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运“大考”中,铁四院勘察设计的无论是沪杭、沪宁、郑西、广珠、武广、昌九等高速铁路,还是宜万、武九电化、京九电化等普速铁路,或是南京站、苏州站、广州南站、武汉站等大中型现代铁路客站,都承载着广大旅客的青睐目光,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出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着分流效应,让回家的人们走得更快更舒适。可以说,春运期间这些铁路及客站节节攀升的旅客发送量,是对铁四院最好的褒奖,也是铁四院为“和谐春运、平安春运”目标的实现作出的重大贡献。
铁路现代化成果在上海得到了率先体现。沪宁、沪杭、东南沿海、合宁、合武高速铁路以及上海虹桥站等现代化新客站的投入使用,大幅提升了上海铁路的运输能力,为应对春运客流高峰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保障,沪宁、沪杭间在春运期间旅客已经可以做到随到随走。而沪宁高铁、合宁高铁、沪汉蓉通道南京枢纽联络线等投用后,南京地区的枢纽功能显著提升、运输能力大大增加,旅客出行条件大为改善,南京站的春运面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郑西高铁开通运营一年来,实行公交化运输方式,有效地缓解陇海铁路的运输紧张状况,设备质量可靠、运行秩序良好、安全持续稳定,以其安全、快速、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赢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去年12月22日建成通车、被称作“筑路禁区”的宜万铁路,与达成、达万铁路相衔接,大幅提升了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几千年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得到改变。三至五年内,西南地区将构建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铁路网,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将成为现实。
今年1月7日建成通车的广珠城际铁路以安全、快速、舒适等优势备受旅客青睐,成为老百姓出行的首选。开通以来客流需求旺盛,列车上座无虚席,上座率100%,2月4日发送旅客突破8万人。在珠海北站,尽管市政配套设施尚未完全到位,但并不影响旅客选择城际铁路出行,火爆的场面完全出乎意料。
武广高铁自2009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以来,客流量持续攀升,累计发送旅客2400万人,极大地缓解了京广线南端运输紧张状况,年增运货物8760万吨,成为助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春运期间,武广高铁客流旺盛,趟趟爆满,正月初三发送旅客高达1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