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29日表示,中國是歐亞經濟聯盟的戰略夥伴,歐亞經濟聯盟建設應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對接好。
據俄媒體29日報道,歐亞經濟聯盟的最高權力機構歐亞經濟委員會最高理事會當天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舉行會議,此次會議正值歐亞經濟聯盟成立5周年。
普京在會議期間說,未來幾月,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協定將會生效,成為雙方在各領域進行互利合作的堅實基礎。
普京表示,歐亞經濟聯盟與第三方國家貿易增速較快。2018年,歐亞經濟聯盟與第三方國家貿易增長18.8%,總額超過7500億美元。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之間的內部貿易額增長9.2%,總額達到600億美元。歐亞經濟聯盟對外貿易比成員國之間貿易增長更快,說明此聯盟沒有妨礙成員國發展各國經濟和與其他國家的溝通。
歐亞經濟聯盟成立於2015年,成員國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聯盟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實現聯盟內部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自由流動,並推行協調一致的經濟政策。
2018年5月,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簽署經貿合作協定。該協定是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在經貿方麵首次達成的重要製度性安排,標誌著中國與該聯盟及其成員國經貿合作從項目帶動進入製度引領的新階段。
(原標題:普京:中國是歐亞經濟聯盟的戰略夥伴)
編輯:王瀝慷
厄瓜多爾《宇宙報》5月29日報道,厄瓜多爾央行及厄出口商聯合會數據顯示,2018年,厄非石油類產品出口128.39億美元,同比增長5%,其中厄對華出口貢獻巨大。
德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ifo經濟研究所2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可幫助德國經濟重鎮巴伐利亞州的企業更好地開拓銷售市場和獲取。
英國國際公共金融網站5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絲綢之路”計劃可能每年將給世界經濟貢獻7.1萬億美元 到2040年中國龐大的&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