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山東臨工再次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技能人才培養的焦點!10月底,連續兩場備受矚目的高端技能競賽——第二屆全球服務技能比武大賽和2024全國工程機械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在山東臨工成功舉辦,展示了山東臨工在職業技能培養上的深厚底蘊,更彰顯了其在推動行業技能人才水平提升方麵的責任擔當。山東臨工副總經理宋曉穎,就技能賽事舉辦、內部人才培養及海外人才培養等話題與媒體進行了深入探討。
以賽促學搭建技能比拚平台
人才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談及舉辦兩場大賽的初衷,宋總表示:“承辦這兩項大賽,源於我們多年人才培養的積累和經驗。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平台,為技能人才提供一個展示自我、交流技藝的舞台,同時也為了尋找我們與外部人才培養上的差距。”
第二屆全球服務技能比武大賽吸引了來自十多個國家的臨工海外服務工程師參與。他們通過專項培訓和實操演練,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技能水平,更為山東臨工的本地化人才培養和海外服務整體技能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宋總強調:“隨著臨工的國際化步伐加快,海外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要。我們通過這樣的比賽,實現了全球服務人員的技術提高,更好地保證了我們對客戶服務的質量和服務滿意度的提升。”
而全國工程機械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則為來自全國的裝配鉗工搭建了一個技能比拚與交流的平台。宋總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比賽,推動行業技能人才水平的提升,同時也為臨工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內部人才培養打造高素質工匠隊伍
作為山東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首批試點企業,山東臨工深入貫徹“人才強企”戰略,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工匠人才為目標。宋總介紹道:“我們擁有完善的技能培訓體係和職工發展體係,通過產教融合中心、技師工作站等平台,進行梯隊式人才培養。對內,我們係統性開展員工的職業技能提升。對外,作為‘鏈主’企業幫助供應鏈廠商開展精益生產的人才培養,並與眾多高等院校開展企校研學,為整個行業鏈條的職業技能提升貢獻力量。”
在職業技能培養方麵,山東臨工有著一套完善的體係和舉措。公司投資2000餘萬元建設了產教融合中心,每年組織各類培訓150期次以上,參訓人員達到9000人次以上。此外,山東臨工還實施了“四級帶徒”製度,依托技師工作站進行梯隊式人才培養。這一製度不僅為新員工提供了快速成長的通道,更為公司培養了一批批技藝精湛的技能人才。
在職業發展方麵,山東臨工創新搭建了“五級五通道”職業發展模式。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的職業晉升壁壘,為員工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員工可以通過技能鑒定、勞動競賽等方式獲取不同的技能等級,並享受相應的待遇。成績突出、創新力強的員工還可以破格晉升,這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正是憑借著這樣一套完善的職業技能培養體係和舉措,山東臨工在職業技能培養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目前,公司高技能人才占比達55%,技師及以上高技能人才880餘人。其中,國家級技能大師1人、全國技術能手3人、魯班首席工匠、齊魯大工匠1人、齊魯首席技師11人、市級以上技術能手和創新能手60多人。這些技能人才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山東臨工的發展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海外人才培養助力國際化戰略
近年來,基於多年來對海外市場深耕,山東臨工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銷量連續多年穩步增長,產品銷往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單體生產量位居前列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
在海外運營策略上,山東臨工堅持本地化人才、本地化運營、本地化服務,精確匹配當地市場需求。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海外人才的培養也日益重要。宋總表示:“在海外人才培養方麵,山東臨工通過多個途徑進行培養。一方麵,通過網上的Elearning係統進行產品知識的全球普及;另一方麵,派出國際化技師到全球各地進行培訓。此外,還通過全球比賽大賽等方式將全球各地的服務人員帶到本部來,對產品進行更深入、全麵的培訓。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海外服務人員的技能水平,更為山東臨工國際化戰略的實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發展無止境,創新不停歇,全球化發展需要人才隊伍強有力的支撐。山東臨工將繼續秉承“人才強企”戰略,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工匠人才為目標,不斷完善職業技能培養體係和舉措,為行業培養更多工匠人才,為推動中國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今夕家家逢萬喜,朝日歲歲多勝意。值此除夕團圓時,山東臨工送出誠摯的祝福:祥蛇攜福至,舊歲換新顏,蛇舞春風,順遂如意,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