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如蠶破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磨礪之刃。明晰產業發展和生產管理的責任主體,力推簡政放權、優化審批流程,全麵推進精細化管理,持續深化三項製度改革,深入推進國企改革專項行動……去年10月,鐵建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暉在集團公司幹部大會上,對改革工作作出一係列部署。
第二期,聚焦改革,看改革之舉、改革之力。
改革,是一步接著一步的自我重塑。
創新創業十七載,鐵建重工從零起步,到破局引領,每一步的跨越,都是改革之下的碩果;從“兩型三化九力”,到“六大高地”,每一次的突破,都有改革之上的動因。一路奔來,我們用實踐印證——基業長青、長盛不衰的企業,一定是以改革創新引領、催生強大動能的企業。
時間奔湧向前,奮鬥永不停歇。站在新的發展時空坐標,鐵建重工踏出新一輪改革創新新實踐,我們不禁追問:為什麽改?往哪裏改?如何改到位?
對於這個命題,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暉這樣思考——
“麵臨內外部形勢變化,瞄準改革難題、發展課題、矛盾問題,用好全麵深化改革‘關鍵一招’。”在今年7月黨紀學習教育專題黨課上,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暉再次號召,向精細化管理改革創新要效益。
靶向發力,精準施策,鐵建重工黨委立足新起點、邁向新征程,一攬子舉措以新應新、以變應變,促推鐵建重工以敢破敢立的銳氣、敢打敢拚的姿態,在進一步深化改革中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落實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改革,總是在直麵問題中拓展“成長空間”。誰能夠率先破解新的“成長煩惱”,誰就能搶占發展先機,打造競爭新優勢。
然而,改革非同兒戲。我們深知,不改革不行,力度小了、方向錯了也不行,沒弄清楚就改更不行。在改革過程中,既要把握好“時度效”,又要明確主線、嚴守底線、不碰紅線。
在深水區激流勇進,“改革之舟”如何馭風踏浪?
觀大勢,識大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是繼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之後,又一項全局性、戰略性重大決策部署。新一輪改革行動給國有企業提供了“時度效”的標尺,注明了改革的主線、底線、紅線。
抓落實,幹實事。鐵建重工黨委錨定目標任務,從精幹、精簡、精細三個方向發力,把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作為“一把手”工作,在功能性改革和體製機製改革中書寫鐵建重工答卷。
向上接“天線”,向下接“地氣”,鐵建重工黨委科學處理改革中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係,把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落實到底,因地製宜開展鐵建重工改革實踐,實現“上”與“下”的共進共振。
強功能。充分發揮企業戰略功能價值,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持續鞏固主導產業基本盤,發展戰新產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製、安全支撐“三個作用”。
優機製。通過加強黨的領導、科學界定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完善董事會建設、深化三項製度改革,完善企業市場化運行機製,夯實企業治理之基,穿透式落實中國鐵建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年度重點工作,打造發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經營機製新、布局結構新的現代新國企。
經營質量是企業之基,一切改革為高質量經營服務。大刀闊斧地改,全麵係統地改,最直觀的落點,就是強化經營責任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進一步夯實“改”的基礎,提高“革”的成效。
在鐵建重工,事業部、分子公司和兩個研究設計院,是產業發展的責任主體,三總廠是生產管理的責任主體,責任主體就是改革的主體。
如何強化經營主體責任?“責任主體要根據市場需求、市場環境、競爭對手的變化,不斷調整和創新,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確保有力統籌和指揮。”在今年7月召開的年中工作會上,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暉再次強調各責任主體的職責和考核要求。
鋪開措施網,織密改革線。從創建“一區域一策”個性化經營模式、完善經理層任期製和契約化,到優化激勵機製、全麵實施“一企一策”“一人一表”考核要求,鐵建重工加快構築新型經營責任製,推動改革向實向新、行穩致遠。
抓實精細化管理和降本增效
企業的改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當以運營效率提升為導向,多的減下去,缺的調上來。
以改革之契機,開發展之生麵,一場優化運營效率的深刻變革,在鐵建重工全麵開啟。
調優運轉方式,上演“動力變革”——
今年是鐵建重工管理提升年,簡政放權是重中之重。簡政放權,顧名思義,一是下放權力,目的是壓實各經營主體責任,統籌推進產品產業轉型升級;二是簡化流程,目標是簡明扼要製度流程,以製度流程固化改革成果。
簡政放權動真格,企業生態添活力。“不要擔心放權就亂,關鍵是要看人、看幹部。”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暉對此強調,從內部政治生態、管理角度看,簡政放權賦能公司治理,激發和調動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
厘清管控模式,奏響“效益變革”——
成本管控,是企業當下的經營力,更是未來的競爭力。具體到管控體係,要站在高處,落到實處,抓大不放小。
在高處抓大——全麵推進精細化管理,把精細管理作為“一把手”工程和長期戰略工具,創立具有鐵建重工特色的精細管理模式,一體推進各項業務降本增效。
在實處抓小——樹牢“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過好“緊日子”,換取“好日子”,多措並舉全麵打好降本增效“組合拳”。
觀念的轉變,最難,也最關鍵。
“精細化管理不是一個階段性的工作,是要長期堅持的發展戰略,貫穿企業管理各個方麵。”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暉屢次強調,精細化管理是否做得好、做得成功,最終體現在產品質量和成本上。
管理要精細,全員要參與。“精細管理隻有一部分人參與,沒有全員這個概念,就一定會失敗,或者說效果一定不好。”在今年年中工作會上,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暉要求加大培訓力度,把精細管理理念下穿到班組長層級。
管理要精細,技術要支撐。運用有效工具,實施精益項目,疏通堵點卡點,形成紓困合力,依托信息技術貫穿精益生產活動全鏈條全過程,支撐精細管理落地,實現運營效率最大化。
管理、製度與流程,共同構築了一個企業的運營靈魂,在改革深化提升中,全麵推進精細化管理,鐵建重工高質量發展路徑更清、目標更明——就是真正實現“產品優質、效益優良、幹部優秀”。
錘煉“三有幹部”和“四支隊伍”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選人用人育人,是做企業的關鍵。
“企業發展,關鍵在人,核心是幹部隊伍。”“國之重器,人才為要。”“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打造卓越的人才隊伍。”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暉對選人用人育人這個關鍵問題,有著深刻理解和切實舉措,屢次強調要注重培育有創新能力、市場意識和家國情懷的“三有幹部”,著力推進以具有團隊精神的管理人才隊伍、具有悍馬精神的經營人才隊伍、具有科學家精神的研發人才隊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隊伍為主體的“四支隊伍”建設。
打造“三有幹部”“四支隊伍”,是鐵建重工持續完善“叢林法則”人力資源管理體係,築牢新質生產力發展人才根基的總開關、總閥門,也是企業在進一步深化改革中高質量建設大國工廠、鍛造大國重器,全力推進“六大高地”戰略目標的總抓手、總驅動。
改革路上,沒有旁觀者、局外人,躬身入局者進,袖手旁觀者退,主動改革者上,被動改革者下。
——下基層,這是改革的導向,更是自我淬煉的途徑。
企業的一線,有最實際的問題、最前沿的矛盾、最鮮明的製與治的碰撞,是幹部職工實踐的原野、曆練的疆場。向上對標,沒有基層工作經曆,必須下基層;自我比照,我們的幹部職工是否經過基層崗位磨煉?時間和業績會給出每一個人的答案。
——“找位子”,這是改革的推力,更是人才的“煉爐”。
三項製度改革,是鐵建重工的傳統,並在新的改革語境中持續深化。在鐵建重工,競聘上崗常態化、製度化,內外部人才通過同台競技“找位子”,每次有各約5%的人員晉升或落聘,幹部“能下”、員工“能出”、收入“能降”、機構“能減”,“四能機製”加速構建人才“雁陣格局”。
數據最有說服力。今年以來,鐵建重工“勸誡、降職、免職中層幹部”22人,其中降職免職17人;三項製度改革實施以來,企業累計“勸誡、降職、免職中層幹部”72人,其中降職免職42人。
——“一人一表”,這是改革的手段,更是提質增效的硬核舉措。
全麵開展“一人一表”考核,總部先行,子分公司、研究院、事業部、指揮部跟進,真正做到“人手一契約、人人有本賬、人人擔指標”,切實樹立“上崗靠競爭、收入比貢獻、提拔看業績”的鮮明選人用人導向,推動各責任主體工作質效齊升。
集結改革之力,創造新的更大成績。
當下的鐵建重工,縱有市場經營涉灘之險、科技攻關爬坡之艱、智能製造闖關之難,依舊挺膺擔當、聚勢奮進,以改革之火點燃發展之光,塑造自我,再創輝煌。
“曆史隻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將改革進行到底,我們步履穩健,動力拉滿。
提起山西男籃的主場你會想到什麽?紅燈籠的美名魔鬼的主場氛圍還是鋪天蓋地的助威聲?12月16日山西男籃95:94主場1分險勝遼寧男籃同樣為球迷。
長期以來,中國重汽堅持深耕細分市場,以高品質、高安全、高承載能力的集成優化降重措施,精心打造讓客戶最賺錢的全係列產品。
11月26日,2024年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首日,來自中國本土的徐工集團以一場全麵的技術展示吸引了眾多目光。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農業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七屆成立大會暨2024年年會上,對榮獲第六屆全國農業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全國農。
140MPa極限壓力測試 2200kW滿負荷運轉……順利通過層層加碼、幾近苛刻的工況模擬測試近日搭載濰柴20M33柴油發動機徐工首台。
為提升三一海外整體一線服務技能水平,優先培養種子選手,三一集團亞太大區聯合人資總部全球培訓部先行先試,選拔組織了9國19名語言、技能。
近日,中鐵工業監企共建促營商 家規傳承潤萬家——好家規廉潔文化匯演暨監企共建活動在北京舉行,公司工藝中心張曉嬌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