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湛江東海島至雷州高速公路(以下簡稱東雷高速)項目取得重大進展,關鍵控製性工程通明海特大橋主橋最後一塊疊合梁吊裝到位,順利合龍,為項目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粵西第一長跨海雙塔斜拉橋主橋順利完成合龍
通明海特大橋是目前粵西第一長跨海雙塔斜拉橋,由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南粵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通明海特大橋總長約5762米,主橋為雙塔雙索麵斜拉橋,跨徑布置為146+338+146米,塔高約121米。通航按3000噸級海輪、單孔雙向通航設計,主橋通航孔跨徑338米。建成後,宛如一個巨大豎琴橫跨海麵,壯闊又優美。
為了克服溫度變化對合龍造成的影響,保證主橋能夠順利完成合龍,東雷管理中心按照計劃安排,組織項目所有技術人員,對施工現場氣溫、兩側梁段坐標及標高進行24小時持續測量監控,計算出對合龍精度影響最小的最佳合龍時間段,為確保合龍精準定位,保證疊合梁的線形,達到毫米級精度目標提供技術保障。隨著橋麵吊機將最後一片疊合梁定位在中跨合龍段指定位置,通明海特大橋主橋按照既定計劃完成合龍目標。
創造國內旋挖鑽機施工最深超長樁基記錄
通明海特大橋橋址處於台風、雷暴、熱帶風暴頻繁影響區和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項目建設中,為了克服地震、台風對大橋的影響,通明海特大橋主墩樁基采用直徑為2.8-3.1米鑽孔灌注樁,樁長138米,鑽孔平台至樁底達146米。因目前國內沒有采用此大直徑超深樁旋挖鑽成孔施工先例,為保證此大直徑超深樁樁身完整性和質量,東雷管理中心召開專項技術研討會,與三一重工進行合作,針對本項目建設要求專門製造了SR420旋挖鑽機,使該項工藝有了設備的保障,主墩單樁最快施工周期為4.5天,一舉創造了樁徑2.8米,孔深146米“國內最深超長樁基”記錄。同時,為了避免台風期對工程質量、進度造成影響,主墩承台采用套箱整體吊裝工藝,僅用38天就完成1萬方混凝土的承台施工,開創了國內海上大體積承台施工第一速度。
一橋連三地,路程節省50分鍾,進入半小時生活圈
東雷高速起於湛江東海島民安鎮,自東向西經龍灣村北、教門港、西灣村北、紅旗鹽場,於東海島西南角跨越通明海海灣,經沈塘鎮南,終點與沈海高速公路(湛江至徐聞段)相接,全長約36公裏。項目的建設為東海島往西南方向連接陸地開辟了一條新的陸島交通快速通道,對完善區域公路網布局,促進改善粵西交通條件,促進中科合資煉化一體化和湛江鋼鐵基地等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東海島規劃產業及沿線地區經濟發展等具有積極作用。
據東雷管理中心總工程師胡正濤介紹,項目通車後將直接打通東海島西南方向的海上通道,東海島與雷州、奮勇高新區之間的交通車輛不再需要繞行疏港大道,行程時間將從80分鍾縮短至30分鍾以內,這三個區域進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半小時生活圈”。(本文來自中項網)
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消息,今年1至6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445億元,同比增長27%,創曆史新高,相當於2017年全年公路水路交通建。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22日,隨著直徑12 72米的興安號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津興鐵路(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
6月9日,在深圳前海媽灣跨海通道右線接收井中,直徑15.53米的媽灣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破岩而出,標誌著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中鐵南。
6月8日,由蜀道集團川高公司投資、四川路橋承建的沿江高速宜賓新市至金陽段(以下簡稱宜金段)關鍵控製性工程卡哈洛金沙江大橋四川岸主塔順。
一橋跨兩岸,5月27日0時,曆時1200餘天的持續奮戰,由蜀道集團下屬四川路橋大橋工程分公司承建的瀘州市神臂城長江大橋將正式通車,結束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