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收入在不断提升,但值得警惕的是,各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不断增大,企业风险也在增加。
三一重工在去年前三季度的应收账款为207亿元,占其前三季度营收(407亿元)的一半。而去年10月中旬,三一重工还对其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做了下调,其中1年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5%降至1%,这一政策的微调被行业看作是为了增加净利润。
同样是去年三季度末,中联重科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合计也高达2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之多;该公司去年三季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有所恶化,只有-4.1亿元。同期,徐工机械(000425,股吧)(000425.SZ)的应收账款也呈大幅增长态势,其应收账款余额为90.43亿元,比年初增长127.83%,去年1至9月,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仅为-5.79亿元,而2011年的同期其经营现金流则高达22.48亿元。
多位行业人士向表示,2011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环境虽然不好,但各家公司仍不遗余力地在推广产品,使用的放款、销货手段也多,大量账款有无法收回的风险。
一位供应商向本报记者表示,为了减少下游的资金周转压力,有公司在此前使用零首付甚至帮助企业贷款等方式来推销产品。而部分公司的财报中也透露出了这种情况所产生的后果。如中联重科为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压力,已减少了供应商的预付账款,去年三季度时该公司的预收款只有12.2亿元,环比二季度末下降了10.2%,而应付账款也只有84.3亿元,相比二季度末减少20.2%。
另一种推高应收账款的做法则是分期付款模式的改变。
过去,部分工程机械产品在融资租赁过程中,实行的是2~3年的分期付款模式。假设一台100万元的设备,首付20万元之后,每年的分期付款额至少为25万元;但2011年下半年之后,因国内银行信贷收紧,一些工厂、工矿以及铁路建设的放缓,使得工程机械产品销售也跟着滞涨。那么,作为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商之一——融资租赁公司,则会将放款时间拉长到4~5年。如果是零首付的话,等于每年的回款额也在20万元左右(仅本金,不包括利息等其他费用),比以往大幅减少。因而,分期付款模式的变化也使供应商的现金流极为紧张、应收账款也随之上升。
而近期,更有公司采取“售后回租”方式,加剧了应收账款的递增。
“售后回租”模式又可分为两大类。首先是新设备的“售后回租”。它本是为应对就发票、开工顺序有要求的客户。
其流程是,供应商A将产品卖给客户B,随后A又从B那边买回产品,再租给B。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B可提前获得发票,以利于开工。如果仅通过“融资租赁”模式的话,B要在融资租赁结束后才能拿到产品的发票,有些项目就无法开工。但这一做法的缺点是,相比直接销售,不仅会增加应收账款,而且B可能将发票拿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去做二次抵押,也就是“一物多融”。假设B公司经营不振、还款出现问题,这批设备的收款也就打水漂了。
另一种“售后回租”则是针对二手产品的回租,同样也加大了企业的应收账款额。简单而言,A公司本已将产品卖给B,但B因经营不善、短期资金压力大,在一段时间后,又把旧产品卖回给A,并重新向A租赁。
“一些资质好的客户年底要发工资,现金流没法保证,我们总归要想办法帮他们渡过难关的。我们的售后回租业务只针对资信好、还款状况良好的A级客户。”一家著名的工程机械公司销售经理对本报记者透露。
现代租赁网CEO沙泉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厂商做回租业务,纯粹是为了放贷。若把资金放给信用不足的企业(实质是个人),那么早晚要出问题。有些公司虽然做售后回租,但很可能没有真实的出售环节,也不开具发票证明,后患无穷。“美国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来集中统计客户的信用,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付费查阅到客户的信用信息,但国内还没有这样的机构。另外,一些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在对客户的信用审查、资产真实性的审查方面都很不完善。”徐工机械一位销售经理对本报说道。
目前各公司都采取了一定措施来控制应收账款的扩大。如中联重科财务负责人洪晓明曾表示,已经完善了资金、外汇、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及信息系统等管理制度及风险预警体系,而包括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等也都采取了无追索权保理等手段来减少坏账。不过沙泉也表示,企业自身要意识到公司本质仍是生产销售商而不是信贷公司的这一实质,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杜绝坏账和烂账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