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9月份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这不仅给中国,也给低迷的全世界经济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然而,对于长期依赖出口和投资的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弥补外需萎缩带来的现实问题?如何把投资拉动带来的负效应降至最低?如何真正扩大最终消费需求,让经济的造血功能更加健康?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三位权威专家。
单月出口额创新高
驾驭复杂形势还要苦练内功
10月18日,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集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就风力发电项目在美国受阻一事起诉状告美国对外投资委员会。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称,希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能够得到公平、正义的对待。而此前,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张封杀华为、中兴也引发舆论哗然。
记者:外需的疲软,加之不断发酵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给中国对外出口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蒙上一层阴影。我们看到,今年以来中国对欧盟出口额一直处于负增长区间,我国对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日韩市场的出口增速同样呈现较大幅度回落。
王小广:9月份中国出口增长了9.9%,较8月份2.7%的增长,是一个大的跳跃。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也要看到,去年9月的基数是比较低的。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出口的下滑。9月份出现一个积极信号,但还不能断定出口开始回升。外需市场受制于人,我们还应把中国经济的重心放在国内,尤其是着力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上来。
张立群:出口增长的波动,近期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从国内看,2009年以来我国出口企业进行了持续的适应新环境和新的发展条件的调整,整体竞争力逐步增强,预计未来出口增长将逐步恢复。但关键问题是要进一步培育和提高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王远鸿:短期内,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将不断显现,以科技创新引领的新兴产业仍将难以形成大的带动作用,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将继续低位运行,美、欧和新兴经济体与我国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仍不容乐观。为此,我们要贯彻、实施好国务院近期出台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八大措施,尤其是出口退税政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贸易融资等金融支持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要鼓励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说,出口的提升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消费贡献率达55%
扩大消费还要做大文章
据统计,在中秋节国庆节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0.9%(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3.3%);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4.4%(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6.3%)。美国CNBC网站说,中国消费者展现出了对国家经济的信心。中国人对购物的热衷甚至被韩国媒体形容为“久旱中等来的甘露”。
记者:“十一”黄金周是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国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三驾马车中的短板,今后如何在扩大最终消费方面更进一步?
张立群:这就要加快住行为主的消费升级活动。从住房领域看,要加快制度建设,约束不合理的买房需求,当前房地产消费增长稳中略升。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好转,与买房活动密切相关的家具、家电、装修材料的销售情况明显好转,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形成推动。
王小广:需求不足,是现在全世界面临的难题。扩大内需,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扩大消费需求。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公布了新的投资计划。不可否认,稳投资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内容。适度增加投资有助于破解经济增长难题,实现稳中求进。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投资带来的负面效果,要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要着力通过投资促进结构调整,运用产业政策导向和财政、金融杠杆,激活民间资本,发展创新型产业。扩大消费还需要多管齐下,一是要进一步改善民生,让百姓消费少一些后顾之忧;二是要促进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目前是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服务业发展起来了,就业岗位多起来了,扩消费才有基础和保障;三是要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此外,城镇化潜力巨大,这是扩消费的一个核心问题,需要下大力气深入研究。
王远鸿:扩大消费是稳增长的着力点。由于扩大消费是居民个人行为,国家应在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消费服务供给和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采取综合性举措,引导广大居民想消费、能消费和敢消费。特别是应捕捉新时期需求结构变化特点,对文化娱乐、旅游设施、养生健身、家政服务、电影电视、技能培训、网络信息、体育休闲等活动场所的建设经营要从信贷、税收、水电价格等方面享受与工业项目同等政策支持。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缩小差距还需深化改革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谈到四季度各项工作时提出,要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披露,全国城镇企业(不含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2年到2011年10年中,从12422元增长至42452元,年均增长达到14.6%。
记者:9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3%,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但如何破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摆在我们面前,而这无疑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一个关键问题。
张立群: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这就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比重。很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来自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因此在制度方面要加强。考虑到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发展的不平衡,在再分配方面要增加力度。
王小广:虽然短期内居民的收入总量很难有明显的增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减负”的方式来增加老百姓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比如减少老百姓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减少了老百姓的支出,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其收入。目前,政府对教育、医疗的总支出应进一步增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轻老百姓在教育、医疗上的支出,从而增加老百姓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当然,老百姓收入增加的最佳途径仍然是要增加老百姓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能够实现稳定的收入增长。此外,就是要优化老百姓的就业结构,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进入到更高的就业档次上来。这就涉及到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优化问题,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解决,需要我们做长远打算。
王远鸿:收入差距的形成和不断扩大,绝非“一日之寒”,它的化解也非“一日之功”。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设计和方案,我们需要的是在反复论证形成总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上,谨慎决策,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