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工业重省,坐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重量级工程机械企业。而就在不久前,一批标志着先进技术的湖南工业企业展示出了不可小觑的实力。中科电气、长高高压、太阳鸟上市,天桥起重成功过会意欲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国内首台5兆瓦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下线,标志着风电产业园在湘潭高新区崛起,而与之相距不到40公里的株洲高新区,以株洲电机、南车时代等为骨干,集发电机、变流器、齿轮、叶片等风电装备关键部件研制为一体的风电产业群逐步形成,新能源产业在我省也是渐成气候。
面对实现我省新型工业化的实践者,我们似乎都能嗅到一丝战场的气息。因为你看到,这些老资格的龙头企业已经摆好了走出国门的作战阵势,而新进成员们也正在借助资本力量,丝毫不输气势。
缩影
一条条工业巨龙腾空而起
近5年来,湖南这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逐渐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之路。
2006年,也就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第九次党代会,更将新型工业化上升到“富民强省第一推动力”的高度,正式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
紧接着,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举措好戏连台。
2007年,《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重点培育50个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双百”工程;2008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题会议,要求在深化、加速、带动上下功夫;2009年,涵盖汽车、工程机械、钢铁、石化等行业的“9+3”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发展一批千亿集群、培育一批千亿企业、打造一批千亿园区”为核心的“四千工程”全面铺开……提速湖南工业的一连串“组合拳”,以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推动湖南新型工业化加速向前。
随着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速,以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9.6%,比2006年提高7.5个百分点;电力、钢铁等6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2006年的40.1%下降到2009年的35.5%;二氧化硫减排量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
随着资产、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逐步集聚,全省工业“散、小、差”的现状得以逐步改观,一条条工业巨龙在三湘大地腾空而起。2009年,我省销售收入逾百亿元企业增至10家;中国企业500强中,“湘”字号企业占到7家;全省7千亿产业中,工业占据5席。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风电装备等产业集群,不仅在全国已形成品牌效应,还昂首阔步挺进国际市场。
这一大批优势产业,犹如蛟龙起舞,将我省的工业经济搅得风生水起。2008年,在连续遭遇冰雪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省工业逆势上扬,实现工业增加值4280.2亿元;2009年,工业对湖南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3%。
2010年前三季度,全省GDP总量过万亿元,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7.5%。
镜头
机械工业排名升至全国第15位
2010年7月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长沙召开,至此,我省机械工业排位升至全国第15位。
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向东介绍,今年1-5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4.4%,工业总产值增长38.93%,利润增长86.13%,上缴税金增长39.88%,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
据介绍,与“十五”末的2005年相比,2009年湖南机械工业规模企业的总产值、主营收入分别增长311%和331%,全行业总量规模4年增长3倍多,利润增长近6倍。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株洲电力机科有限公司这三大巨头去年的产量总额占据了1/4份额,增长的速度也达到了50%以上。
黄向东表示,争取到2015年,全省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力争进入全国前十强。
观察
自主创新是最大的原动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是另起炉灶、从头再来,而是要立足现有基础,发挥已有优势,而技术创新是让现有企业优势最大化的原动力。
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王柯敏介绍,正是因为有着众多企业的不懈创新,湖南工业企业在压力中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特别地,今年以来,湖南工业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发展要求下,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前三季度,湖南研发经费支出达89.27亿元;授权量达10005项,同比增长81.3%。
拿我们大家亲身体验过的武广高铁来说,无论是设计、制造、施工还是运营,包括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厂在内的众多企业,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强国。黄伯云院士牵头的创新团队,研发出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动材料。这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后,打破了国外在这一技术领域对中国的封锁。
源于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十一五”以来,湖南高新技术产值年均增长33.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前瞻
因地制宜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立足现有基础,突出优势;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三是瞄准科技前沿,着眼引领未来;四是强化发展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
湖南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七大产业,正是依据上述原则作出的理性选择。其中,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三个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发展。
装备制造产业是湖南省最大的工业门类,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等在全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正成为湖南现代工业的标志性产业。
点击
他们的技术敢称“世界先进”
2009年,三一重工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基地,并占有57%的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实现了进口替代,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里利润最高、市值首家过千亿元规模的上市公司。 三一重工每年从销售收入里提取5%~7%的比例,投入到研发当中去,通过自我的技术创新来打破国际技术壁垒。
现在,中联重科更加看重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认为这是保持自身优势、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国际化使中联重科研发全面提速:2009年共完成168个新产品开发,平均每1.5个工作日就有一个新品问世。目前,中联主导产品已涵盖13大系列、350多个品种,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类别最齐全的企业。
正是对创新的孜孜追求,让山河智能的产品洋溢着鲜明的“个性”。如今,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山河智能挖掘机,占据了国内市场10%的份额,并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河智能新近研制的轻型飞机,虽然是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但从设计图纸到整机装配,都是自主完成。
湘电集团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有大批一流的工程技术专业人士。公司开发了系列的风机产物,其中2兆瓦的永磁直驱风力发机电组是公司自主研制,并形成批量生产的目前最大的风力发机电组,也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成熟机型。
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径,南车株机不仅系统掌握了电力机车领域内的关键技术,还实现了对原有技术的再创新。2009年1月16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功率交流传动六轴9600千瓦电力机车在南车株机成功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