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平均時速不到40公裏,票價最低僅1元……如今,全國有81對公益性“慢火車”開行在大山深處,覆蓋21個省區市,經停530座車站,成為便利群眾出行的“公交列車”。2021年,全國“慢火車”共運送旅客1.7億人次,同比增長12.2%;強化涉農物資運輸服務保障,運送貨物7.2億噸,同比增長3.8%,減免費用14.8億元。
在風馳電掣的高鐵動車代表的“中國速度”時代,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慢火車”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甚至是落伍了。可正是這票價低、速度慢、站站停的“慢火車”,成為偏遠地區老百姓們不可或缺的重要出行工具,是鄉親們通往外麵世界的主要通道。
縱觀全國81對山區小慢車,無一例外都是沿途村民外出售賣農副產品、上學就業的重要途徑,有的甚至是唯一途徑。對於村民來說,小慢車不僅實現了他們擺脫貧困的夢想,更實現了他們走出落後的夢想。他們乘坐小慢車,將農副產品背去售賣,將春耕物資背到田間地頭播種。而他們的孩子,則是坐著小慢車去往學校,學到知識和文化。慢火車讓村民擺脫了貧困更擺脫了文盲狀態,豐富了物質更豐富了精神,奏響了助推鄉村振興新樂章。小慢車的便利交通和低廉票價,成為村民的雙重福利,成為將夢想載往彼岸的快捷通途。
不僅如此,鐵路部門還持續提升公益“慢火車”開行的質量和列車裝備水平,將沿線數百個村鎮如同串珍珠一樣連在一樣,帶動鄉村旅遊產業興旺,促進人才和資金加速向鄉村聚集,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的運輸支撐,奏響鄉村振興的時代最強音。不僅架起了老百姓心中幸福的橋梁,更加快了沿線百姓同全國人民一起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高歌猛進的步伐。
“慢火車”雖慢,但情誼深遠。“人民鐵路為人民”,幾代鐵路人用奉獻和創新精神,在祖國邊遠貧困山區幾十年堅持開行一趟趟“慢火車”。“慢火車”是邊遠地區百姓不可磨滅的生活印記,不可或缺的生命動脈和生長動力。可以說,“慢火車”雖慢,但承載的使命卻依然很重。(蘇梓鐸)
為切實保障項目職工合法權益和相關福利待遇,進一步推進項目幸福之家十個一建設,充分調動項目職工工作積極性,3月15日晚,中鐵二局四公司。
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秦州公路段聚焦抓學習促提升,引導幹部職工主動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上下一番真功夫、實功夫、苦功夫重要指示。
10月8日上午,55202次檢測列車從蘭州新區站緩緩駛出,標誌著銀川至蘭州高速鐵路中衛至蘭州段甘肅境內區段開始聯調聯試,線路正式進入開通倒。
廣西柳州訊(杜曉宏)截止2022年10月24日,中鐵建投廣西魚宜高速公路有限投資建設的梧州樂業高速公路(魚峰至宜州段)所涉三市征遷工作相繼。
10月25日,河北建工集團監督檢查室副主任焦玉民、幹事趙坤鵬一行到省二建四分公司廊坊體訓館項目督導廉潔文化示範點創建工作並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