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机床行业的毛利率在20%左右徘徊时,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去年的毛利率却达到了33%。
面对这一让人咋舌的业绩,参加“院士专家宝鸡行”第四课题组的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崔玉华并不感到意外:“该公司专做高精密机床的再制造,将报废机床作为高级资源回收再进行修复制造,其生产成本要远远低于新机床制造的成本,利润当然高了!”
的确,和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众多子公司相比,尽管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去年的销售收入仅3000万元,但它独树一帜的“机床再制造”定位,使其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在“同门兄弟” 中格外抢眼,成了一匹当之无愧的“黑马”。
“装备再制造产业被誉为极具潜力的‘小巨人’,而这个‘小巨人’可以说已在我省迈出了坚实的、让人欣喜的步伐。”崔玉华教授激动地说。
世界及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再制造业无论从原材料到制作工艺、过程都有悖于制造业”,据崔玉华介绍,它以旧的机器设备为毛坯,采用专门的工艺和技术,在原有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制造,而且重新制造出来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都不亚于原先的新品。
据悉,再制造产业结构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汽车、工程机械、机械制造、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等领域。再制造在节材、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成效显着。每年全世界再制造业节省的材料达到14 00万吨。再制造节省的能源相当于8个中等规模核电厂的年发电量或者1600万桶原油,能够维持600万辆客车运行1年。
“全球装备制造业巨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再制造技术部门,2005年,该部门就创下了10亿美元的销售额。”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朝辉“羡慕”地说起自己的外国同行。
和我国相比,再制造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仅2009年,全球再制造业产值就超过1400亿美元,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2/3以上,近700亿美元。目前,再制造产业已深入到如汽车、压缩机、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办公用品、轮胎、墨盒、阀门等多个工业领域。
我国再制造行业虽起步较晚,但2005年以来,我国就在不断完善再制造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2010年11部委发布《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2007年六部委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装备再制造等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企业和地方开展试点;2009年我国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再制造”。此外,“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把发展再制造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装备再制造业正逢其时
在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厂房,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一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瑞士产ZB700蜗杆磨齿机进行再制造。
据悉,在二手市场,这一设备价格高达350万元,而通过再制造生产的该型号磨床,不仅生产效率和精度提高了,价格还不到200万元。
“机床的再制造,绝不是简单的修理和恢复,而是让它‘返老还童’甚至‘脱胎换骨’!”宝鸡市科技局副局长安瑛告诉我们,利用高新技术对废旧机床其进行修复、性能升级,所获得的再制造机床在技术性能上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新机床的水平。
在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瑞士AZA蜗杆砂轮磨齿机、日本T-GG300蜗杆砂轮磨齿机经再制造后,机床精度等级超过原机床出厂加工精度,而且操作简单,机床调整方便,可实现多头磨削加工,效率提高30%以上。
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机床工业已不景气,但机床升级改造却成为新增长点。
“机床再制造产业将进入关键突破期”。这是2011年12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化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的普遍观点。历经了1 0多年的高速发展,机床市场的保有量巨大,有专家预测,我国役龄超过10年的老旧机床,也就是可用于再制造的旧机床产品总量可能超过200万台,已进入机械装备报废的高峰期,再制造的市场空间巨大。
从更大层面上说,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大多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目前全国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如果将被淘汰的装备产品进行修复,便能以较少的成本,获取较大的回报,有专家预测,中国再制造市场每年的规模可达100亿美元。
“过去,我们中国的企业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尤其在生产业,引进设备不计成本,喜欢用新的、用贵的。现在,随着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理念的兴起,更多的企业在购买设备上趋于理性。这也给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院士专家宝鸡行”第四课题组组长、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杨水利说。
再制造给企业注入创新源泉
近日,当“院士专家宝鸡行”第四课题组的专家一行来到宝鸡市永联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理仇文东就急切地向专家们讨教不锈钢电解板的生产配比。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永联公司涉及到再制造的业务板块是修复电解用钛种板及修复各种规格的钛板钛棒钛管等。
既然是以钛种板及修复等为主进行再制造,那么,为何感兴趣的却是不锈钢电解板呢?
原来,作为稀有金属,一块钛种板的价格在数千元,而冶炼企业在使用1年半后,就全部报废,需要更换。永联利用其独有的修复技术,对报废钛种板进行修复。以13公斤钛种板为例,3500元的种板,修复后价格仅为500元。
按照一年一万片的产量,永联每年可为国家节约钛材135吨,价值3000万元。
在再制造的过程中,永联公司发现,尽管修复钛种板的业务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钛种板使用寿命短、成本高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于是,他们一边进行再制造,一边又将目光投向了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长的不锈钢电解板,正在进行积极的研发。
相比于制造,随着再制造业务的扩张,会不会使企业更多地陷入对老旧设备修复的模式中,磨灭其自主创新精神呢?显然,回答是否定的,永联便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正是基于对再制造深刻的认识,才促使他们开发新品。
崔玉华说,随着我国装备再制造技术的发展,目前成功开发的再制造寿命评估仪器、自动化纳米电刷镀设备、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设备、自动化等离子熔覆设备和智能纳米减摩自修复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制造产业中零件发生缺陷而进行的挽救工程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可以说,制造和再制造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再制造产业亟待突破四大瓶颈
“我们在国外收购旧机床,即使是非数控化、寿命超过15年的机床,关税都达40%以上,对企业来讲,成本负担无疑加大很多。”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
可以说,收购旧设备是再制造产业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当前,我国还没有开放废旧零部件自由流通市场,正规的再制造企业获得旧件依然很困难。国家对于工程机械产品还没有强制报废立法,大多数用户对旧设备采取修修补补勉强使用的被动作业状态,而不是马上实行报废,大多数的废旧工程机械被当做废铁回收进废铁厂回炉处理,这制约了再制造产业的原材料供应。而从国外进口的废旧零部件,在国内被视作“洋垃圾”予以没收,企业也遭到罚款,这就卡住了再制造企业进行旧件回收的进货渠道。
其次,再制造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各部门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较少考虑对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且有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第三,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还缺乏明确的再制造的知识产权保护法,缺乏再制造行业的管理办法。如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标准规范、再制造企业的资格认证体系等。
第四,再制造市场监管缺失。目前再制造行业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如对再制造产品的认证、产品信息备案,对再制造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审批或备案制度。
针对当前再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院士专家宝鸡行”第四课题组专家们表示,如何让再制造业这一极具潜力的“小巨人”早日站起来,变成大巨人,仅就宝鸡来说,建议企业应更多重视技术,政府应该加大再制造产业规划,明确产业方向重点。同时,从整个西北角度看宝鸡的优势产业,例如石油装备、机床工具、新材料等,率先争取国家再制造产业的试点。此外,建立政府强化协调机构的力量,加大不同层面的谋划,促进再制造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