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甘肅公路總裏程由實際能通行汽車的3200多公裏,發展為目前逾14.32萬公裏,全省公路通車總裏程增加44倍。人們出行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適”轉變,貨物流通從“運得出”向“運得及時”“運得經濟”轉變。
作為中國交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甘肅有記載的古道達30餘條。這裏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是承東啟西、聯通南北的樞紐地帶和物資集散地,也是聯係全國並通向中西亞以及歐洲的重要戰略通道。但長期以來,交通基礎設施的落後成為製約該省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
打開一幅中國地圖,東西蜿蜒約1600公裏的甘肅狀猶如一柄如意,嵌於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生態環境複雜多樣,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地形地貌幾乎都可以在這裏找到,但也給交通發展帶來了諸多不便和困難。
8月25日從甘肅省交通運輸廳獲悉,1949年甘肅共有公路34條,5100多公裏,實際能通行汽車的3200多公裏,平均每百平方公裏僅僅隻有0.7公裏。到2018年底,該省公路通車總裏程達到14.32萬公裏,公路密度達到31.52公裏/百平方公裏,高速公路通車總裏程達到4242公裏,14個市州政府駐地全部以高速公路貫通,55個縣通了高速公路。
公路通車裏程數字巨變的背後,是無數交通築路人祖輩傳承的默默奉獻和汗血付出。如在甘肅河西走廊戈壁灘上崛起的城市嘉峪關如今“綠滿通途”,而當地最早的那一片綠色便是被廣為傳頌的“八棵樹”的故事。
在嘉峪關市西郊、國道312線一側,有八棵白楊樹一字排開,挺拔高俊,枝繁葉茂。這八棵樹是上世紀50年代嘉峪關第一代養路人精心栽植的,見證了幾代養路人艱苦創業、不懈奮鬥的曆程,冬去春來、寒來暑往,它們如公路守護者,默默矗立在大漠戈壁。
93歲的鄭占乾是“八棵樹”精神的代表人物。“我當時栽樹就是為了美化環境,把養護工區的環境搞得好一些。”他近日向媒體回憶道,1952年4月,時任當地公路道班班長的他,看著養護工區周邊一片茫茫戈壁,黃沙彌漫,環境惡劣,就萌生了在戈壁灘上栽樹、改善環境的想法。
在“種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孩子還難”的戈壁荒灘上,鄭占乾帶領職工和家屬一口氣栽了好多棵樹苗,當年隻成活了10顆,經過幾代養路人的精心嗬護,至今保留下來8棵。
“在戈壁灘上能把樹栽活,讓我看到了希望。”鄭占乾告訴記者,栽完樹的第二年,他就調到了另一個公路段,但他栽樹的習慣沒有變,把路修到哪裏,就把樹就栽到哪裏。在其的影響下,他的三兒子、三兒媳都成了公路係統職工,他的孫女近年也加入到了公路養護管理一線。
八棵樹,三代人,見證了70年來,一代又一代甘肅公路人艱苦奮鬥的曆程,也親曆了甘肅公路交通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天塹為通途”也並非朝夕之功,而是經過了數十載漫長的探索和艱辛努力。直至20世紀70年代,甘肅幹線公路初具規模,主要幹線公路基本定型,形成較為完善的公路網絡。改革開放以來,甘肅公路建設逐步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多條“公路建設之最”紛至遝來。
靠人力架子車、手扶拖拉機到如今豪華大巴、定製客運、私家車……40年來,隨著甘肅公路總裏程發展逾14萬餘公裏,公路養護管理也由“重點保暢”進入“全麵升級”,公路通行由晴通雨阻蛻變為暢安舒美。
酒泉公路局肅州公路管理段茅庵河養護工區職工魯檳是典型的“路三代”,參加工作7年時間裏的他對於當地公路交通的發展“如數家珍”。他說,他的爺爺工作時從百餘公裏外回家需要四五天的時間,他的父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而他現在回趟家隻需要一個多小時,這就是公路出行的暢達,帶給生活的巨大變遷。
相比父輩長期風餐露宿的工作環境,魯檳現在的工作生活條件已今非昔比。“能吃到新鮮蔬菜,業餘時間還能讀書看報,洗上熱水澡。”魯檳說,爺爺那一代,大多是砂石路,養護主要靠毛驢車和人力,父親這一代慢慢有了工程車、自卸車等簡單機械,但勞動強度仍然很大。現在有現代化的各種機械,分工更細,工作效率和養護質量大大提高。
據了解,到2018年底,連霍、青蘭、十天、京藏、京新等國家高速公路在甘肅境內全線貫通,與相鄰的川陝青新寧蒙6省(區)省會之間實現了高速公路連接;所有縣區政府駐地以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貫通,所有鄉鎮、具備條件的建製村通了硬化路,鄉鎮通班車率和建製村通客車率分別達到100%和98.3%,“貨暢其流”“人便於行”的目標基本實現。
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消息,今年1至6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445億元,同比增長27%,創曆史新高,相當於2017年全年公路水路交通建。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22日,隨著直徑12 72米的興安號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津興鐵路(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
6月9日,在深圳前海媽灣跨海通道右線接收井中,直徑15.53米的媽灣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破岩而出,標誌著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中鐵南。
6月8日,由蜀道集團川高公司投資、四川路橋承建的沿江高速宜賓新市至金陽段(以下簡稱宜金段)關鍵控製性工程卡哈洛金沙江大橋四川岸主塔順。
一橋跨兩岸,5月27日0時,曆時1200餘天的持續奮戰,由蜀道集團下屬四川路橋大橋工程分公司承建的瀘州市神臂城長江大橋將正式通車,結束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