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集團獲悉,10月9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河(源)惠(州)(東)莞高速公路龍川至紫金段控製性工程楓樹壩大橋中跨順利合龍,標誌著河惠莞高速龍紫段主線全線貫通,項目具備2019年底通車條件。
汽車吊卸載預製塊避免施工用水汙染
楓樹壩大橋於2017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屬於雙塔單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主橋長640米,橋跨布置為160米(邊跨)+320米(中跨)+160米(邊跨),整體式路基寬度26米,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時速100公裏。
大橋橫跨楓樹壩水庫,位於東江上遊的楓樹壩水庫自然保護區內,該水庫是東江流域三大水庫之一,承擔著珠江三角洲及香港地區供水的重要任務。據河惠莞管理中心總工程師黎景光介紹,為踐行綠色公路理念,確保楓樹壩水庫自然保護區不受施工影響,河惠莞管理中心不斷加大現場環保巡查力度,采用汽車吊卸載預製塊,避免施工用水對楓樹壩大橋的汙染。同時,施工過程中建立大型泥漿處理池及垃圾處理池,並在塔柱施工期間對爬架進行全圍閉防護網,保障施工安全可控。
工序無縫對接提前50天合龍
自今年5月30日廣東交通集團在河惠莞高速龍紫段楓樹壩大橋舉辦工程建設領域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現場推進會以來,河惠莞管理中心黨支部統攬項目建設大局,為項目按期保質實現通車目標提供強大引擎。據了解,為確保項目2019年底具備通車條件,河惠莞管理中心黨支部凝聚黨員群眾,以推進楓樹壩大橋順利合龍為目標,黨員突擊隊每天下沉到班組檢查設備,做到機停即檢修,現場解決問題,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黨員技術攻堅組不斷細化專業分組,增加橋上熟練作業人員,實現工序無縫對接,鋼筋及模板安裝工序由4天縮減至3.5天,每節標準節段由14天縮短至12天,最快實現了11.5天完成一節段。
經不懈努力,原計劃11月28日楓樹壩大橋中跨合龍,足足提前50天順利合龍。
技術加持逐一擊破工程難點
大橋中跨合龍前夕,克服了高溫、惡劣天氣、陣風頻率不定等諸多不利因素。麵臨高空、狹小空間帶來的作業工效低這個最大困難,項目技術攻堅組不斷優化內模設計,向“小、快、靈”靠攏,減少拚接和吊裝時間,對鋼筋安裝進行小型整體化,局部位置實現一次性吊裝到位,細化安裝流程,同時,增加箱室通風、照明設備,給工人提供安全、舒適的作業環境。
為克服溫差給主梁帶來標高變化,合龍段施工均選擇在溫度較低且溫差較小的淩晨進行,夜間作業各類保障措施齊全,實行安全巡查員24小時駐紮廂室,技術員、安全員最後離崗,保障夜間連續作業的安全性。
主梁標準節段澆築過程中,對泵送混凝土質量要求高,技術攻堅組根據氣溫等因素合理調整施工配合比,嚴格把控原材料的進場,進一步確保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收麵完成標誌著主梁順利實現合龍。
河惠莞高速龍紫段計劃年底建成通車
河惠莞高速龍紫段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廣龍高速(S6)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為東莞、惠州、河源地區通往江西的主要出省通道之一。全線位於河源市境內,路線全長約152公裏,起點位於贛粵兩省交界處,與江西省寧都至定南高速公路對接,終於紫城鎮黃金坑,對接汕湛高速揭西至博羅段紫金連接線,沿線經3個縣(龍川、東源、紫金),共18個鄉鎮。該項目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為100公裏/小時,計劃於2019年底建成通車。
據悉,該項目的建設將為革命老區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將進一步促進廣東省與相鄰省乃至中部內陸省份主要高速公路通道的建成和北部山區高速公路的連通,對推動粵北地區聯通粵港澳大灣區,加快珠江三角洲向北部山區的產業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文來自路橋網)
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消息,今年1至6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445億元,同比增長27%,創曆史新高,相當於2017年全年公路水路交通建。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22日,隨著直徑12 72米的興安號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津興鐵路(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
6月9日,在深圳前海媽灣跨海通道右線接收井中,直徑15.53米的媽灣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破岩而出,標誌著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中鐵南。
6月8日,由蜀道集團川高公司投資、四川路橋承建的沿江高速宜賓新市至金陽段(以下簡稱宜金段)關鍵控製性工程卡哈洛金沙江大橋四川岸主塔順。
一橋跨兩岸,5月27日0時,曆時1200餘天的持續奮戰,由蜀道集團下屬四川路橋大橋工程分公司承建的瀘州市神臂城長江大橋將正式通車,結束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