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中铁二十局集团一公司承建的十(堰)天(水)高速公路12标段位于“中国最美丽茶乡”的陕西西乡县,施工人员时刻不忘环境保护,壮丽的建设场面与当地“人在画中走,心在仙境游”的美丽景色构成一幅和谐画卷。
西乡县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自然景色秀丽。新建的十天高速公路宛如龙蛇行走于群山之间。二十局集团一公司承建的标段全长8.435公里,包含特、大中桥8座,3460.17延米,钻孔桩546根,墩柱382根,路基挖方136万立方米,填方76万立方米,路基防护7.5万方。具有桥梁隧道众多,土方开挖量大等显著特点,如何在保证施工进展的同时尽量保持当地原始自然风貌,就成为项目部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
上场伊始,项目部就组织大家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和《水土保持法》等相关的法规、政策,增强全体人员的环保意识。施工中,他们将作业范围严格控制在设计核准的用地界限和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内、外的植物和树木等尽力维持原状;对可移植保护,则派人小心进行保护性移植。
横跨牧马河的魏家沟大桥,全长660米,有54个桥墩位于主河道上。为保护水质,项目部严格控制生产和生活排污,料场、废弃物堆放场、机修场地和工程队营地都远离河道。项目部在安排工期时,尽量选择枯水季节施工,并采取筑土围堰的办法,防止桩基承台施工中的弃土进入地表水体。
为控制扬尘污染,项目部组织2台洒水车,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随时保持便道和路基的湿润。行驶于316国道上的拉土车,车厢一律用帆布覆盖。此外,项目部还专门组织4支清洁队,将管区内国道段每天清扫一遍。
为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项目部加强拱形护坡施工质量控制,严防因土方开挖引起的山体滑坡灾害。此外,项目部抓紧春夏大好时节,在完工路段播撒草籽,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陕南地区山峦纵横,耕地资源相当有限。项目部在尽量少征用耕地的同时,还积极帮助当地居民“围沟造地”,开发出大量平整土地来。桥梁路基施工中挖出的大量土方,项目部组织机械将其填筑在距离公路不远的3处荒沟,压实平整。3个弃土场共造出70余亩新地,马踪滩、李家沟等村的百姓从祖祖辈辈居住的大山里搬出来,在这些新平地上建起了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项目党委书记张林彦介绍,青山依然在,绿水照常流,严格的环保措施,使得当地“青山依然在,绿水自在流”,充分展现了企业形象,也与当地百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如今不但阻工现象少了,老百姓主动支持、理解、帮助施工单位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