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作為我國交通運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也引來全球許多國家對我國高鐵網的羨慕,從南到北僅需花上數小時,就能通達九州,極大地縮減了國人的出行時間。高鐵的優勢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多年來我國也在不斷地擴建高鐵網,未來從總量上看,仍然保持較高的發展強度。
但近日,我國相關部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意見的通知》中顯示,我國高鐵、地鐵建設迎來了嚴格規定,明確規定高鐵主通道線路、城際鐵路線路時速標準,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我國高鐵建設速度有所放緩。事實上,在國家相關政策出台之前,已有跡象顯示,中國高鐵建設將逐步放緩。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副司長鄭劍去年底在一次講話中提到,鐵路項目實施需滿足財務平衡基本要求,合理引導社會預期,防止相互攀比、盲目建設以及片麵追求高標準。
其實,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到這一問題,一方麵,高鐵建設速度的確放緩,目前我國一些地區盲目的建設高鐵、地鐵,出現“重高速輕普速、重投入輕產出”等情況,還導致鐵路企業麵臨較大的經營問題,債務壓力倍增。根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今年國鐵集團計劃投產高鐵線路1600公裏,不及過去5年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麵,普速鐵路和貨運鐵路在《意見》中得到重視。根據要求,要優化高速鐵路與普速鐵路結構,促進客運與貨運協調發展。普速鐵路要充分用好通道資源,提高貨物運輸能力和集裝箱多式聯運比例。同時,規劃建設中西部地區路網空白區域鐵路新線,一般要采用客貨共線標準。而由於高鐵線路目前無法成為貨運線,這意味著未來中西部路網空白區域新建的將是普速鐵路。
高鐵是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高鐵建設不應隻要速度,還應向質量要保證。如今我國開始縮緊建設標準也是為了合理的發展,“重高速、輕普速”的趨勢今後會漸漸轉變,建設鐵路仍然受到鼓勵,但究竟建設什麽樣的鐵路,要仔細規劃討論,不能盲目追求高速。(王明岩)(本文來自映象網 )
2024年,我國汽車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競爭加劇,身處其中的從業者如何迎接機遇和挑戰,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11月27日,。
8月23-25日,為期三天的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完美收官!博覽會同期舉辦公路信息化展覽會、智慧燈杆展覽會、北鬥導航及車聯。
一、背景與意義截止到2022年四川公路總裏程40 5萬㎞,其中二級以上公路3 2萬㎞,國省幹道公路3 9萬㎞,高速公路裏程9179㎞。
2024年9月,機械之家旗下國旭保險經紀平台迎來品牌升級,並推出王牌產品吊車保,針對工程機械保險行業亂象,樹立行業規範新標杆。
日前,央視新聞報道《多項指標顯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向好》,深度聚焦我國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並先後走進工業互聯網平台領跑者樹根互聯。
7月26日,成都市2024年第三季度招商引智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26個重大產業化項目現場簽約,投資總額達530 5億元。
近日,中建三局首創自研產品——SZQ-200型自平衡智能掛籃在重慶軌道交通十五號線項目順利完成了對應連續剛構全部15個節段的懸臂施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