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主要生產經營指標穩中向好,國內原油和天然氣增儲上產超計劃,產量均實現同比增長,增幅位列國內同行首位。”這是近日召開的2020年年中工作會上,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公布的“年中答卷”。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和經濟下行等多重壓力,中國海油主動求變,真抓實幹,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決打贏增儲上產進攻戰。作為中國油氣行業的主力軍之一,中國海油已連續16年在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獲評A級,並在2019年中央企業考核排名中位列第二名。
“下半年疫情防控和應對低油價的大戰大考仍在繼續。”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強調,“集團全係統要保持戰略定力,勇於擔當作為,堅持‘1534’總體發展思路,全力以赴奪取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勝利’,為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貢獻海油力量。”
全力以赴抗疫複工複產
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海油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工作,上半年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性成果——
統計數據顯示,2月底公司國內勘探、開發和鑽完井作業點全部恢複,3月初工程建設複工率達到100%。同時,中國海油積極主動轉產防疫物資,加班加點生產84消毒液累計920噸,對外捐贈近700噸;緊急建設8條口罩生產線,累計生產口罩超過1600萬隻。向湖北等重點省份捐款6000餘萬元。
與此同時,在打贏國內油氣增儲上產進攻戰方麵,中國海油也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據汪東進介紹,今年上半年,中國海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咬定全年目標不放鬆,勘探開發、油氣上產和產能建設等方麵成果豐碩。今年以來已在國內獲得多個商業發現和潛在商業發現。國內新增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大幅增加,已完成“七年行動計劃”年度目標超七成。其中,在渤海萊州灣北部發現的首個億噸級儲量大油田墾利6-1,打破了該區域40餘年無商業油氣發現的局麵;在南海東部海域獲得惠州26-6重大發現,有望成為珠江口盆地淺水區首個大中型油氣田。
“產能建設等重點項目目前進展順利,通過提升生產組織效率,鑽完井工作量創曆史同期最好水平。加快多個重點產能建設項目,我國首個自營整裝開發深水油田——流花16-2油田群鑽完井工程圓滿收官,比設計提前100餘天,提效達17%,為油田順利投產打下堅實基礎。蓬萊19-9油田二期開發等多個項目實現安全投產,中國海油承擔的4個國家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重點工程也正在按期推動。”汪東進說。
千方百計提質降本增效
麵對3月份以來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的嚴峻形勢,汪東進提出,中國海油要做好長期應對低油價的充分準備,把低油價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創新、破解發展瓶頸和降本提質增效的動力,努力化危為機,實現新形勢下的高質量發展。
通過嚴控成本,向精益管理要效益。堅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中國海油提出在保證國內投資項目比同期增加的前提下,總成本降低不少於10%,推進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現降本50億元,虧損企業治理工作要實現減虧50億元的目標。通過多措並舉壓控生產管理成本,上半年中國海油實現累計增效40億元,公司上遊桶油成本創近10年來新低。
通過拓市擴銷,向市場經營要效益。中國海油積極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5月,總投資近400億元人民幣的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落戶粵港澳大灣區,將有力助推世界級石化基地建設。上半年,中國海油先後與廣東省、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船舶等簽訂多個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同時,中國海油大力拓市擴銷,上半年累計天然氣銷量同比增長3%,成品油出口同比增長31%,油品總貿易量同比增長19%,為應對低油價注入強大動力。
通過大膽求變,向改革創新要效益。今年,我國首個海洋油氣開發混改項目——烏石17-2油田群項目陸上處理終端在廣東湛江正式開工建設,標誌著中國海油的混合所有製改革正不斷深入。通過科技創新,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進展。數字化轉型勢頭強勁,上半年“海油商城”訂單交易成品油、天然氣等產品584億元。
記者采訪了解到,通過深入開展提質降本增效專項行動,中國海油在經曆4月極低油價後,經營效益逐步回升,上半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在中央企業中分別位於前列,利潤總額和淨利潤在央企同行中位居首位。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今年以來,盡管遭遇疫情和低油價雙重衝擊,中國海油仍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這得益於中國海油多年來打造精幹高效的人才隊伍和創新活力的強勁驅動。
據了解,在抗擊疫情和複工複產的過程中,中國海油各級黨組織發揮堅強戰鬥堡壘作用,海上一線黨員紛紛遞交“請戰書”,自動申請延期倒班。春節期間全係統各單位超過5萬名幹部員工堅守崗位,國內120餘個在產海上油氣田和主要煉油廠、LNG接收站、化肥廠等保持正常生產,全力保障各類防疫及生產生活物資供應。
把強大的“人才力”有效轉化為強勁的“生產力”。中國海油還通過激發幹部職工的創新活力,匯聚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和磅礴力量。
汪東進介紹,通過更加科學的考核“指揮棒”、更加鮮明的激勵“導向標”,培養了一支素質高、能力強、善創新的幹部員工隊伍。中國海油的勞動生產率、人工成本利潤率、人事費用率等關鍵指標均居於央企前列。
“集團廣大幹部員工發揚‘愛國、擔當、奮鬥、創新’的新時代海油精神。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成功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公司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汪東進說。(本文來自中國工業新聞網)
2024年,我國汽車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競爭加劇,身處其中的從業者如何迎接機遇和挑戰,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11月27日,。
8月23-25日,為期三天的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完美收官!博覽會同期舉辦公路信息化展覽會、智慧燈杆展覽會、北鬥導航及車聯。
一、背景與意義截止到2022年四川公路總裏程40 5萬㎞,其中二級以上公路3 2萬㎞,國省幹道公路3 9萬㎞,高速公路裏程9179㎞。
2024年9月,機械之家旗下國旭保險經紀平台迎來品牌升級,並推出王牌產品吊車保,針對工程機械保險行業亂象,樹立行業規範新標杆。
日前,央視新聞報道《多項指標顯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向好》,深度聚焦我國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並先後走進工業互聯網平台領跑者樹根互聯。
7月26日,成都市2024年第三季度招商引智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26個重大產業化項目現場簽約,投資總額達530 5億元。
近日,中建三局首創自研產品——SZQ-200型自平衡智能掛籃在重慶軌道交通十五號線項目順利完成了對應連續剛構全部15個節段的懸臂施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