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號.
江蘇最權威的政經資訊盡在這裏
10月3日
《新華日報》頭版刊發
《一個個“第一”,見證經濟支柱的誕生》
講述了江蘇工業
從7.6億元到4.9萬億元的躍升
從“弱且單一”邁向“強而健全”
其中,重點聚焦徐工起重機
從5噸到4000噸的跨越
看中國先進製造業的時代跨越
故事從“老五噸”開啟
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廠區入口處停放的一台綠色車輛樣本,仿佛把時光凝固。“一九六三年三月,中國首台自主設計製造的Q51型汽車起重機在徐工重型誕生,標誌著徐州成為中國工程起重機的發祥地。”展示牌上的這段說明,記錄著中國工程機械發展的重要曆史,也激勵著每一位徐工人接續奮鬥。
徐工Q51型汽車起重機
正是從Q51的5噸起重機起步,徐工一次次超越突破,在今年將最大噸位提升至4000噸,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到4000噸的跨越
目光移至上千公裏外的鄂爾多斯市,徐工在今年3月新推出的XCA4000輪式起重機已運至風電場,即將大展身手。“目前已完成車輛組裝,正在進行性能調試,計劃‘十一’後施工。順利的話,到時會以190米的高度打破全球吊裝高度新紀錄。”徐工重型全地麵起重機研究所總體室主任李長青自豪地表示。
徐工集團XCMG,讚147
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
來到徐工15年的李長青,見證了中國起重機大發展的進程。“我工作後的第一個產品,在2010年首次突破千噸級門檻。後來經過近10年沉澱積累迎來爆發,2019年達到1600噸,2022年是2600噸,今年再上新台階。”在李長青看來,徐工產品和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和國家發展緊密相連。“綠色化和新能源越來越受到重視,帶動了風電產業,我們在吊裝設備上予以保障,實現‘雙向奔赴’。”
徐工集團XCMG,讚16
從5噸到4000噸,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徐工起重機的奮進之路,凝聚著一代代徐工人的心血。“當年沒有電腦,隻能敲著計算器在紙上畫圖。5年研發曆程中,僅是我負責的底盤部分,就有手繪圖紙1.5萬張,整機圖紙超過3萬張。”說起30年前推出的160噸起重機,62歲的徐工重型退休工程師朱亞夫依然記得每一個細節。
後來,這款有著“亞洲第一吊”美譽的產品,在1994年9月到北京參加展覽,為新中國成立45周年獻禮。“我們迎難而上,終於把這件事辦成了。”朱亞夫說。
徐工集團XCMG,讚193
從戰爭時期的華興鐵工廠發展成世界綜合排名前三的知名品牌企業,徐工正是靠著拚搏奮鬥的精神不斷攀登高峰。如今,徐工正積極擁抱智能化、數字化浪潮,駛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我們正在設計研發導航平台,集合各種流程指導設計,從原來的靠經驗靠文本,轉變為信息化應用,讓技術人員有更多精力投入原創技術研發。”李長青告訴記者,平台應用後預計效率會大幅提升,以後不僅有師傅帶徒弟,還有“平台帶徒弟”。
“智改數轉網聯”之路
當下,“智改數轉網聯”是徐工的“董事長一號工程”。徐工重型作為試點單位,正在加快布局。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視察過的裝配分廠,作為“領航工廠”正在打造“領航示範線”。22個工位全部配有電子大屏,實時顯示出勤、生產計劃、質量等5項指標。“係統平台把關鍵設備全部聯網,整個生產情況通過數字化打通,在辦公室就能看到。”徐工重型總體工藝研究所所長王振說。
智能化改造,在徐工重型持續推進。“200多公斤重的輪胎,原來要4個人配合機械進行裝配,以後通過自動傳輸和自動裝配、擰緊設備,4台機器就可實現無人化操作。”王振舉例說明“智慧生產”帶來的改變。更讓人振奮的是,徐工重型新的廠區主體建設預計明年啟用。這個廠區從設計到規劃全部按照新標準,是一座真正的“智慧工廠”。
江蘇1號 江蘇最權威的政經資訊盡在這裏10月3日《新華日報》頭版刊發《一個個第一,見證經濟支柱的誕生》講述了江蘇工業從7 6億元到4 9萬億。
9月30日值此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央視播出國慶特別節目——《中國夢·家國情》在這場匯聚了各行各業精英展現國家發展與民族精。
聽說,徐工要迎來運動會啦~沒錯,狠狠期待了!2024年10月12日四年一度的體育盛事——徐工第十一屆職工運動會即將震撼來襲這不僅是一場競。
六月起航,徐工集團起重機械事業部啟動第七屆守護吊裝安全公益品牌活動,這是一場跨越國界的安全盛宴,一次全球吊裝人共築安全長城的壯麗征。
近日成都鄭老板的朋友圈火了一把滿屏徐工小藍成為討論焦點在踐行雙碳目標推進混凝土行業綠色轉型的當下徐工新能源攪拌車一馬當先百餘台車輛。
日前,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正式公示了2024年省首台(套)重大裝備認定名單在這份備受矚目的名單中徐工自主研發的XC9350電驅動輪胎式裝載機。
9月24日,全球礦業界目光聚焦於美國拉斯維加斯由美國國家采礦協會主辦的世界上最知名的專業礦山機械展會——美國礦業展(Mining E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