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更加证实了这一判断。同时,假如最终数据与该预测差异不大,则将再次准确印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三年一小调”的不变规律。
尽管如此,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苏子孟秘书长认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目前处于低位企稳运行状态,虽然难以实现年初预计的12%的增长目标,但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而且多数企业2011年一季度以来不断进行调整升级,有助于推动行业进入良性发展通道。
“行业正处于成长期,目前的局面是行业主动调控的结果,属于理性回归,也符合我们的预期。”苏子孟认为对眼下的形势不必悲观,而且恰恰相反,我们应该从中看到更多的积极因素,看到在持续性的调整中,行业迎难而上取得的种种突出成绩。
我们将进入一个没有路标的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获得了全世界公认的高速增长,但我们只不过是追赶型成功,追赶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你可以有路标的,有追赶对象的,有模式可借鉴的,当然,再加上中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怎么能不快?”张瑞敏感叹,“可如今最大的问题是,路标在哪里?我们将进入一个没有路标的时代。”
追赶,正是高速增长期的代表动作。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巨头的收购接踵而来。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柳工收购波兰HSW,而徐工集团也与全球第二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施维英喜结良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三一重工上市,三一集团销售额仅为40亿元,五年时间在创始人梁稳根带领下,这一数字翻了5倍,提高到200亿元,2010年三一销售额超过500亿,2012年冲刺到1000亿几无悬念。今年年初,三一还以26.54亿元收购了混凝土机械领域的国际标杆企业德国普茨迈斯特(又称“大象”),后者一直是三一学习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