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了25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所有项目建设总投资超过8000亿。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我国规划地铁项目176个,规划里程6200公里。每1公里地铁造价约为10亿元人民币,也意味着各地基础建设支出超过6万亿元。盾构机作为挖隧道的专用大型工程机械,预计需要盾构机超过300台次;铁路建设未来的5—10年,将规划新建17000公里,其中隧道约2000公里,约需盾构机200多台次。
一台盾构机的售价高达数千万,甚至数亿元人民币。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董必钦表示,目前,我国盾构机面临行业发展无序、不规范情况,出现了一拥而上的局面。他呼吁,国家应对盾构机出台扶持政策,其市场需完善准入制度,相关的安全标准与法规、行业统计工作等也亟待建立健全。
复杂地质条件对性能要求更高
盾构机不仅用于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城际铁路建设,还可以用于水利工程、过江隧道、军工等项目的建设,应用前景广阔。由于我国各大建设项目持续上马,盾构机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盾构机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于是,国内很多企业纷纷转向盾构机的研发和生产,江苏凯宫隧道机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江苏昆山凯宫隧道的一个生产基地,笔者看到了一台正在组装的盾构机。盾构机的最前面安装着硕大的刀盘,后面是长达十几米,甚至是上百米的履带;刀盘挖出的泥土或石块等通过履带往后输送出去;中间还有一个中控室,可容纳一两个人。
凯宫机械公司董事长苏善珍告诉笔者,在盾构机工作时,中控室里有操作人员通过前面的玻璃实时观察盾构机运行情况,并通过电话等通讯工具,随时与地面人员保持联系。由于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多样,对盾构机的性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企业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盾构机行业
不过,笔者发现,就在盾构机生产线旁边,是凯宫机械的纺织精梳机设备生产车间。原来,凯宫还是一家纺织机械制造商,其在全国的销量和市场认可度均稳居榜首。
苏善珍说,纺织是我国的传统工业,精梳机市场趋向饱和。随着成本的日益提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方式恶性竞争。凯宫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2007年,苏善珍到北方重工参观,他意识到眼前的盾构机将是企业提升转型的好机会。而凯宫也有转型的技术创新“底气”。企业已累计开发新技术50多项,开发新产品12个,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3个、国家火炬计划产品4个,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5个等。2010年,经专家组技术研讨和认证,凯宫隧道机械有限公司与德国海瑞克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自主研发生产盾构机。
2011年6月,凯宫隧道生产的EPB-6390型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证书”。经鉴定,自主生产的盾构机盾体、螺旋输送机、主驱动等各部件性能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超过日本公司产品。
到2011年12月,凯宫隧道共生产13台盾构机,分别投入苏州地铁2号线、南京地铁3号线和10号线的建设中,使用效果良好。
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
据悉,目前我国共有28个城市正在进行地铁施工,约有50个城市最新公布要开挖地铁。据预测,2020年,我国将有36个城市拥有地铁,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
截至2011年8月,我国盾构机总销售台数超过200台以上,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其中,内资企业销售近100台左右,销售额超过40亿元。
尽管国内企业希望在盾构机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目前世界上掌握盾构机技术的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和美国。2005年以前,仅海瑞克一家企业就占据国内盾构机市场的70%以上,外资品牌盾构机占有率曾超过95%。目前,盾构机的核心技术和主要部件仍然依靠国外进口。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金星说:“盾构机是"订单式"的定制生产,需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进行不一样的配置生产,加上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非常高,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
市场竞争环境有待完善
董必钦认为,盾构机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趋多,规模偏小,多而不强,大而不精,缺少市场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有待完善,监管不到位。
“国内已有近30家企业进入,或准备进入盾构机行业。”董必钦说,加强调研,摸清市场迫在眉睫。“在不同领域、情况应用的盾构机产品类型不同,而且产品都有开发周期,因此需相关主管部门尽快调研,研究各领域究竟有多大的市场需求,避免企业盲目投入。总之,盾构机市场不仅需设定准入门槛,完善准入制度,相关安全标准与法规、行业统计工作等也亟待建立健全。”
专家建议
将盾构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端装备制造
董必钦认为,盾构机是个性化强、技术难度大、关联面广和市场需求量大的重大装备,应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端装备制造,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督指导,推进其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市场准入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集中度。
不过,董必钦也表示,盾构机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无法一下子就要求一项工程100%使用本国产品,还是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自主研发产品的支持,一方面企业也要拥有真正的核心技术,而不是一些名不符实的“”。
苏善珍说,盾构机的研发和生产需要资金非常庞大,民营企业完全自筹资金很难做到,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他期待,在各方面的支持下,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培育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盾构机。
设立专门机构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董必钦认为,盾构机属重大技术装备,“国内盾构机市场相当广阔,铁路、公路建设、水力、军工这些行业的发展必将带动与之相匹配的重大技术装备的巨大市场需求。
然而,盾构机行业的现状却是发展无序、行业不规范。由于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的上级管理部门分散,如工信部、商务部等,导致其市场需求的真实具体数据难以统计,行业出现了一拥而上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设立专门机构来完成市场的分析调研和管理协调工作,以真实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引领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