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坚实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这三大需求既促进了产业升级,同时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支撑。”张永军认为,居民消费比重的提高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的升级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支持,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具有约束作用;同时,合理的消费结构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导向作用,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产业上能够生产消费升级的产品,才能产生实际的消费升级,同时由于消费升级的需要,也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张永军表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效果可从三次产业结构反映出来。2012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0.1%,基本与2011年持平;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5.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2012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9.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逐步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互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产业结构转变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报告》认为,“新四化”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有力支撑,而产业升级与技术运用,也正在成为“新四化”顺利实现的基础,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关键
有评论认为,产业升级应该是市场主导,而非政府行政命令式的推进。
张永军坦言,中国产业升级的成败关键就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他认为,要发挥各类主体的作用,形成产业升级新合力。首先,要加强政府宏观引导,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政府要明确自身定位,科学引导产业升级,把握调控尺度,放松部分管制,为市场、产业发展创造宽松健康的环境。
同时,政府应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为企业、园区发挥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使各个主体配合得当,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其次,政府应统筹规划,合理扶持产业升级。
值得关注的还有,要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激励产业升级。企业是产业的微观基础,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激发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
此外,要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带动产业升级。产业园区既是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区,也是技术创新的孵化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区。以园区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引进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项目,发挥园区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形成共性技术研发联盟,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陈耀研究员在第12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提到市场力量对于产业升级的作用,华夏幸福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对地方经济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发现产业升级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转型转向产业促进,推动产业升级。在园区建设上,协助地方政府共建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产业促进上,华夏幸福有一支专业的招商团队,为园区招商,在产业载体、产业培育、产业促进、企业融资平台、后期服务上,为入园企业提供非常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他们这种产业促进方式值得推广,这是企业参与实体经济重塑再造,是值得借鉴的实践案例。
“产业升级”助推华夏幸福业绩升级
3月27日晚间,《中国产业升级报告》发布方之一、华夏幸福发布2012年年报。得益于公司推动产业升级的良好实践以及产业新城的业务模式,华夏幸福业绩持续稳步增长。
2012年,华夏幸福全年完成销售额211.35亿元,同比增长28.09%。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77亿元,同比增长55.03%;实现营业利润25.18亿元,同比增长43.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83亿元,同比增长31.34%。2012年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42%,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截至201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55.56亿元,公司持续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正。
华夏幸福在产业促进方面的收入也实现了较大提升,201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20.13亿元,其中产业发展服务收入为15.46亿元,加上与之相关的业务包括土地整理、园区建设、综合服务等的收入达到36.7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三成。