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央視新聞頻道“十四五”特別策劃專欄“開局之年•活力中國”在上午黃金時間聚焦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央視以中聯重科為行業唯一智造標杆案例,在長達五分鍾的直播報道中,多角度介紹了集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於一體的中聯智慧產業城挖掘機園區,通過聚焦機器人“新工友”,揭秘每6分鍾下線一台挖掘機的智能產線背後的故事。
鏡頭下,一係列忙碌有序的“新工友”既充分展現了中聯智慧產業城“邊建設邊投產”的蓬勃發展景象,也向全國觀眾呈現了中聯重科行業智能製造標杆的典範形象。
△央視新聞頻道直播聚焦中聯重科智能製造
節目中,鏡頭跟隨中聯重科員工朱彥輝走進了目前全球行業最先進的中大挖智能裝配車間,這裏製造的一台挖機由成千上萬的零件組裝而成,每6分鍾即可下線一台,中聯重科是如何做到的呢?
△中聯重科員工朱彥輝講述6分鍾下線一台挖掘機背後的故事
朱彥輝介紹道,這主要是因為,在這個車間裏有許多機器人“工友”的幫助。據了解,中聯重科挖掘機智造園區按照全球最高標準進行規劃設計,擁有行業內智能化程度最高、柔性最高、裝配精準度最高的智能工廠和無人化“黑燈產線”。這些工藝皆為中聯重科首創。
在挖掘機生產過程中,一台下車架輕的有4噸重,重的達12噸,翻轉挖掘機下車架是個力氣活,靠人翻轉非常危險。在雙立柱式翻轉機器人這個“大力士”的幫助下,可以實現自動抱夾、舉升和翻轉,整個過程由過去的15到20分鍾,減少至現在的3到5分鍾,而且在落位的時候,它能準確地落在有軌運輸小車上麵,精度達毫米級。
△雙立柱式翻轉機器人正在作業
塗膠是挖掘機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耗時耗力,而且質量不好把控。“我們現在有了一個得力助手,塗膠機器人,以前兩個人作業需要3分鍾的時間,現在隻要1台機器人,1分鍾即可完成整個塗膠過程,而且還規避了過去塗膠不均勻這樣一個質量風險”,朱彥輝說道。
△正在工作的塗膠機器人
在生產車間的地麵上有許多二維碼,它們是幹什麽用的呢?據朱彥輝介紹,它們是物料配送機器人的指向標。通過後台程序的設定,它可以準確地告知工人每一台物料配送機器人配送到哪個工位和站點。
△物料配送機器人正在配送
在整個中挖裝備車間,有100多台物料配送機器人,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一個幾噸重的動臂抖杆,它們都可以及時、準確、全自動化地配送。同時,物料配送機器人還是員工作業的移動工作台,通過後台設置,工作台可以停靠在設定的工作點上。
“機器人把活都幹了,那我們的工人做什麽呢?”對於這個疑問,朱彥輝表示過去靠人工作業,現在通過多次的培訓和無數次的調試,工人不僅學會了操作機器人,還懂得了機器人原理,掌握了日常故障的排除和診斷。
△工人正在操作機器人
中聯重科領先的智能製造水平,獲得央視主持人高度評價,“生產線上因為多了新工友的加持,生產效率高了、產品的質量也提升了”,“中國工廠以數字化、智能化為切入點的創新革命正在進行之中,變革背後蘊藏著中國經濟未來持續升級的動力,眾多的企業及各級政府正在瞄準全球的最高標準,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賽道上加速快跑。”
智能製造不僅賦予企業新動能,更讓企業經營實現高質量發展。2021年一季度,中聯重科挖掘機銷量快速提升,大挖產品訂單排到兩個月後。同時公司一季度淨利預盈22億至26億元,創曆史最佳。
當前,中聯重科正加速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加速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公司將高質量地推進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建設世界級的燈塔工廠,打造先進製造的未來企業,為推動我國裝備製造由大變強,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轉型升級貢獻更大力量。
8月30日晚間,中聯重科發布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4 49億元,同比增長47 25%;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48 50億元。
日前,在寧夏靈武,隨著靈州至青山750千伏線路 6組導線橫擔吊裝安裝完成,目前西北750千伏輸電線路兩座最高鐵塔順利完工。
8月25日上午,2021年愛心改變命運慈善助學活動在長沙隆重舉行。湖南省政協原主席、省慈善總會總顧問王克英,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
近日,中聯重科70噸級挖掘機在中聯重科渭南工業園啟程發運非洲一帶一路國家,此次大型挖掘機的批量交付,是海外市場對中聯重科土方機械雄厚。
8月24日,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一起在長春會見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並共同見證四平市政府與中聯農業機械公司簽署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