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8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英國主流報刊《每日電訊報》“中國觀察”欄目刊登署名文章《共建“一帶一路”開啟新征程,中英關係“黃金時代”再迎新機遇》。
劉曉明大使在文章中指出,四月下旬,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近5000名外賓齊聚北京,共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大計,共議“一帶一路”美好未來。在論壇籌備和舉辦期間,各方共達成283項務實成果,簽署了總額640多億美元的項目合作協議。
劉曉明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既是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和包容增長的現實需要,更是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延伸。
劉大使表示,自己出使英國近十年,親眼見證了中英“一帶一路”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作為梅首相特別代表,兩次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第一次峰會期間,他表示英國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天然合作夥伴”;這一次,他稱讚“一帶一路”倡議是“真正可以載入史冊的宏願”,表示願將中國在製造、工程、建設等領域的優勢與英國在設計、法律、技術、金融等領域的優勢“強強聯合”,推動中英關係“黃金時代”不斷發展。
展望未來,劉曉明堅信,“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必將為中英關係“黃金時代”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提供更多新機遇,為中英深化在國際標準、綠色金融、風險管理、第三方市場等領域合作創造更大空間。
文章最後,劉大使指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際夥伴對“一帶一路”投出了信任票、讚成票,因而共建“一帶一路”不是“權力的遊戲”,而是“合作的盛宴”。中國願敞開懷抱,與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加強對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實走深、行穩致遠,為中英關係及中國同世界關係發展創造更加美好未來,為中英兩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編輯:王瀝慷(本文來自一帶一路網)
厄瓜多爾《宇宙報》5月29日報道,厄瓜多爾央行及厄出口商聯合會數據顯示,2018年,厄非石油類產品出口128.39億美元,同比增長5%,其中厄對華出口貢獻巨大。
德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ifo經濟研究所2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可幫助德國經濟重鎮巴伐利亞州的企業更好地開拓銷售市場和獲取。
英國國際公共金融網站5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絲綢之路”計劃可能每年將給世界經濟貢獻7.1萬億美元 到2040年中國龐大的&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