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宿遷,繁花似錦、綠蔭如海、碧水盈盈,一片生機盎然和諧美麗的景象。主體已完工交驗的全長31.526公裏的徐鹽鐵路徐洪河特大橋尤如一條長龍蜿蜒著穿越睢寧、宿遷,跨過6個鄉鎮和17個村莊,成為宿遷市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在宿遷市沙集鎮附近,中國鐵建中鐵十五局集團一公司施工的全線控製性工程徐鹽鐵路徐洪河特大橋跨徐沙河(100+200+100)米連續梁鋼管拱橋,已經刷上了一層明亮的藍色漆,遠遠望去,陽光下的亮藍色橋拱尤如一道美麗的“彩虹”飛架於徐沙河上。
徐鹽鐵路是江蘇腹地最重要的鐵路大動脈之一,也是江蘇省規劃建設的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中橫跨蘇北腹地的重要一橫,有江蘇鐵路“金腰帶”之稱,號稱京滬高鐵的“第二通道”。線路全長316.271公裏,設計行車時速為250公裏。鐵路建成後,對推動鹽城地區加快融入長三角區域,促進蘇北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鐵十五局施工的徐鹽鐵路正線長度31.526公裏,全線100%為徐洪河特大橋。一公司施工管段為徐洪河特大橋469#墩-952#台,途徑兩市三鎮十一個村,全長16.419公裏,7處跨越省道、市政道路、高速,3處飛躍河流,總投資7.06億元。主要工程量有樁基5411根、墩柱483個、橋台1座、連續梁9個、鋼桁梁1座。
據項目總工賈宏宇介紹:“徐洪河特大橋跨徐沙河(100+200+100)米連續梁鋼管拱是全線的控製性工程,鋼管拱肋跨徑200米,矢高40米,是目前世界在建高速鐵路同類型橋梁最大跨徑。”
由於施工標段跨越郯廬斷裂帶,地震設防等級為八度,抗震要求高,在建設過程中主要有四方麵難點。一是跨徐沙河主跨(100+200+100)米連續梁-拱大直徑樁基礎鑽孔深度達106米,穿過地震液化層、淤泥層、沉積軟岩和孤石等不良地質,鑽孔過程中需要反複更換循環鑽頭、合金齒輪鑽頭和衝擊鑽頭成孔,工藝複雜,難度很大。
二是2級以上深基坑有22個,其中10米以上的危大基坑6個,最大的基坑尺寸為30米乘27米,深度達15米,承台分三層,總厚度達9米。施工中采用目前單根最長24米的鋼板樁圍堰,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極高。項目在承台施工過程中聘請了專業團隊對基坑水平位移、土體沉降、坑壁傾斜度、支撐內力進行自動實時監測,自動報警,保證深基坑施工的安全。
三是項目是目前在建高速鐵路抗震等級設防最高的,所有墩柱施工中抗震鋼筋均采用雙排C32主筋,鋼筋密集,空間狹小,對施工工藝要求很高。管段內所有支座均采用單獨設計的減隔震支座。其中跨徐沙河(100+200+100)米連續梁-拱主墩專門設計的減隔震支座,單個支座重145噸,分批運到現場後組裝,分四次吊裝,對安裝工藝和環境要求極高。
四是跨徐沙河(100+200+100)米連續梁-拱0#-1#段設計長度25.5米,高度12米,重量7000噸,支架預壓重量達到8000噸,尺寸和重量遠遠超過一般的連續梁。
在200米連續梁-拱橋施工中,項目技術團隊大膽創新,匠心築橋,雕細刻橋梁施工每一個環節,先後優化支架預壓、連續梁拱部安裝等8項施工方案,製定專項施工方案15項,減少設備投入,大大降低施工中安全風險,縮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目前,項目的科研成果已取得了4項證書,有4項證書正在申報中,為同類型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寶貴借鑒。(通訊員 楊曉英)
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消息,今年1至6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445億元,同比增長27%,創曆史新高,相當於2017年全年公路水路交通建。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22日,隨著直徑12 72米的興安號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津興鐵路(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
6月9日,在深圳前海媽灣跨海通道右線接收井中,直徑15.53米的媽灣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破岩而出,標誌著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中鐵南。
6月8日,由蜀道集團川高公司投資、四川路橋承建的沿江高速宜賓新市至金陽段(以下簡稱宜金段)關鍵控製性工程卡哈洛金沙江大橋四川岸主塔順。
一橋跨兩岸,5月27日0時,曆時1200餘天的持續奮戰,由蜀道集團下屬四川路橋大橋工程分公司承建的瀘州市神臂城長江大橋將正式通車,結束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