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TJ1標淡水一號大橋施工現場伴隨著架橋機引擎的轟鳴聲,起吊、推送、橫移、落梁、就位!僅用時15分鍾,全國首例“按質支付”的預製T梁就被穩穩地安裝在橋墩上。
頒發獨特“出生證明”
實現質量溯源
深汕西高速改擴全線有將近6000片梁。為了更好地實現全部梁板的全過程管理,項目組充分利用項目牽頭研發的建管一體化平台,實現工程管理軟件與地理信息係統相結合,給每一片梁板頒發一張獨特的“出生證明”。隻要掃描梁板上的二維碼,就能顯示梁板預製和運架過程的關鍵信息,保障了質量溯源和全過程可查可控。
梁板原材料從進場的那一刻起,就擁有了專屬的二維碼。各施工環節的操作人員利用智能設備控製器、電腦、手機等終端將鋼筋加工、梁板預製、梁板安裝和質量檢驗等數據通過二維碼實時下發、上傳、讀取。項目通過各工序之間流轉的二維碼,實現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人、機、料的智能化管理,從原材料進場到梁板安裝全過程做到信息透明化,及時規範質量檢查、檢測行為,保證項目管理數據無縫鏈接,確保每一片梁板質量可靠,打造品質工程。
量化考評指標
實現每一片梁“按質支付”
為打造品質工程,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實現對每一片預製梁板“按質支付”,在合同中創新性設置占預製梁板合同價款5%的“按質支付”清單。
項目製定按質支付考評管理辦法,通過管理辦法明確關鍵指標量化考核標準,對所有質量達標的預製梁從實體指標和外觀質量兩方麵進行考核,考核分為優、良、合格三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不同的支付金額比例。項目組充分依托建管一體化平台,將需要考評的內容輸入係統,對每一片梁板從原材料、鋼筋安裝、混凝土澆築、幾何尺寸、保護層厚度等全方位進行打分,係統自動形成最終分值,項目按照最終分值兌現按質支付資金。
項目首片梁的順利架設,為後續橋麵係施工奠定了基礎,也為加快項目建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項目鏈接
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起於陸豐潭西鎮,對接深汕東高速公路,路線向西途徑汕尾市、深汕合作區、惠州市、深圳市,終於深圳市龍崗區,與惠鹽高速公路對接,全長146.55公裏。全線按照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進行改擴建。目前,深圳至惠州段已全麵推進施工。
項目建成通車後,將有效改善區域交通條件,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本文來自路橋網)
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消息,今年1至6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445億元,同比增長27%,創曆史新高,相當於2017年全年公路水路交通建。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22日,隨著直徑12 72米的興安號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津興鐵路(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
6月9日,在深圳前海媽灣跨海通道右線接收井中,直徑15.53米的媽灣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破岩而出,標誌著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中鐵南。
6月8日,由蜀道集團川高公司投資、四川路橋承建的沿江高速宜賓新市至金陽段(以下簡稱宜金段)關鍵控製性工程卡哈洛金沙江大橋四川岸主塔順。
一橋跨兩岸,5月27日0時,曆時1200餘天的持續奮戰,由蜀道集團下屬四川路橋大橋工程分公司承建的瀘州市神臂城長江大橋將正式通車,結束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