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中國最長鐵路隧道高黎貢山隧道正攻堅,“大國重器”是支撐

2018-06-05 15:32:06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字體大小:

“隆隆隆”,幽暗的高黎貢山隧道裏,機身抖動、噪音震耳,“彩雲號”硬岩掘進機猶如一頭吞砂噬岩的巨獸,埋頭向前,無堅不摧。穿越多處地震帶、溫泉群,世界第七長大隧道——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正攻堅。這條中國最長鐵路隧道是怎樣建設的?小新帶你走進“隧道狂魔”一探究竟。

中國最長鐵路隧道高黎貢山隧道正攻堅,“大國重器”是支撐

這是中國最長鐵路隧道的施工現場。從2018年2月1日“彩雲號”啟動以來,一路挺進,從未卡刀,不僅成功穿越第一個地層交接湧水帶,而且即使算上磨合期,其掘進效率也比同工區的進口裝備高出不少。

“彩雲號”就是下圖這個大家夥!它的整機長度約230米,重1900噸,刀盤開挖直徑達到9.03米,填補了國內9米以上大直徑硬岩掘進機的空白。

“34公裏的長大隧道,穿越地震帶、地熱群,如果采用傳統鑽爆法施工,每一寸都是煎熬,而進口硬岩掘進機貴得讓人望而生畏。”中鐵隧道局集團大瑞鐵路項目部項目經理張建設說,有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彩雲號”硬岩掘進機,施工效率成倍提高,“從大直徑硬岩掘進機的核心技術被我們掌握的這一刻起,中國鐵路長大隧道項目的機械化施工不再受製於人!””

“三高”猶如攔路虎

需穿越地熱溫泉上百處、斷層破碎帶16個、岩爆區段約2公裏,怒江西岸,橫斷山脈最西部,高黎貢山猶如滇西翡翠,寧靜而耀眼。驅車盤山而上,千岩競秀,雲蒸霞蔚,世界第七長大隧道、亞洲最長鐵路山嶺隧道、中國最長鐵路隧道——雲南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工地就在山中。

34.5公裏的高黎貢山隧道是這條鐵路繞不過去的攔路虎。作為我國第一條穿越橫斷山脈的幹線鐵路隧道,高黎貢山隧道僅進口段就穿越18種岩性、12條斷層,出口段則穿越8種岩性、7條斷層,即便24次選線、3次完善設計,目前仍需麵對世界級的“三高”挑戰。

 高地熱

隧道地處活躍的地熱水環境,有4條導熱斷層,堪稱高溫熱害嚴重。“周邊有溫泉上百處,深孔鑽探實測地下水溫最高達102攝氏度,足以使施工現場像桑拿房一樣難熬。”中鐵隧道局大瑞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司景釗介紹,高溫導致的一係列問題都是前所未有的難題。

 高地應力

高黎貢山隧道最大埋深1155米,應力集中,容易發生輕微或中等岩爆。“高黎貢山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縫合帶,山裏每一塊岩石都算得上‘壓力山大’,而且越是深埋的區域,壓力就越大。”司景釗預測,全隧有可能發生岩爆的區段累計總長度約2公裏。

 高地震烈度

隧道位於滇西南地震帶,地震活動強度非常大,頻度高,僅斷層破碎帶就要穿越16個。“高黎貢山隧道所處區域是地質監測的重中之重,稱得上‘地質博物館’,施工難度極大,風險極高,具有很強的挑戰性,因此修成高黎貢山隧道將極大地完善和提高我國隧道修建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說。

 “大國重器”是支撐

過去想做沒做成、一些外國企業還不給我們做的,中國人自主研製成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世界級工程,必有“大國重器”支撐,必須有大型的硬岩掘進機挑大梁。

硬岩掘進機的一大優勢,則是施工汙染低、地層擾動小,能夠最大程度保護生態環境。高黎貢山是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被譽為“物種基因庫”“東亞植物區係的搖籃”。在這種生態要求極高的區域作業,如果通過鑽孔、裝藥、爆破的傳統鑽爆法開挖,不僅施工風險大,還會對保護區內的生態產生不可逆轉的負麵影響。

可是,這個能應對如此複雜地質條件的大直徑硬岩掘進機從哪來呢?彼時,國內尚未有直徑超9米的硬岩掘進機,而施工方想根據地質特點對裝備進行功能完善時,外國企業都拒絕了。

2015年10月,為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量身打造的世界最先進的大直徑敞開式隧道硬岩掘進機“彩雲號”開始研製。2017年8月1日,“彩雲號”成功下線。

中國最長鐵路隧道高黎貢山隧道正攻堅,“大國重器”是支撐

更讓人欣喜的是這個“巨無霸”的工作效率。2017年11月24日進入導洞施工的國外老牌掘進機“羅賓斯”,盾構機直徑6.39米,施工難度更低,截至今年4月22日累計掘進了943米,中間“卡殼”兩次,每次都要停工20天以上。而今年2月1日才在主洞始發的“彩雲號”,截至4月22日已挺進583米,從未停機。

中國最長鐵路隧道高黎貢山隧道正攻堅,“大國重器”是支撐

“中國創造”解難題

鑽機裝有攝像頭,實現了地下工程從“盲挖”到“心中有數”的轉變。“彩雲號”憑什麽能戰勝國外老牌盾構機?就憑“中國創造”賦予的“十八般武藝”。

——“千裏眼”讓“彩雲號”看得遠,提前掌握地質特點。

隧道施工在黑暗中前行,即便有前期地質勘探,在實際掘進中前方會遇到哪些具體的地質難題、遭遇哪些不可控的地質災害,也難以知道。為了破解這個地下工程的最大挑戰,“彩雲號”裝上了全周嵌藏式超前探測鑽機。實現了地下工程從“盲挖”到“心中有數”的轉變。

 ——“順風耳”讓“彩雲號”聽得清,準確識別不良地質。

“彩雲號”上的另一個寶貝是中鐵工業與山東大學等機構聯合研發的超前地質預報係統。通過反射波,“彩雲號”能“聽波辨位”,對刀盤前方一定距離內的斷層、溶洞、含水構造等不良地質進行準確定位識別並三維成像。

——“三頭六臂”讓“彩雲號”出手快,應對突泥湧水無障礙。

“彩雲號”增設前區應急噴灌混凝土機械手係統、超前注漿係統等輔助係統。一旦遭遇圍岩變形、斷層破碎帶和突水突泥等風險,這些“助手”該出手時就出手,可提前進行注漿加固。

在掘進突破1000米後“彩雲號”運轉狀態良好,各項技術指標正常已經開始向新目標發起衝擊!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8/201806/2018060515320625.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皖贛鐵路首座單線1000噸特大橋鋼桁梁成功實現轉體

5月9日14時58分,由中鐵上海局一公司承建的皖贛鐵路首座單線1000噸特大橋鋼桁梁采用“支架法拚裝鋼桁梁、無平衡重平麵旋轉就位”工法成功實現轉體,為加快皖贛鐵路建設速度提供了先決條件。。

[詳情]

天府國際機場:2020年建成3條跑道 年客運能力4000萬人次

依托天府國際機場規劃建設空港新城,是四川省四大重點工程之一。1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局獲悉,成都市未來城市發展格局將實現由“兩山夾一城”到&l。

[詳情]

浙江:支撐大灣區大花園 2022年建成1小時交通圈

近日,從浙江省政府召開的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浙江將以大通道支撐大灣區、大花園、大都市區建設,實施五大建設工程、建設十大標誌性項目。到2022年,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和城區1小時交通圈,構建陸海空多元立體、無縫對接、安全便捷、綠色智能的現代交通運輸網絡,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到。

[詳情]

京張高鐵崇禮鐵路首個隧道貫通

5月26日,由中鐵二十局承建的京張高鐵崇禮鐵路下花園區孫家莊隧道順利貫通,這是崇禮鐵路5條隧道中率先貫通的隧道,為後續架梁鋪軌打下了基礎。 京張高鐵崇禮鐵路孫家莊隧道順利貫通儀式。記者鄭世繁攝 孫家莊隧道位於張家口市下花園區定方水鄉境內,全長1462米,最淺埋深5米,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雙向鐵軌間。

[詳情]

唐山這些鐵路、高速的最新進展來啦!

好消息!唐曹鐵路經過三年多的緊張建設,目前,全線鋪軌接近尾聲,無縫線路焊接、應力放散與鎖定工作同時進行中,預計6月底可實現通車,年底前載客運營。 唐曹鐵路 唐曹鐵路自唐山豐南七道橋至曹妃甸商務區和曹妃甸新城,全長91.5公裏(新建唐山至曹妃甸鐵路正線全長76.3公裏,生態城支線15.2公裏),201。

[詳情]

多省出台新一輪政策促PPP規範發展

隨著PPP項目清理結束,近兩個月來,國內PPP項目投資開始回歸正常軌道,迎來新一輪投資增長,多地相繼出台新政策推進PPP項目發展。日前,安徽、江蘇、陝西、河南等地接連出台了新一輪促進PPP項目發展的政策,重點推進PPP項目的規範管理,並為民間投資參與PPP項目提供更大的便利。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庫專。

[詳情]

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首節鋼梁架設完成

5月11日9時,在波濤洶湧的長江江麵上,隨著重達907噸的鋼梁緩緩安放於28號墩主塔橫梁之上,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首節鋼梁架設順利完成,標誌著世界首個全焊接節段箱桁組合結構鋼梁吊裝取得成功。據記者了解,主航道橋采用兩塔五跨斜拉橋設計方案,主跨1092米,塔高325米,橋梁的跨度和主塔的高度都打破了世。

[詳情]

鎮江五峰山長江大橋南錨碇錨杆安裝完成

5月3號下午3時,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南錨碇錨杆全部安裝到位,標誌著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錨杆是懸索橋兩端拉住主纜鋼絲的拉杆,固定在錨碇上,與錨梁、錨碇形成一個錨固係統,是全橋的重要受力結構。五峰山長江大橋南錨碇錨固係統共有錨杆384根,其中單束錨杆64根,雙束錨杆320根。每。

[詳情]

沈陽地下管廊D3-D4盾構區間首個區段雙線貫通

  人民鐵道網訊(通訊員 劉東) 5月10日19時,由中建八局承建,中鐵工程服務有限公司提供施工技術服務的沈陽市地下綜合管廊(南運河段)工程D3-D4盾構區間首個區段雙線順利貫通。這標誌著中鐵工服在地下綜合管廊施工技術服務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為企業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在行。

[詳情]

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主塔封頂

人民鐵道網訊(記者 唐克軍 通訊員 張靜 祁曙光 崔永興)5月15日上午9點,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畢,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建設、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的五峰山長江大橋主塔成功封頂,標誌著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建設取得階段性勝利。“由於橋址處航運繁忙,水深流急,且橋位南岸是山坡。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