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河北将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规模有望超1000亿元,比“十一五”超出两倍,重点做好科学规划、资金投入、质量保障等工作。
河北是农业大省,但农田水利设施底子薄、欠账多。因此,河北省决定把“十二五”时期作为水利建设关键时期。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提出,大力兴办水利是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必须扎实做好水利工作。
科学规划保目标。河北省确定在“十二五”时期进行19处大型灌区和92处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蔬菜和果品生产示范区为重点,大力推广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微灌、喷灌等工程节水技术,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00万亩;发展咸淡混浇面积400万亩,实现年利用微咸水4亿立方米;大力发展“五小”水利工程,实现一般年份利用雨水4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
多方融资保投入。河北各级政府按照国家要求,积极把农田水利资金列入本级公共财政预算,并保证稳定增长。河北省财政厅、水利厅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就土地出让收益10%的计提、使用、监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专项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仅此一项每年就能筹集约50亿元资金。同时,河北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投资农村水利。
健全机制保质量。河北省水利厅厅长李清林介绍,河北将全面实施质量保证追究责任制,要求全部水利工程都要从方案编制、建设程序、监督检查、原料检验和竣工验收5个方面从严控制。比如,针对农田水利建设中使用较多的管材管件质量控制问题,明确县级以上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做好管材管件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规定管材管件进入工地后,3级水利部门抽检率要达到省级20%、市级30%、县级50%。要通过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保证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