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现代社会中女性的身份早已越来越丰富,母亲、妻子、女儿、职场女强人……她们可以刚毅勇敢,也可以温暖柔软。无论哪一种身份和姿态,女性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女性“她”力量得到了社会的关注认同,并在不同领域闪耀着光芒。
多年前,施伟斌董事长曾撰文一篇,以赞扬“她”的力量。今日再度推送此文,祝福天下女性节日快乐,活出真我!
旧文分享(2006.7.31)
美国语言学会前阵子举办过一次有趣的评选活动——“世纪之字”选举。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有“自由”“正义”“科学”“政府”“自然”“OK”“书”“她”……而进入决赛的只有“科学(Science)”及“她(She)”。最后,“她(She)”以高票胜出,获得了“21 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之荣誉。
记得十几年前在英国念书时,有一次与同学们谈论男女平等的话题,我曾经开玩笑说,西方人容易制造男女不平等的观念而中国人就不容易,原因是西方人常常在语言里强调他或她(He or She),而我们中国人则用一个字“他”来概括男女。
被有趣的选举吸引,我特地翻查了一下资料,得知在12 世纪之前的英文字典中还没有“她(She)”这个字。“She”这个字出现于12 世纪之后。而中文的“她”字进入汉语字典更不过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小说中的第三人称代词男女不分,一律写成“他”。
到“五四”运动时期,曾留学法国专攻语言的刘半农认为,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再加上翻译外国文学渐增,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繁,若只用一个不分性别的“他”字是不够的。于是刘半农在1917 年翻译英国戏剧《梦魂》时,就试用自己创造的新字“她”。随后为了推广使用“她”字,刘半农在1920 年写了脍炙人口的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此诗歌后来由赵元伦谱曲,成为现代著名歌曲。从此“她”字在中文正式启用,并被编入汉语字典之中。
话说回来,我在英国求学时代所说的话只是开玩笑而已。实际上,中国古时一直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重男轻女的观念,直到近代才有根本的改变。
在中国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女性一直游离于社会工作之外。能像花木兰那样获得机会,恐怕是许多古代女性曾经的梦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从事社会工作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20 世纪人类社会基本上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生产结构的变动使男性体力的优势趋弱,智慧和才华成为职业生涯的决定因素。同时,教育广泛普及也为女性进入社会提供了可能。据一些官方统计数字表明,大陆有一些大学的女生比男生多。在我的印象中,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也出现了这种现象。
“她”字被推选为“21 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意味着女性将在21 世纪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方式将不再是体力,更多地表现在策划、推广、沟通、联络、互动、服务、协调……而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关爱、注意力及第六感觉的优势,将在21 世纪大显身手。
所谓,巾帼不让须眉,确实如此。
施伟斌
2006 年7 月31 日
2月14日至16日,英达科技集团召开2025年打破常规,狠抓落实专题管理研讨班。集团董事长施伟斌、企管委领导。
交流会现场摘要12月8日,【创新无处不在苏港合作交流会暨2025年江苏省香港商会春茗—港企联谊聚会(无锡站)】在无锡举办。
全国香港商会会长联席会议1月21日,全国香港商会会长联席会议在南京玄武湖畔思享会会址召开。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见证联盟成立1月21日,全国香港商会会长联席会议在南京思享会会址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出席并见证全国香港商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先生出席并见证全国香港商会联合共识签署仪式梁振英主席与全国香港商会会长们在思享会会址前合影摘要11月21日,全国香。
▲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现场1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江苏大会堂隆重开幕。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智能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世界的面貌。它们不仅在工业生产线上大放异彩,更在医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