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誉“大力士母亲”的宣化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宣工)有着60年的建厂史,随着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风生水起,曾经的“老大”逐渐落后于行业的发展速度。2010年7月28日,宣工加入河北钢铁集团。同年10月,投资4.6亿元的西山工业园铸造技改项目、南厂区技改项目先后开工,开始了从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的转型。
昔日辉煌
宣工60年的历史,写满了辉煌:1965年生产出全国最大马力推土机,1999年成为河北省机械制造行业第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2003年推土机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1/3,宣工产品被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为“中国名牌”,“宣工”也是中国驰名商标……
这些荣誉,技术中心副主任葛根全如数家珍。
1983年,葛根全从太原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宣工,开始了每天“趴在铜版上埋头搞设计”的日子。年龄49岁的他,厂龄却有29年,他把自己的年轻岁月都奉献给了这里。
“我们那一批分来20多个人,现在还留在这里的也就不到10个了。”说起过去,说到人才流失,葛根全语气里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不过在我们毕业那个时候,能够分到宣工来工作,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葛根全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这个集体的维护,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据葛根全介绍,宣工在70年代末引进美国卡特技术,当时属于全国推土机八个主导厂家之一,并且承担过制定国家G6D标准的制定。其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全国前列。
被迫转型
由于卡特技术工艺复杂、门槛高,外行想进入这个行业困难,宣工在多年间一直处于“安全”状态。
“什么都干,什么都干不好。”葛根全说,现在看来这是2003年以后,宣工的发展落后于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2003年全国每年推土机销售总量也只有3000台左右,技术又比较专,宣工当时产品品种多、主次不清,就出现了在统一马力推土机销售中的“自己打自己”状况。140系列、150系列、130系列、高驱动系列,光是165系列就设计过15个品种。
加上当时国内的推土机市场开始出现变化,以“山推”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引进日本小松技术,全力发展小松系列推土机。因为小松系列推土机在工况及使用情况上更适合我国国情。所以直接导致了始终沿用美国卡特技术的宣工推土机市场份额的减少。
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推土机在宣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来有意发展装载机、挖掘机的宣工白白失去了在这方面的先机。“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存在问题的。推土机、挖掘机每年全国的销售量有十几万台,当初和我门合作的一个企业,现在每年的销售量也达到了3000台左右,由于我们当时的主要精力都在推土机上,错过了发展好机遇。”
2010年7月28日,经历了重组、合作、破产等风波的宣工正式并入河北钢铁集团,开始另一段新的发展。
首先,他们邀请国内工程机械知名专家和技术人员仪器进行产品诊断,最终确立了产品型谱。改多为少,去杂求精。面对国企、民企、外企投资企业在国内装备制造市场三分天下的形式,把眼界瞄向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制高点,全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优势、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经过产品调整,宣工除了保留140、165两个传统优势品种外,主攻SD7/SD8B/SD9高驱动系列,方向更加明确,人力物力的使用也更加集中。葛根全说这是“真正上了一个大台阶”。瞄准高端的“精品家适度规模”差异化发展路线,让宣工高驱动产品在市场上又一次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市场。
华丽飞跃
2010年10月18日,集团批准南厂区技改和西山工业园区铸造仪器两大项目,10月31日西山工业园区铸造仪器项目奠基,11月3日南厂区技改项目正式动工。“南厂区技改和西山工业园铸造一期项目为宣工未来的发展插上腾飞的‘双翼’,为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厂区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将形成年生产推土机3300台以上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大幅增加了高驱动产品的生产能力。整个项目新增及更新设备351台(套),占投资总额70%以上的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9台关键设备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进口设备。同时淘汰119台技术水平偏低、报废在用的落后设备,理顺工艺衔接,搬迁设备238台(套)。
对于葛根全,使他体会最深的就是设计工艺的“一体化”。以前,设计和工艺是分开的,以至于有些很好的设计由于工艺问题不能在产品上体现,需要反复修改。现在,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一起工作,设计的同时就能很好的得到工艺人员的反馈,极大的缩短了从设计到应用的时间。
“像SD6G二次开发,今年年初才开始的设计,到今年11月底就能生产出样机,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葛根全充满自豪的介绍到。
2010年之前,宣工只有3项实用新型技术授权。短短一年间,宣工就申报了15项,其中有2项发明。基层职工合理化建议提报数量从过去一年几条骤增到一个月20余条。
今年3月,宣工SD8B、SD9高驱动履带推土机通过省级鉴定,其中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宣工首台电控推土机SD7已经研制成功,传动系统采用新型电液控制代替了传统的机械、液压控制,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上半年宣工的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