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大陆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海底隧道,是厦门进出岛第五条通道,该隧道全长5.951公里,隧道按高等级公路的设计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具有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地下工程施工与发达国家的施工技术距离进一步缩小。中铁一局承担2910米的正洞和一座竖井的施工任务。中铁隧道承担该隧道A1标合同段施工任务,包括左线行车隧道3160米,服务隧道3158米,车行横洞3座,人行横洞6座,通风竖井1座,集水池1座。
中铁一局五公司厦门海底隧道项目部在该隧道施工中,改革创新“穿越海域富水砂层”新技术填补了国际上海底隧道同类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的空白。编撰完成的两项工法《浅滩富水沙层CRD施工工法》和《浅滩沙层大直径竖井施工工法》在世界隧道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中铁隧道在工程施工中,面对风化土层、透水砂层和风化深槽这三大世界性难题,开创性地运用CRD工法攻克了长达1118米的全强风化软弱围岩,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加固地层,成功穿越行车主洞60米的F1风化深槽、112米的F4风化深槽、30米的F5风化深槽及服务洞92米的F1风化深槽、81米的F4风化深槽,克服了涌水、涌泥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工5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死亡事故,创造了海底隧道施工的奇迹,充分展示了隧道专业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实力,在交通部、省交通厅、省质监站、厦门市政府、业主、驻地监理等各单位组织的屡次检查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受到一致好评。为此,业主对中铁隧道翔安隧道A1标段主洞和服务洞各追加了500米的施工任务。
翔安海底隧道使厦门交通形成了从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体交通格局,打破了厦门城市东扩的交通“瓶颈”,促进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也为厦门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