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484.5公里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是世界上首条穿越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快速铁路。目前全线已正式进入铺轨阶段。(戴军武 唐名娟摄)
3月5日上午11点,随着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的建设者将2段500米长的钢轨稳稳地铺设在郑西客运专线洛阳南段的道床上,宣告世界上首条建设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速铁路正式进入铺轨阶段,为“两会”的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郑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规划中徐(州)兰(州)铁路的中段,东起郑州,西至西安,延长至宝鸡,全长484.5公里,其中河南境内318公里,于2005年开工建设。线路穿越豫西山地和渭河冲积平原,南倚秦岭,北临黄河,沿线80%区段为黄土覆盖,是穿越我国西北黄土地区最长的高速铁路。在湿陷性黄土区进行高速铁路施工建设是国际性的技术难题,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首次。
担任铺轨总指挥的是曾征服世界第一高隧,攻克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难关的况成明。如今已是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副总经理的他介绍,郑西线采用的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跨区间无碴轨道无缝线路工艺技术,所使用的是500米长轨,并采取先进焊接技术,在现场将整条线路的若干钢轨和道岔连成一个整体,而普速铁路使用的是25米铁轨,每25米就有一个接头和轨缝。与传统的铁路线路相比,无缝线路彻底实现了区间线路无缝化,在其长钢轨段内消灭了轨缝,从而消除了车轮对钢轨接头的冲击,减少了行车的阻力、振动及噪声,全面提高了线路的平顺性与整体强度,使得列车在高速运行时更加安全平稳舒适,延长了线路设备和机车车辆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量,并能适应高速行车的要求,是轨道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目前,该工艺正逐步应用到我国客运专线、城际轨道、地铁等高等级铁路中。
在施工中,由于每段钢轨长500米,重30吨,以往铁路施工的人海战难以担负。为此,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投入巨资购置了拖轨车等大批高新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安全保障。据了解,原来普通铁路铺轨施工,动辄需要直接劳力上1000人,有了这批新设备,所有人员加起来不到300人。据施工负责人李学荣称,他们的铺轨能力每月90公里左右。
本次铺设的标段位于河南省内,东起荥阳站东端,西止于阌乡隧道出口。途经荥阳市、巩义市、偃师市、洛阳市、渑池县、三门峡市、灵宝市,全长279正线双线公里,预计在5月底结束,为年底全线建成通车做最后的冲刺。
据了解,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通车运营后,高峰时平均每10分钟可发行一列客车,从郑州到西安的行车时间将从现在的7个小时缩短到2个多小时。届时,在豫陕两地间将形成一条的大能力、快速度、全天候的客运大通道,并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全面提升陇海铁路郑州至西安段的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对加快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郑西客专采用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跨区间无碴轨道无缝线路工艺技术,最高行车时速可达350公里。(戴军武 唐名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