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几十年快速建设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如今已然羽翼丰满,正在越来越多的把眼光和胃口放到了全球。随着中国龙年的开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更如蛟龙出海,发起了对全球工程机械巨头的“扫货”行动。中国曾经高山仰止的外国“师傅”们,在欧债危机、自身经营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最终低下了高贵的头。
相比于矿产资源和汽车收购的多舛,中国工程机械业海外并购的凯歌频传,更让人们振奋。不过,兴奋之余也需要清醒的意识到,“蛇吞象”式的并购虽然值得称道,但是,被食物撑圆了肚子的时候,也是其最脆弱的时候。
国内市场天花板倒逼工程机械企业征战海外金融资本助力“不差钱”
分析人士指出,欧债危机使得欧洲多数企业面临产品销量下降的窘境,从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并购机会
2012年新年伊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海外并购就连下两城。继三一重工(600031)收购德国混凝土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后,同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龙头的柳工(000528)2月1日公告称,以人民币3.35亿元和偿还调减负债的方式,最终敲定对波兰HSW工程机械业务单元项目的收购。
此外,还有消息称,与三一重工同为中国工程机械巨头的徐工集团正在与业内排名第二的某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传闻称收购事宜正在议定中。如果成功,将成为继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排名第3的意大利CIFA与2012年三一重工收购行业内排名第一的德国Putzmeister之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三起重要的海外并购。
除上述海外并购项目外,工程机械仍有其它知名企业也同样在打着投资海外的主意。
有分析人士称,欧债危机使得欧洲多数企业面临产品销量下降的窘境,从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并购的机会。此外,国内行业的迅猛发展造成国内产能相对过剩,这也是企业投资海外并购的一大因素。
行业三巨头打造企业航母
近5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达2200亿美元,全球排名从第18位跃居至第5位。而这5年也是工程机械行业加速投资海外的5年,2011年以来,很多工程机械企业纷纷瞄准海外市场,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
自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开始,2012年1月,山东重工公开称,旗下潍柴集团正洽购意大利豪华游艇制造商法拉帝,法拉帝报价3.5亿欧元,拟出售75%的股权给山东重工,包括商标、船厂、销售网络等。
此外,2011年5月、6月,山东山推(南非)有限公司、山推俄罗斯公司相继成立,标着山推股份(000680)国际布局不断深入,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京城重工也于2011年成功收购日本长野工业株式会社。
2012年初,经过一年多的谈判,柳工收购波兰HSW民用工程机械事业部终于修成正果。最令人震惊的是,三一重工以闪电般的速度收购了业内排名第一位的德国普茨迈斯特。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继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先后将业内排名第一与第三的意大利CIFA和德国普茨迈斯特收入囊中之后,近期,又传出三巨头之一的徐工集团正在与业内排名第二的某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传闻称收购事宜正在议定中。一旦成功,则代表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可能孕育出三家航母型的国际知名公司。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谢家宸向本报记者指出:“三大工程机械巨头海外市场的投资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技术、市场、管理等各方面都是一次大的提升,但同时,海外投资也有其隐藏的风险,目前主要的投资方式有兼并收购、自行建厂等。”
谢家宸认为,随着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未来海外市场投资将加速,因为国际巨头的海外市场部分在整个市场中占据大部分比例,因此,未来内地企业要想成为国际巨头,海外市场的拓展不可避免。
三巨头H股筹资超300亿元
为了能够完成“蛇吞象”的壮举,上述三巨头皆在2011年推出了在H股筹资的计划。有数据显示,2011年1月6日,中联重科总额达1.3亿股的H股超额配售权获得全额行使,准备募资19.48亿港元,加上此前募集的130.33亿港元,其H股发行募资总额预计近150亿港元,创1998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融资之最。
而完成A股定向增发3个多月的徐工机械亦投身H股。于2011年1月5日宣布H股上市计划,发行上限为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0%,同时实施10送10股派1.2元的分配方案。以徐工机械当时10.31亿股总股本、59元左右股价计算,考虑送股因素,发行H股募资规模将不低于人民币100亿元。
另外,在2010年4月,国内另一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亦曾表示,要通过H股上市募资100亿元以上。
去年1月份,中联重科登陆H股后,董事长詹纯新曾表示:“中联国际化目标是,到2015年,海外销售要占总销售额的40%。”
三一重工和徐工集团2015年的销售计划都在3000亿元左右;中联重科将超过千亿规模;厦工,柳工等工程机械企业的销售收入预计也将接近或者超过千亿规模。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谢家宸指出,工程机械行业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尽管当前经济形势并不明朗,但国家主要政策支持较为清晰,在经济形势平稳的情况下,若能继续保持对行业的支持,有望实现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