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署(IEA)日前發布7月月度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美原油加工量“此長彼消”。美國煉油廠開工率大幅下滑,美國原油加工量跌至27年來的低點;中國煉油廠開工率同比上升,6月份原油加工量創下曆史新高;中國二季度原油加工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煉油中心。
原油需求和宏觀經濟導致“此長彼消”
中美原油加工量“此長彼消”客觀反映了原油需求和宏觀經濟的變化。
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二季度成品油消費量回暖,環比大漲26.3%。上半年,中國國內經濟先降後升、國內需求穩步複蘇。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控製住了疫情,率先實現了全麵複工複產,國內需求穩步複蘇,加上原油價格處於低位,煉油利潤可觀,煉油廠生產的積極性較高。“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成為外媒熱議的焦點。
而新冠病毒蔓延導致的需求下降和難言樂觀的國內經濟導致了美國煉油廠開工率大幅下滑。今年夏季,美國汽車旅行量同比下降25%,機場乘客量下降75%,導致燃油消耗量下滑。美國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折年率下降32.9%(中國統計方法折算大概是同比下降8.9%),創下自1947年美國政府開始跟蹤該數據以來的最大跌幅。
中國煉油產能超越美國為大勢所趨
此次中國原油加工量超越美國或是暫時的。原油加工量與煉油廠開工率和原油加工能力有關,不排除美國煉油廠開工率反彈、原油加工量反超中國的可能性。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煉廠開工率已開始回升,燃料需求已恢複到3月以來最高水平。但但長期來看,中國煉油產能超越美國是大勢所趨。
IEA的《石油市場報告2019》稱,2024年前,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煉油能力最大的國家。2019年,中國煉油產能達8.6億噸/年,尚未超越美國,但是今年過後,情況可能發生改變。IEA在這次月報中明確表示,今年,中國將是世界上唯一原油加工能力同比大幅增長的國家。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表示,今年中國仍將有3150萬噸的改擴建產能投產,在建和擬開工產能為1.2億噸/年;預計未來中國煉油產量將達到10億噸/年。
但美國煉油產能今年卻可能出現近10年來最大降幅,疫情和一場火災導致美國至少3家煉能合計為52.3萬桶/日的煉廠關閉,占美國煉油總產能的近3%,扭轉了美國煉能多年來的小幅增長趨勢。由於燃料需求複蘇前景不明朗,不排除美國煉油總產能繼續下降的可能性。
中國煉油提量更需“提質”
成為世界最大煉油中心對中國來說,機遇與挑戰並存。近年來,民營和外資參與的大煉化項目成為我國新增煉油產能的主力,表明投資者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王延婷表示,隨著中國煉油產能世界占比越來越大,在國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會越來越強,能化原料和產品的流通量會越來越大,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也將日益增強,有望逐步成為世界能源重心。
但同時,中國國內煉能過剩趨重,煉化行業整體“大而不強”,存在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不足、煉廠平均規模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仍然明顯等結構性問題,整體盈利能力有待提升。今年上半年,國內石化行業利潤下降近六成,煉油板塊降幅達159%。煉化企業麵臨先進產能不斷投放、國內競爭日益加劇帶來的重重挑戰。
中國煉油行業未來發展提量更需“提質”。近年來,國內新產能建設已呈現“上大壓小”的趨勢,新投產的絕大多數是一體化大煉化,逐步淘汰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的小煉化裝置。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所所長戴家權認為,成品油消費即將觸頂,再作一般意義的擴能沒有意義。對煉化企業來說,更為經濟高效的選擇是加快從追求規模轉型為提質增效,即嚴控增量,把存量做精做優做特,一麵不斷壓減成本,一麵在產品創效能力上作增量。(本文來自中國工業新聞網)
2024年,我國汽車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競爭加劇,身處其中的從業者如何迎接機遇和挑戰,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11月27日,。
8月23-25日,為期三天的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完美收官!博覽會同期舉辦公路信息化展覽會、智慧燈杆展覽會、北鬥導航及車聯。
一、背景與意義截止到2022年四川公路總裏程40 5萬㎞,其中二級以上公路3 2萬㎞,國省幹道公路3 9萬㎞,高速公路裏程9179㎞。
2024年9月,機械之家旗下國旭保險經紀平台迎來品牌升級,並推出王牌產品吊車保,針對工程機械保險行業亂象,樹立行業規範新標杆。
日前,央視新聞報道《多項指標顯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向好》,深度聚焦我國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並先後走進工業互聯網平台領跑者樹根互聯。
7月26日,成都市2024年第三季度招商引智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26個重大產業化項目現場簽約,投資總額達530 5億元。
近日,中建三局首創自研產品——SZQ-200型自平衡智能掛籃在重慶軌道交通十五號線項目順利完成了對應連續剛構全部15個節段的懸臂施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