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塔高聳立兩岸,長虹淩波越長江。9月17日零時起,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通車運營,長江兩岸黃石、黃岡市人民多年越江而行的願望終於實現。
通車後的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
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為鋼箱梁地錨式懸索橋,是蘄春至嘉魚高速公路的重要過江通道,大橋北起黃岡市蘄春縣南至黃石市陽新縣,是鄂東南地區首座跨江懸索橋。該項目全長21.951千米,其中長江大橋長3328.5米,主跨1038米飛躍長江,為“中國鐵建懸索橋第一跨”。
該橋部分采用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裏,得知大橋於9月17日正式通車運營,兩岸百姓專程體驗過江速度,零距離地與大橋親密接觸。
橫梁精細施工,空中“穿針”
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北岸主塔
大橋北索塔高157米,采用液壓爬模法分26個節段施工。大橋索塔頂端的上橫梁設計為巴楚文化中的編鍾造型,由於超高空及大間距施工,上橫梁無法采用傳統的模板體係。通過優化方案,建設者們采用了牛腿附壁承重拱式支架,作為支撐的同時也作為底模。重達350噸拱式支架,分二次提升到距地麵110米的高空。在提升的過程中,需穿過三道塔間橫撐,支架與橫撐兩側間距隻有10厘米左右,提升速度和精度要求非常高,相當於在空中“穿針”。
蕩移法吊裝箱梁,空中“蕩秋千”
蕩移法吊裝鋼箱梁
如果說主塔施工是有“根”的高空曆險,鋼箱梁的吊裝就是一次次懸空的曆險。在設計中,大橋有6片鋼箱梁在非通航區,架設不能船運直接垂直提升,建設者們采用蕩移法,岸上提前搭設移梁支架平台,鋼箱梁通過船運提升到移梁支架高度,通過卷揚機水平牽引蕩移到移梁支架平台,鋼箱梁就像在蕩秋千,再牽引到對應吊裝位置,二次提升吊裝鋼箱梁到位。
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是股份公司重難點項目、科研立項工程。項目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和創新應用,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組成科技攻關小組,攻克了多項難題,在索塔、錨碇、主纜、鋼箱梁等施工中形成了五項關鍵技術。
與西南交通大學聯合成立BIM技術研發工作室,研究形成基於BIM模型的錨碇數字化建造技術;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研究重力式錨碇大體積溫度控製關鍵技術。大橋多項科技成果已實現了轉化推廣,在同類型橋梁上得到應用借鑒。其中,錨碇深基坑控製爆破開挖技術、錨碇(承台)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技術應用到在建合璧津高速公路油溪長江大橋項目上。
項目建設至今,已經獲授權8項,獲省部級工法7項,發表科技論文14篇,軟件著作權1項。榮獲杭州市“浙江三建杯”BIM建模工程師技能競賽團體賽優秀獎(綜合應用)。形成的多項關鍵技術擬報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項。
一路通串聯百路通
助力鄉村振興新引擎
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於2017年3月27日正式開工,曆經5載春秋,而今跨越長江。攤開地圖,可見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猶如一條騰飛巨龍,不僅將革命老區與大別山區緊緊地連在一起,更成為鄂東人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該橋是湖北省規劃的“七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網中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黃石棋盤洲“億噸大港”重要的疏港通道。大橋將有效分流滬渝高速、福銀高速過江車輛,緩解鄂東長江大橋通行壓力,從蘄春到黃石開車僅需20分鍾,比現有車程縮短40分鍾,結束兩岸百姓靠輪渡過江的曆史。
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消息,今年1至6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445億元,同比增長27%,創曆史新高,相當於2017年全年公路水路交通建。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22日,隨著直徑12 72米的興安號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津興鐵路(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
6月9日,在深圳前海媽灣跨海通道右線接收井中,直徑15.53米的媽灣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破岩而出,標誌著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中鐵南。
6月8日,由蜀道集團川高公司投資、四川路橋承建的沿江高速宜賓新市至金陽段(以下簡稱宜金段)關鍵控製性工程卡哈洛金沙江大橋四川岸主塔順。
一橋跨兩岸,5月27日0時,曆時1200餘天的持續奮戰,由蜀道集團下屬四川路橋大橋工程分公司承建的瀘州市神臂城長江大橋將正式通車,結束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