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产业园占地面积约6000余亩,预计3-5年时间将建设成为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的园区,并在10年内,实现产业园总投资200亿元,总产值超600亿元。为中国和全球的海洋经济提供先进、可靠的现代化装备,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报国的理想,是三一选择进入海工装备领域的初衷。
从地图上看,我国版图海岸线漫长,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然而,活跃在中国各大港口的港机产品却大多是国外品牌。
“正面吊、堆高机等产品,85%以上都被国外企业如瑞典卡尔玛、意大利的范特斯、美国的特雷克斯等企业所占据,国产品牌没有话语权。”三一港机总经理彭国成告诉记者。
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领导者,三一以铁肩担道义的气魄,立下开发国产港口机械,振兴民族品牌的决心。
流机产品连续三年国内市场第一
颠覆外资品牌独大格局
初入港口机械行业时的情景还在彭国成眼前:资金有限、技术空白。回忆起那段市场调研的岁月,三一港机创始人彭国成、李翠英印象深刻。负责在北方调研的彭国成,直面客户的质疑,“国产品牌正面吊质量过关吗?”而在华东各大港口顶着烈日、冒着风雨调研的李翠英也不轻松,除了上海港提出试用一台正面吊外,其他港口负责人对三一正面吊兴趣不大。
尽管还未开始,三一这个酝酿中的港机品牌就遭到了众人的冷落,但彭国成却敏锐地意识到这片蓝海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客户需要港机产品,而且市场前景也很广阔。”他们坚持相信,只要拿出三一人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客户接受三一港机,仅仅是时间问题。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2005年,三一港机公司正式成立。当年12月,三一港机首台正面吊研制成功,样机运往常德港试验检测。
随后的两年多时间,在彭国成的带领下,三一港机两大主力产品——正面吊、堆高机相继打破国外垄断,并在国内持续热销。2011年,三一港机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连续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彻底颠覆外资品牌独大格局。
进军大港机 突入国际市场
抢占行业制高点
2008年,三一港机在拿下国内市场之后并没有止步不前。在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后,根据集团领导指示,三一港机突入大港机市场,抢占行业制高点。
谈及这一重大产品战略的转变,三一港机董事长黎中银告诉记者,首先,因为整个流机产品的“盘子”较小,全球销售额也只在40亿元左右,而大港机产品的市场前景不可限量。其次,为将三一港机打造成港口机械成套设备供应商,也必须“拿下”大港机;第三,三一港机可借助大港机顺势挺进海洋重工。
不到三年,三一港机突破性完成了STS系列集装箱岸边起重机、SRMG系列轨道式场桥、SRTG轮胎式场桥、SMQG系列门座起重机等系列大型港口机械的研制,产品销往盐田港、丹东等各大港口,受到客户一致好评。
大港机产品在国内站稳脚跟并初步走出国门后,三一人又将目光瞄向蔚蓝的大海。
投建珠海产业园
助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
当前,发展海洋经济已列入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使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蓬勃兴起,但在当今全球高达1万亿美元规模的现代海洋产业中,中国的海洋装备制造能力仍然相对较弱。
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表示,为中国和全球的海洋经济提供先进、可靠的现代化装备,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报国的理想,是三一选择进入海工装备领域的初衷。
据了解,三一集团投建的整个珠海产业园占地面积约6000余亩,计划用3-5年时间将该产业园建设成为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的园区,并在10年内,实现产业园总投资200亿元,总产值超600亿元。
“海洋工程,也要尽快进入先进行列,前五名算先进行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三一海洋重工寄予厚望。“给首长汇报,我们以后要进入第二名。”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信心十足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