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十大标志事件
高校设立工程机械专业:1953年,上海交通大学在起重运输机械专业开设挖掘机专业课,同时聘请苏联专家授课;1954年,唐山铁道学院创建“筑路机械及货物装卸运输机械”专业;1956年,同济大学成立建筑机械教研室,1958年,正式建立“建筑筑路机械”专业。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专业教育的开始。
一机部五局成立:1960年12月9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五机器管理局(工程机械局)。该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以军为主、兼顾民用”的原则,负责规划和管理军用和民用工程机械的生产、技术工作。一机部五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逐步形成。
工程机械研究机构创建:1961年11月,一机部在北京组建工程机械研究所,作为行业的科研试验中心和技术总归口单位。1962年由北京迁往广东韶关;1963年迁至天津,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前身)。1963年11月,成立于1959年的建筑工程部建筑机械金属结构研究所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建筑机械研究所(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前身)。两个研究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科研体系的初步形成。
《工程机械》杂志创刊:《工程机械》杂志在1963年出版2期试刊后,于1964年正式创刊。这是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本专业科技期刊,为行业技术、信息的交流搭建了平台。
履带式推土机技术引进:1979年9月,机械工业部组织山东推土机总厂、上海彭浦机器厂、黄河工程机械厂、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和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签约引进日本小松制作所三种型号履带式推土机全套设计制造技术。开创了中国工程机械大规模技术引进的先河。
徐工集团成立:
首届BICES在北京举办:
柳工上市:
行业两大协会合并:
工程机械进出口实现顺差:2006年,中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89.43亿美元,其中进口39.31亿美元,出口50.12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首次实现顺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自此,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国际化步伐开始进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