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碧綠,空氣清新,三峽壩區秭歸港碼頭一派靜謐祥和。“綠色岸電”建設讓這裏告別了昔日柴油機轟鳴,眾多泊船油煙四散的景象。這樣的綠色港口建設,有望在未來幾年覆蓋整個長江沿線,助力長江大保護,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建設暨長江沿線港口岸電全覆蓋建設推進會26日在湖北宜昌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委、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和長江沿線11省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聯合啟動長江流域岸電全覆蓋建設工作,標誌著長江流域向清潔岸電時代邁出重要一步。
近年來,長江航運發展為沿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環境汙染問題也日益嚴重。去年6月,國家電網公司會同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國家能源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三峽集團等建立政企合力的協同工作機製,重點建設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打造技術標準創新應用高地,引領帶動長江全流域岸電設施建設工作。
位於長江中上遊分界點的三峽壩區,船舶停靠點涉及壩區錨地、江心錨地、沿江碼頭、旅遊港口等多種類型,岸電接入需求多元、形態多樣。解決好三峽壩區岸電問題,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樣板工程,對長江流域岸電的建設與使用具有示範引領作用。
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推進近一年來,在岸電建設過程中產生了一批技術創新成果和關鍵設備,覆蓋岸電典型設計、設施建設、運營服務、船舶改造、檢驗檢測等各個方麵。其推出的六種典型岸電係統,基本可滿足全國內河沿江各類港口碼頭和船舶岸電需求。在軟條件上,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還打造了國內跨省域、跨流域的岸電服務平台岸電雲網,成立了長江流域首個岸電運營服務公司,形成了5項行業標準、14項企業標準,這些都為長江流域全麵推廣岸電標準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據悉,長江沿線各省市將按照“先易後難、先客後貨、分類分級”的原則,借鑒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建設經驗,全流域聯動,加快推進長江沿線港口岸電全覆蓋建設,到2020年底實現長江幹線主要港口碼頭岸電基本覆蓋。以此推進長江流域港口岸電規範建設、穩定運行和船舶安全使用,形成綠色環保、高效便捷、互利互贏的岸電建設運營新格局,為長江航運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4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糧食筒倉二期工程等建設現場,隨著施工設備齊鳴,總投資210億元的山東省港口集團2020年首批重點建設項目。
7月18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華中地區首條內河沉管隧道——襄陽市東西軸線魚梁洲段項目東汊沉管開始幹塢注水試浮試驗,持續時間將近一個半。
日前,山東港口日照港東煤南移、嵐山港區30萬噸三期、山鋼成品碼頭和嵐南 12、 16泊位4個工程項目同日複工,掀起了日照港2020年春節過後的。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13日在合肥稱,2020年,安徽將與滬蘇浙一起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強化合肥新橋機場與上海機場戰略合作。
2019年,青島前灣港實現大宗礦產品吞吐1 8億噸、原油1 17億噸,進口棉花112 55萬噸;其中原油、鐵礦砂吞吐量分列全國第一位、第五位,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