路網規模總量不足、路網分布不均、鐵路樞紐能力緊張、粵東西北老百姓出行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要全力推進廣東省鐵路建設,完善廣東鐵路交通網、破解鐵路運力瓶頸,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粵東西北振興。
此前1月舉行的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廣東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介紹,目前廣東鐵路運行總裏程達到4257公裏,其中高鐵裏程達到1540公裏,規模在全國前列,現在全省21個地級市已經有16個市開通了高快速鐵路。
根據介紹,廣東省發改委已經啟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編製工作,推進珠三角城際鐵路網的建設,完善環大灣區的城際軌道網。同時,連接珠三角與粵東西北乃至泛珠省區的高鐵也在加速推進。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將極大縮短粵東西北到珠三角之間的距離,基於地價、人力等成本因素,產業會在兩者之間實現合理的分工。也就是說,軌道交通的發展將促進產業在城市群內部不同城市之間,形成產業梯度分配。
何寧卡說,今年廣東要加快推進深茂鐵路、贛深客專、梅汕客專、廣汕客專、廣湛客專鐵路項目的建設,這些都是連接珠三角跟粵東西北的大動脈、大通道,廣東力爭到2020年全省鐵路運行裏程達到5500公裏,其中高快速鐵路運營曆程要達到2500公裏以上。
“鐵路+土地”
加快鐵路建設,解決好資金來源十分關鍵。
近年來,城際鐵路、支線鐵路等項目的建設主導權由中國鐵路總公司逐漸過渡到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改革鐵路投融資體製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指出,向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放開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和支線鐵路的所有權、經營權,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
公開報道顯示,“十三五”期間,鐵路總公司將全麵推進鐵路分層分類建設,總公司主要負責路網幹線項目建設,地方政府主要負責城際鐵路、支線鐵路等項目建設,鐵路部門對地方負責的項目提供運營、技術等服務。
據統計,截止去年底,我國鐵路建設的資金來源已發生了重大改變,地方和社會資金權益性占比已超過中央財政資金(通常所說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出資額),達到51%。而廣東省內的國鐵幹線資金變化則更加明顯,在建項目與“十二五”期間建成項目相比較,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的資金占比從58%下降到了39%。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林江對第一財經分析,地方鐵路尤其是城際軌道的建設,有利於地方推進產業在更大的城市群範圍內的合理分布、推進地方的城鎮化進程和區域經濟發展,因此地方政府很願意建設城際軌道,但最大的問題是,目前城際軌道以及其他許多鐵路項目都由地方政府主導、出錢,如何解決資金來源就成了關鍵所在。
麵對這一狀況,朱耀忠認為,鐵路建設投資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是今後鐵路建設資金的現實選擇和必然方向。當前單一的鐵路建設回報機製也必然會發生改變,把鐵路項目投資建設過程中的外部效益內部化,通過“鐵路+資源”、“鐵路+產業”提升項目的綜合回報水平,使鐵路項目的市場價值讓越來越多的外部資本所認知,才能形成鐵路建設良性循壞效應。在這些綜合回報的模式中,“‘鐵路+土地’就是未來最核心的綜合回報模式”。
軌道交通沿線土地開發,對於尋求更多發展空間的地產巨頭也是很好的機會。以廣東為例,去年4月20日,廣東鐵投集團與中國金茂控股集團在廣州簽署合作意向書,中國金茂將以不低於20%資本金的額度,全麵參與廣佛江珠城際鐵路投資、建設、運營、土地綜合開發和資產經營等工作。(本文來自中國橋梁網)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2月25日,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錦江大禮堂舉行。市長羅強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優化完善城市功能品質。報告指出,成都將圍繞城市空間結構調整和產業經濟地理重塑,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東進、南拓、西控、北改。
[詳情]今天,江蘇人的生活正因飛速發展的交通而變化;未來,“交通強省”的建設又會給江蘇帶來哪些深刻巨變?十九大之後的首次全省交通工作會議2月25日在寧召開,釋放諸多新信號。
[詳情]軌道交通不隻在地下運行,隨著建設運營的需要,合肥還將有更多的新線路選擇高架方式(如3號線北段部分),因此隔音降噪就成為在城市環保方麵麵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記者昨日獲悉,涉及上述課題的一項總投資6億元的高科技軌道交通項目今年已經落戶合肥,也就是說。
[詳情]近日獲悉,據貴州省鐵路建設辦公室的最新消息:盤州至興義城際鐵路建設前期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預計2018年下半年正式動工建設,2022年底竣工,2023年通車運營。
[詳情]記者2月11日從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下稱“廣東鐵投”)獲悉,去年廣東省鐵路建設共完成投資額超過410億元,其中完成城際鐵路建設投資176.51億元、國鐵幹線項目234.49億元。廣東省今年鐵路建設投資額將超過500億元,比2017年增長約25%。
[詳情]近日,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鐵路2018年十大建設項目攻堅任務書》。那麽,這十大建設項目究竟是哪些呢?下麵為您一一揭曉。 2016、2017年原計劃開工5個項目 杭紹台鐵路 杭紹台鐵路是國內首個民資控股國家PPP示範項目,線路北起杭州樞紐杭州東站。
[詳情]廬江縣距離正式步入高鐵時代又進了一大步。據悉,合安客專廬江西站的高鐵站區核心區工程已列入廬江縣2018年大建設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預計在2020年與合安高鐵廬江西站同期建成並投入使用。合安高鐵全線通車後,從合肥到廬江僅需15至20分鍾。
[詳情]記者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北京市發改委日前批複了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東壩中街站——曹各莊北站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至此,3號線一期工程全線已取得立項批複並開工建設,擬於2021年12月全線通車試運營。
[詳情]記者2月11日從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下稱“廣東鐵投”)獲悉,去年廣東省鐵路建設共完成投資額超過410億元,其中完成城際鐵路建設投資176.51億元、國鐵幹線項目234.49億元。廣東省今年鐵路建設投資額將超過500億元,比2017年增長約25%。
[詳情]記者從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雲南繼續加快推進鐵路建設項目,2018年,全省鐵路建設投資預計將達250億元,全力打造麵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交通樞紐。 “十三五”期間,雲南圍繞“八出省。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