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局集团二公司担负京沪高铁土建一标1、4、5工区施工任务,全长近34公里,有京沪高铁“龙头”之称。穿越繁华的北京市、廊坊市,有跨越的5条运营铁干线等空间刚架,有京沪高铁全线唯一的一处既有线1.8公里三道运营铁路干线站改工程,又有中国高铁首座钢箱拱转体桥,如此重难点工程达20余处,安全风险高、社会干扰大、技术工艺新,备受上下关注。走完京沪高铁全线会有这样的感觉:“京沪高铁能否如期通车看龙头,龙头地段看十七局集团二公司!”
十七局集团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成志宏带领先遣人员踏勘现场后,派出山西省技术创新岗位能手贾建平担任科技含量高、技术新、风险大的一工区经理,派出具有30多年施工与管理经验的戴志安担任工期紧、安全防护要求高的4、5工区经理,抽调公司精兵强将,展开京沪高铁攻坚。
在临近既有线和跨线作业中,项目在全员安全培训的基础上,设立项目安全总监,组建上百人的安全员、防护员队伍,明确危险源,对每个工地24小时安全监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每一次要点施工,在精心组织的基础上,请来铁路部门现场防护,在规定的三个要点时间内实现了廊坊站改1.8公里三股运营线路顺利拨接,在12个要点内完成跨五条铁路线的西黄左线空间刚架长35.3米、高2米,重达54.7吨的45片横梁吊装,一工区架梁顺利跨越三处铁路,受到北京铁路局领导好评。
面对技术挑战,十七局集团二公司成立了京沪高铁科技攻关小组,对技术难点组织专家反复论证、评估,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为施工提供了技术和实践的支持。跨京开高速公路钢箱拱转体桥顺利转体和成功合龙,受到了铁道部、京沪公司领导的好评。
为了抢回征地拆迁滞后和施工干扰而耽误的工期,项目在加大征地拆迁、解决社会干扰力度的同时,科学组织施工,优化资源配置,适时展开突击,发挥党政工团的作用,激发职工的施工热情和创造活力,通过增加投入、见缝插针、集中优势兵力突击等形式,攻克一个个难点,晚开工一年多的一工区15个特殊结构完工,与别的工区工期基本同步,为无砟轨道施工全面展开创造了条件。
目前,十七局集团二公司京沪高铁工地成为京沪高铁的一道风景。五月份以来,先后有俄罗斯高铁考察团、中国土木协会的领导、中国房地产企业老总等国内外朋友在京沪公司董事长蔡庆华的带领下前来参观,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也光临京开转体桥检查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